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

2012-01-28 12:34汤夺先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年8期
关键词:失地农民文化

汤夺先 高 朋

(1.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

汤夺先1,2高 朋1

(1.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230601;2.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方法,借鉴社会学与人类学相关理论,探讨失地农民的贫困问题,总结失地农民贫困的类型,分析失地农民的贫困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结果发现:部分失地农民在城市中面临着贫困问题,经济贫困、文化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是主要贫困类型。导致失地农民贫困的因素主要有体制与制度设置不合理、城市社会的剥夺与排斥、城乡文化的冲突与非物质文化变迁滞后以及失地农民个人能力缺失等。治理失地农民贫困问题必须从宏观层面强化制度与政策的保障作用,从微观层面加强失地农民的自身能力建设。

失地农民;贫困问题;致贫原因;贫困治理;能力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部分失地农民由于种种原因逐渐陷入到贫困中去,成为“城市新贫困人口”。本文在系统梳理学术界研究成果基础上,归纳失地农民的贫困类型,分析致贫原因,提出失地农民贫困的治理对策。

1 失地农民贫困研究的文献回顾

失地农民问题已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关注,研究者从多个视角对失地农民问题进行研究,但大部分成果都是对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补偿、安置、保障策略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梳理,局限于经济层面和短期效益[1]。其中,贫困问题作为部分失地农民遇到的问题吸引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学者侧重失地农民经济贫困开展研究,从制度因素和个人因素剖析贫困原因和解决方案[2]。有学者从失地农民贫困现象着手,认为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是失地农民贫困的根源[3]。有学者探讨失地农民经济贫困的特征,提出通过消除失地农民制度贫困、对失地农民经济贫困的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的帮扶策略、让贫困的失地农民“双向得利”等治理途径[4]。有学者则重视对失地农民的权利贫困开展研究,分析农村中失地农民的社会权利缺失[5]。有学者认为,导致失地农民生活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农民的权利贫困,正是缘于土地财产、政治权利及社会保障权利的贫困,才导致失地农民陷入窘困的境地[6]。有学者分门别类地探讨解决失地农民不同类型贫困问题包括权利贫困、教育贫困、资源贫困、技能贫困与社会保障贫困的对策[7]。有学者探讨失地农民的贫困风险问题,分析现行安置措施防范贫困风险的效用,并提出新的安置措施[8]。还有学者从政府作为层面探讨失地农民不同类型贫困如城市化扭曲性贫困、土地强行征用型贫困、土地补偿不足型贫困、保障缺失型贫困、就业困难型贫困等的预防策略[9]。

整体而言,已有研究成果对于贫困的理解多狭义局限于经济贫困层面(只有少数研究者涉及权利贫困问题),对于失地农民贫困的其他层面比如能力贫困、文化贫困、社会贫困等贫困类型的研究较为欠缺;对失地农民贫困类型的划分较为随意,缺乏有说服力的标准;研究者学术背景较为单一(多集中在经济学学科),缺乏其他相关学科的介入;对失地农民贫困的系统性、全观性与整体性研究较为欠缺。有鉴于此,本研究无论是在理论还是现实层面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2 失地农民的贫困类型

一般情况下,失地农民是指伴随着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主动或被迫离开土地并进入城市中生活的农民[1]。失地农民作为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弱势群体,其必将面临种种问题,而贫困问题则是失地的必然伴生物,根据对“贫困”内涵的不同解释,失地农民的贫困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类型。

2.1 经济贫困

国内外理论界最初对于“贫困”的认识集中在物质层面或经济意义上。国外有学者认为,贫困指在物质资源方面处于匮乏或遭受剥夺的一种状况,其典型特征是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10]。国内有学者认为,“所谓贫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是个人或家庭缺乏必要的资源,因而不能达到一个社会的基本生活水准”[11]。失地农民离开了土地,丧失了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再加上自身文化层次不高、专业技能欠缺等人力资本缺陷以及在城市中的社会关系缺乏等社会资本方面的不足,不太容易在城市中实现完全就业,部分人可能会陷入经济贫困。经济贫困是失地农民最常遇到且最为关注的贫困类型,也是人们通常理解的贫困类型。

2.2 精神文化贫困

贫困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或物质层面,国内有学者认为贫困除了包括因收入不足而达不到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外,还应包括人们在教育、健康、生活方式等社会文化方面的低下状况[12]。即贫困还包括文化贫困以及精神贫困。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后,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相对于城市人而言也表现出明显的不足,由于缺乏熟悉的居住环境以及必要的经济条件,他们的娱乐方式、体育文化活动参与等方面均体现为传统的、类农村的形貌,精神文化层面显示为一种贫困状态。

2.3 权利贫困与能力贫困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对“贫困”的理解从原本纯物质层面、只关注贫困者的收入与生活水平扩展到关注人的机会和发展权利、能力等方面。世界银行认为贫困是“当某些人、某些家庭和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得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是指“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13]。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认为贫困是权利被剥夺的结果,“贫困不单纯是一种供给不足,而更多地是一种权利不足。”[14]“有很好的理由把贫困看作是对基本的可行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15]现在的贫困不仅表现在贫困者收入低下、自给不足,而且还体现为社会机会分配不均导致的个人应对变化能力的匮乏。贫困已经从经济的贫困发展到机会的贫困,由机会的贫困深入到个人权利和能力的贫困。贫困是一种因为缺乏物质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精神与心理的资源而处于特定社会特定时期基本生活水准之下的状况,包括物质贫困、权利贫困与精神文化贫困等[16]。

在失地农民中普遍存在着权利贫困和能力贫困的现象。失地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其无法像世居城市人那样真正享有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权利,如平等就业权、社会保障权、子女平等受教育权以及选举与被选举权等,权利享有方面陷入贫困状态。此外,失地农民的贫困中还有能力贫困的内容,能力贫困是失地农民获得正常生存发展所需要资源的能力欠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17]。失地农民的权利贫困与能力贫困既与制度和政策设置有关,也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带来的维权意识与能力不足有关。

失地农民的贫困属于被动型贫困,是一种涵盖经济、文化、权利与能力等方面贫困的全面贫困状况。在失地农民的贫困类型中,权利贫困、能力贫困等是新型的贫困,而经济贫困是失地农民最可能遇到、最关注且影响最大的贫困类型。经济贫困可能导致失地农民文化享有的不足以及权利使用的欠缺,而权利贫困与能力贫困又可能导致经济和文化贫困的加剧,其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3 失地农民的致贫原因

失地农民的贫困问题,影响到城市社会稳定,影响到我国城市化战略的推进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失地农民贫困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从体制与制度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失地农民自身层面进行系统分析。

3.1 体制与制度设置的不合理

来自体制、制度以及政策层面的因素是失地农民陷入贫困的外在因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是公有制。根据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与城郊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全部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征收土地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无论是否出于公益性需要,所有的城市建设用地都要通过征收的方式转变成国有土地,在这种土地集体所有产权制度作用下,土地由集体所有变成了国家所有。体制层面的因素直接导致土地的一级市场被政府垄断,土地所有者集体和土地使用者农民只能处于弱势地位,土地价值的转移直接导致失地农民陷入经济贫困。不仅如此,他们面对巨大的利益流失而没有知情权、发言权、参与权与决策权,丧失了话语权的失地农民最终成为体制与制度的牺牲品,陷入权利贫困的境地。

制度设置的不合理也导致了失地农民容易被动陷入贫困。其中,征地补偿制度是典型代表。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存在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分配不公、补偿方式不合理等不足。征地补偿主要以农业经营收入,即农业用地的产出作为补偿依据。基于农业收入的低水平而设置的补偿安置标准明显过低,最终带来低价的征收,失地农民能够得到的土地补偿及安置费极其有限,征地补偿、安置费标准无法满足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与再就业的费用开支[18]。征地实施单位一般不直接面对农民个人,而只是面对村乡两级政府。在资金拨付上一般也是直接到乡财政,只有个别地区直接拨付到村。在村里,由于征地补偿款份额较大,有的村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对补偿款的分配使用缺乏具体细则和监督管理机制,容易造成混乱和纠纷,导致补偿款流失严重。在补偿方式上,大都实行一次性支付补偿金。而某些失地农民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缺乏非农劳动技能,对他们而言,直接造成的后果是失地又失业,难以维持可持续生计,从而加深他们的经济贫困。

3.2 来自城市的资本剥夺与城市社会的排斥

失地农民遭遇到了来自城市的资本剥夺与社会排斥,使得他们无法享有城市的社会保障、无法正常就业、无法认同城市社会,因而是失地农民陷入贫困的又一外在因素。

来自城市的资本剥夺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剥夺,导致失地农民的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了损伤,能力贫困成为失地农民陷入贫困尤其是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失地农民贫困的重要表现。有学者指出,失地农民的贫困问题是资本剥夺与能力贫困造成的。资本剥夺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指客观经济的被剥夺状态,即“绝对剥夺”;二是指被剥夺者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被称为“相对剥夺”,是人们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一种状态。绝对剥夺是由于不公正的待遇,一些人群的最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绝对剥夺”主要是造成了经济贫困,而“相对剥夺”是一种因感觉该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而产生的不公平感,主要表现在失地农民的权利贫困和能力贫困[19]。显然,土地的丧失使得很多人失去了赖以维持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最基本的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被剥夺;原本擅长的生活技能与谋生技巧由于离开了农村而在城市中失去了意义,固有的人力资本在城市中不得适用而处于被剥夺状态;离开了熟悉的生活圈子,原来所积累的社会资本与关系资源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场域,社会资本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中整体处于就业竞争的弱势地位与生活的穷困状态。

此外,来自城市社会的诸多排斥包括制度性排斥、政策性排斥与观念性排斥在某种层面上也是失地农民贫困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就业政策与城市人的偏见与歧视。其中,社会保障制度的排斥是城市社会制度性排斥的突出表现之一。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以城镇居民为核心。农民在失去土地进入城市后,面临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市场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都难以保证,也将是社会不稳定的重大隐患[20]。失地农民进入城市,身份转变为城市居民,应该获得与城市世居市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待遇,这样才有利于加快城市化步伐,稳定城市社会秩序。实际上,失地农民并没有获得同等待遇。失地农民成为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的“网”外人,受覆盖面普遍偏低,绝大多数失地农民处于无保障或低保障状态。不仅如此,来自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排斥既有制度性排斥又有政策性排斥的内容。城市中存在着两种劳动力市场:收入高、劳动环境好、待遇好、福利优越的劳动力市场,即第一劳动力市场或首属劳动力市场;收入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福利低劣的劳动力市场,即第二劳动力市场或次属劳动力市场。第一劳动力市场更多的受到制度性的保护,如工会力量、劳动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资法等,但是在我国即使失地农民在劳动技能上达到了第一劳动力市场的要求,由于制度性障碍,他们也无法进入该市场[21]。受到不公平的就业政策与制度的限制,失地农民难以获得公平的就业资格,再加上失地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偏低等原因,他们处于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有些城市对失地农民以及农民工的就业范围进行了限制,以政府的行政法规或政策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得某些失地农民只能找“脏、累、苦、险”的工作,不仅仅难以摆脱贫困,甚至连身体的健康和安全都难以保证。还有,城市世居市民对失地农民的偏见和歧视成为对失地农民的观念性排斥。失地农民群体进入城市后,可能随时会面临来自城市世居市民的不公平对待。某些城市市民可能认为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可能会给城市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安全问题、卫生问题、就业就学竞争问题以及其他相关问题,会跟他们抢夺城市公共资源,不愿意接近他们,对他们产生某些偏见,基于偏见会产生出一种观念性排斥,这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不认可与不接纳。普遍存在的群体性偏见与观念性排斥与歧视使得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产生了隔膜,不利于他们接受城市生活方式,进而使得他们成为身在城市中却无法享有城市文化的“贫困者”,而是继续保留农村文化的“城市农民”。

3.3 城乡文化的冲突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滞后

借助于文化的视角也可以分析失地农民的贫困问题,从失地农民携带的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及其作为贫困文化的消极影响层面以及失地农民在城市中非物质文化的变迁滞后于物质文化变迁的层面来解释。

我国存在着农村与城市的二元对立经济社会结构,这种结构的存在衍化出城乡居民二元对立的文化结构。农村的文化与城市的文化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按照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Redfield)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城市为大传统,农村为小传统,大传统主要表现为一种高雅、精英、神圣、高度、开放、异质性强的城市现代文化,而小传统则为低俗、普通、世俗、低度、封闭、同质性强的农村民间文化。失地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是从一种其已经习惯的农村文化走入完全陌生的现代都市文明。他们在农村习惯于一种自给自足、自娱自乐、不需要竞争、互帮互助的生活方式,在内心深处存在求稳怕变、不愿竞争、封闭自守、节奏缓慢、安于现状的农民意识,这与现代城市文化极为不一致。城市文化强调竞争、快节奏、创新与开放等,城市社会生活、观念意识等方面都完全不同于农村,城乡文化处于典型的二元对立状态。城乡之间文化的差异导致失地农民的不适应,失地农民作为农村文化的携带者虽然进入城市,但并不能适应城市的文化,不愿改变对土地的依赖心态和对固有生活方式的认同,由此导致了文化冲突的发生。文化冲突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部分失地农民在文化上无法适应与认同城市的文化而处于精神文化贫困的状态。失地农民在城市中继续保持农村的文化,而农村的文化在他们生活在农村时是有价值的,但在进入城市而言就不太妥当,这种文化无法为他们在城市中维持生存发展提供基础,反而在城市中成为“贫困文化”。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认为贫困文化表达“在既定的历史和社会的脉络中,穷人所共享的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一种生活方式。”[22]从农村带来的贫困文化使得部分失地农民在城市中容易形成屈从意识、安于现状、容易满足、得过且过、消极认命、不思进取、不愿意规划未来的宿命思想。影响他们在城市的奋斗和进取,使得贫困得以延续。

对于部分失地农民而言,其进入城市之后可能会在生活方式等物质层面向城市居民学习,但其内心深处的心理与价值观念的变迁较物质层面的变迁则要缓慢得多。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W.F.Ogburn)的“文化堕距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价值观念的变迁是最难的[23]。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后,在物质层面例如衣着、居住、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方面完成向城市居民的转变相对容易,但是在非物质层面的转变上却有一定的难度,例如交往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与城市居民保持一定的距离。失地农民群体在迁往城市前所从事的是田地劳动,而迁入城市回迁小区之后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其生活方式与生活条件变得不同,“物质文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非物质文化”变迁较迟缓,这种滞后性使得失地农民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的文化模式,难以融入城市生活。虽然政府对失地农民采取了一系列补偿及优惠措施,例如经济补偿、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等,但是却难以改变失地农民个体的内在素质和文化意识,其农民意识绝对不可能迅速转变为市民意识,而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进程。有学者对失地农民的市民意识培育进行研究,指出失地农民只具有一定的经济竞争意识,因为其主要和失地农民的生存紧密相连,所以这种意识表现得相对充分。失地农民在其他五个维度的市民意识层面则表现得相当薄弱,尤其是政治参与意识和主体独立意识方面更是不足。失地农民很少对政治事件进行关注,也较少参与和自己无关的社区政治事务,其对自我角色认同方面仍然停留在农民层面,甚至有部分失地农民认为自己目前的状况不如以前,产生出怀念农村生活的恋旧情结,产生出抵制城市等反市民化的倾向。[1]刚刚进入城市的失地农民身上仍然带着在农村形成的小农意识和农民文化,普遍教育程度低、轻视科学与技能、偏信迷信等,贫困往往与愚昧混合在一起,这些大大影响了脱贫致富的进度,而“怀念农村生活的恋旧情结,抵制城市等反市民化的倾向”则会让失地农民的文化贫困得以延续和难以改变。

3.4 失地农民自身的能力不足

失地农民自身的原因是失地农民贫困的内因。土地是农民的基本资源,是农民生存发展与保障的基础与依托,土地被征用,使得农民失去了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使得他们的可行能力受到严重削弱,导致了他们的能力贫困。有学者认为,“能力贫困是失地农民发生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的根本原因。”[19]失地农民自身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再就业的机会把握和对合法权益的维护。

失地农民受教育水平低下是其能力不足的重要表现。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更关注的是庄稼收成,部分人的意识中认为读书读不好不如回家种庄稼,而种庄稼是不需要知识的。这就造成了部分失地农民知识水平的低下,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和维权常识。部分失地农民在出让自己的土地时,多受外界影响而只顾及眼前的利益,希望获得政府支付的一次性补偿金,对于这种补偿的标准性、合理性、制度性和权利性却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或者其知识水平难以达到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程度,维权意识相对欠缺。因为文化层次普遍偏低的原因,其接受新事物、适应城市文化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延缓了其市民化的进程,文化贫困、权利贫困也就随之而来。

失地农民在城市再就业的竞争能力较为低下。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低,并不完全是因为其人力资本存量低,而是他们过去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包括体能优势主要局限于农业生产领域,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导致他们在非农产业领域就业能力不高[24]。失地农民群体失地之前以务农为业,缺乏在城市中就业的专业技能和劳动技术,难以担当专业程度较高的岗位;即便是某些对学历要求不高的岗位也因为他们缺乏必需的相关技能培训而不能胜任。失地农民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无法为他们适应城市非农生产活动以及公平竞争就业岗位提供足够的支撑,导致部分失地农民尤其是那些年龄偏大者在土地之外的其他工作岗位竞争中处于完全的劣势,难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逐渐陷入到一种既失地又失业的尴尬境地,失地农民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和新“弱势群体”。

4 失地农民贫困问题的治理路径

治理失地农民的贫困问题、消减失地农民的贫困需要充分考虑到国家的体制与制度政策设置、城市社会的剥夺与排斥作用、城乡文化的冲突以及失地农民自身能力的欠缺等诸方面因素。基本的治理设想是从宏观层面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从微观层面上采取措施对个体失地农民进行能力赋予与提升,加强失地农民的能力建设。

4.1 宏观制度和政策保障

失地农民贫困问题的治理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有学者认为,可以通过消除失地农民制度贫困解决经济贫困,制度贫困是失地农民经济贫困的重要原因[4]。事实上,制度贫困不仅是失地农民经济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失地农民其他贫困的外在因素。制度贫困首先在于缺乏必要的制度予以约束与规范,然后是指有了一些制度但是制度的设置不合理或者制度本身没有问题但在贯彻执行时导致制度的变形。

首先要改革和完善征地补偿制度。确立适应市场的征地补偿标准,提高征地补偿费用;推行合理的补偿方式,实现可持续的补偿手段。政府在征地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农民在土地被征用过程中具有知情权和话语权,防止暗箱操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25]。对以往的不公平利益分享机制必须予以改革;对于一次性补偿现金的补偿方式进行合理的调整,建议与保证失地农民再就业相结合,尽力消除对失地农民就业的歧视性和限制性的不公平规定,进一步在城市中完善就业扶助制度,给予失地农民就业上的保障才是治本之策。城市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应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对底层行业从业的失地农民实行宽松和人性化管理,最大化地实现城市发展与失地农民从业的利益共存。

其次,建立和完善适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失地农民居住区要按照城市标准统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必要的适度倾斜。根据失地农民生存权和发展权受损的问题,予以制度上乃至法律上的保障,使得社会保障制度体现出均好化的倾向。失地农民群体总体素质较市民而言有很大差距,增加他们接受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可以从源头上提高失地农民抗风险的能力,这是提高其生活水平、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政府还应该为进入城市的失地农民办理失业、医疗、养老、生育等诸多保险,消除他们在城市生活的后顾之忧。

最后,加强和完善城市失地农民的文化建设,并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要求相关部门如文化部门、民政部门与基层组织如街道、社区等采取诸种措施比如送文化进社区、宣传勤劳致富典型、开展对外交流、社会活动等方式,加强失地农民集聚社区的文化建设以及自身的家庭文化建设,丰富失地农民的文化生活。应该将其作为衡量相关职能部门与基层政府工作绩效的参照标准之一。通过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文化建设,降低乃至消除来自农村的“小传统”与贫困文化对他们的消极影响,纠正其“一代贫、代代贫”错误的思想观念,扭转他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心理定势,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致富观念,鼓励他们合法经营、勤劳致富摆脱贫困。通过这种文化建设为失地农民营造一种新的城市文化模式,最终在解决失地农民文化贫困问题的同时消除他们的能力贫困。

4.2 失地农民个体能力建设和提升

对于失地农民来说,只有自身具备勇于改变的精神与一定的职业技能,才能够有助于真正解决其贫困问题。

其一,从失地农民自身来看,提升其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而扩大就业是失地农民能力建设的重要方式。通过大力发展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群体的职业技能与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其在城市就业竞争中的优势。鼓励失地农民在不违反国家与政府政策和规定的前提下自主创业,培养失地农民自主创业意识,并建立失地农民自主就业服务制度。政府应将失地农民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计划来重新思考,通过区分征用农民土地不同项目的性质,来谋划失地农民的可发展政策。对于因政府提供公共物品而失地者,通过政府投资,逐步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产业扶持、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新模式,构建失地农民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26]。而重中之重在于能可持续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其二,鼓励失地农村多参加社区活动,通过相关活动对失地农民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从观念意识层面完成从农民意识向市民意识的转变。思想意识以及价值理念的转变是摆脱贫困的内在推动力。转变失地农民相对保守的农民意识,鼓励他们重视观念更新,加快其市民化进程。让失地农民尽快形成城市主人翁意识,明确自己所要扮演的市民角色之权利与义务,树立民主意识与权利意识、维权意识与法制意识,培育规则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此外,通过在社区内组织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促使其精神生活方式和闲暇生活方式的改变,一方面利于丰富失地农民的业余生活,解决失地农民精神文化贫困问题;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失地农民群体间的互相交往,扩大了失地农民之间的“社交圈”,使得失地农民在与城市居民的交往中提高了自身的社交能力。

其三,失地农民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要明确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贫困,敢于正视,敢于学习,敢于挑战,不断丰富自己,这样才能在就业市场上有优势。不要自暴自弃,不能甘于贫困;同时不能眼光太高,看不上“脏、累、苦、险”的工作。应该抱着虚心的态度,发挥自己在解决自身贫困问题的主体性作用,还要努力带动周围的失地农民一起脱贫致富。

References)

[1]汤夺先,李遥.试论失地农民市民意识的培育问题:以合肥市JLY 小区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1):34-40.[Tang Duoxian,Li Yao.On the Problem of Lost-infield Farmers:A Case Study of JLY Community in Hefei[J].Journal of Jiang 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11,(1):34 -40.]

[2]潘卫华.失地农民经济贫困的原因及解决方案[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5 -17.[Pan Weihua.Reasons an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Material Poverty of Land-lost Farmers[J].Journal of Tai 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2008,(8):15 -17.]

[3]李晓峰.我国失地农民贫困现象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6):17 -22.[Li Xiaofeng.On the Poverty of the Landless Peasants in China[J].Journal of Shan 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6,(6):17 -22.]

[4]聂洪辉.失地农民经济贫困与治理路径[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5):34 - 37.[ Nie Honghui.Economic Poverty of Landless Peasants and Governance Path[J]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Hangzhou Municipal Committee,2007,(5):34 -37.]

[5]刘华珍,雷洪.失地农民的社会权利贫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2):158 -160.[Liu Huazhen,LeiHong.Social Rights Poverty of Land-lost Farmers[J].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2006,(2):158 -160.]

[6]李世平,江美丽,孙寒冰.失地农民贫困现状缘于中国农民权利贫困[J].农村经济,2006,(1):27 -30.[Li Shiping,Jiang Meili,Sun Hanbing.Rights Poverty Lead to Land-lost Farmers in poor in China[J].Rural Economy,2006,(1):27 -30.]

[7]徐驰文.失地农民贫困问题对策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4 -117.[XU Chiwen.On Strategy for Land-loss Peasants in Poverty[J].Journal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7,(3):114 -117.]

[8]张晓玲,卢海元,米 红.被征地农民贫困风险及安置措施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6,(1):2 -6.[Zhang Xiaoling,Lu Haiyuan,Mi Hong.Study on Improvement Risk and Measures on Resettlement of the Farmers Involved in Land Requisition[J].Journal of Land Science in China,2006,(1):2 -6.]

[9]李航.地方政府作为与失地农民贫困的预防[J].未来与发展,2011,(11):86 - 89.[Li Hang.Relationships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 Action and Poverty Prevention of Landless Peasants[J].Journal of Future and Development,2011,(11):86 -89.]

[10]戴维·波谱诺.社会学[M]:第10版.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75.[David Popenoe.Sociology[M].Tenth Edition.Translated by Li Qiang,et al.Beijing: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1999:275.]

[1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83.[Zheng Hangsheng.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M].Third Edition.Beijing: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2003:283.]

[12]张敦福.城市相对贫困问题中的特殊群体:城市农民工[J].人口研究,1998,(2):50-53.[Zhang Dunfu.Rural Labors in the Cities:A Special Group in the Urban Relative Poverty[J].Population Research,1998,(2):50 -53.]

[13]郑宝华,张兰英.中国农村反贫困词汇释义[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 社,2004:10 - 11.[Zheng Baohua,Zhang Lanying.Definitions of Chinese Rural Anti-poverty[M].Beijing:Development of China Press,2004:10 -11.]

[14]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3.[Amartya Sen.Poverty and Famines[M].Translated by Wang Yu,Wang Wenyu.Beijing:Commercial Press,2001:13.]

[15]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于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Amartya Sen.Development as Freedom[M].Translated by Yu Zhen Beijing: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2002:15.]

[16]汤夺先.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物质生活贫困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50-55.[Tang Duoxian.Material Poverty of the Floating People of Minority in Cities[J].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0,(4):50 -55.]

[17]阮敬.经济增长与贫困缓解[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6.[Ruan Jing.Economy Growth and Poverty Relief[M].Beijing:Economy and Trade University Press,2010:6.]

[18]徐元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障碍与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04,(11):20 - 27.[Xu Yuanming.Modern Hinders and Solutions to Urbanization of Lost-land Farmers[J].Economy Research,2004,(11):20 -27.]

[19]杨云彦,黄瑞芹,胡静.社会变迁、介入型贫困与能力再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Yang Yunyan,Huang Ruiqin,Hu Jing,Shi Zhilei.Society Evolutions,Intervention Poverty and Capacity Reconstruction[M].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2008.]

[20]刘子操.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Liu Zicao.Social Security during Urbanization[M].Beijing:People Publishing House,2006:6.]

[21]汪晖.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征用:征用权与征地补偿[J].中国农村经济,2002,(2):40 -46.[Wang Hui.Chinese Eminent Domain and Compensation of Land Requisition in Common Shar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J].Rural Economy,2002,(2):40 -46.]

[22]Lewis O.The Culture of Poverty[J].Scientific American,1966:215.

[23]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M].王晓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06-107.[William Ogburn.Social Changes:About Culture and Nature[M].Translated by Wang Xiaoyi,et al.Hangzhou:Zhejiang People Press,1989:106 - 107.]

[24]姚从容.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与就业安置及社会福利政策趋向[J].贵州社会 科学,2008,(9):91 - 93.[Yao Congrong.Compensation for Land Expropriation,Employment and Trendy to Welfare Policies of Land-lost Farmers[J].Guizhou Social Science,2008,(9):91 -93.]

[25]汤夺先,张莉曼.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路径选择:以合肥市滨湖新区X小区为例[J].济南大学学报,2010,(5):59 -64.[Tang Duoxian,Zhang Liman.The Routes Selection of the Citizenation of the Land-lost Peasants in the Urbanization:A Case of X Community In Hefei Binhu Newly-developed Area[J].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0,(5):59 -64.]

[26]刘金荣.失地农民的贫困、补偿与可发展分析[J].经济师,2004,(8):170 - 171.[Liu Jinrong.Poverty,Compensation and Analysis for Development of Land-lost Farmers Economist[J].China Economist,2004,(8):170 -171.]

[27]赵秀玲.“城中村”治理的困局及其跨越[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134 -140.[Zhao Xiuling.The Dilemma and the Surpass of the Governace Toward the“Villages Within the City”[J].Journal of Shangdong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1,(5):134 -140.]

Poverty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and-lost Farmers during Urbanization

TANG Duo-xian1,2GAO Peng1
(1.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Anhui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601,China;2.Institute of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Beijing 100081,China)

Under related theories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we are trying to explore poverty problem of land-lost farmers with methods of literature study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Also,we attempt to summarize types of land-lost farmers’poverty,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poverty,and to propose countermeasures.It is found that parts of the land-lost farmers in the city are facing poverty problems,and the main types are economic poverty,cultural poverty,capability poverty and right poverty.Some factors can explain why land-lost farmers are in poverty,such as unreasonable state systems and policies,social exclusion,cultural conflicts between urban areas and rural areas,lag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changes and personal disabilities and so on.To solve the poverty problems,it is necessary to stress the guarantee of state systems and policies at the macro-level,and strengthen land-lost farmers’abilities building at the micro-level.

land-lost farmers;poverty problems;poverty reasons;poverty solution;capability building

F301

A

1002-2104(2012)08-0114-07

10.3969/j.issn.1002-2104.2012.08.018

2012-03-30

汤夺先,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都市人类学与农村社会学。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乡镇综合改革背景下的乡镇债务化解及其预警”(编号:2007sk053zd);安徽大学学术创新团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经济研究”(编号:SKTD1003B);安徽大学首届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经费与安徽大学杰出青年培育基金。

(编辑:王爱萍)

猜你喜欢
失地农民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当前经济形势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方向研究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关于创新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的思考
失地农民体育参与现状调查——以甘肃省为例*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