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文明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里所说的“对话”,已不是一般语言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它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同时,阅读活动的本质并不在于只去探究文本的原意,而应鼓励学生站在自己特定的理解立场上,以特定的视觉去理解和诠释文本的意义。从这一角度看,阅读是一种创新过程,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努力去实现这种过程,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对话氛围。最终,以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呢?在实际教学中,我试着从以下几方面的改变来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育家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欢阅读、热衷于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也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对话的前提就是学生充分的阅读,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如果失去了学生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那么对话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同时,只有学生对阅读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这也是课堂能行之有效地进行师生共同对话的基础。如我在教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多彩四季》时,我问学生:“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学生有说春季的,有说秋季的,有说冬季的,最多的还是春季。于是我就选学生们最喜欢的朱自清的《春》教起。最终,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对话中学习、积累语言,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
赞可夫在《知识的谈话》中说:“当教师解释他要说明的事件和谈话的时候,必须克服那种形式主义、装腔作势的作风。如果班级里能创造一种推心置腹的交谈气氛,孩子们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中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参与到对话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以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同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儿童往往因教师不能理解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对他们的对话欲望产生了严重的抑制作用。可见,尊重学生思想,是师生对话的情感基础。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氛围。更关键的是,生生之间也必须是平等的,教师既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也不能使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要实现生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就要学会调控自己,清除自己的依赖心理,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平等对待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要实现课堂上教师、文本、学生三者有效地对话。除了尊重学生体验之外,还必须建构在教师很好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于永正也曾经说过:“我备课没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可见,教师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对话时,先要静下心来与文本对话,开拓对话空间。这样才能使师生双方与文本的默契程度加深,对话水平也会越高、越有效。
教师的着力点应放在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感知。阅读时,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体验都被读物的信息激活,与文本意义发生碰撞。也就是说,文本给对话提供了凭据和依托。教师善于挖掘文本中的“引爆点”,组织学生与文本对话,借以形成独特的体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如我在讲《“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时,设计了一个问题:“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不救自己呢?”一时间,学生的思维活跃,都纷纷再次细细地读课文,认真地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认为,教师应该善于从无疑处质疑,引发学生再次品读文本的兴趣,开发学生广阔的思维对话空间。
有些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的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置之度外的,教学前有意地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从而在实际观察中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给对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空间。如教作文课《从生活中找“米”》这篇课文之前,我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有哪些是“米”,并把它写下来。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等我教学时,每个学生都写了满满的一张纸,而且他们还说有很多事例没写进去。这样使文本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演绎成平等、开放、不断生成创新火花的对话过程。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应该是渐进式的、生成式的,其间需要三者之间不断地融合、激活。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构建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形成了不同的平台。
学生和文本,学生和学生的对话是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它是学生基于对文本独特体验的基础上,各种思维碰撞的结果。这里,更应该给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空间,需要充分地给学生以阐述、讨论,乃至于辩论的权利,从而推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师生对话是推进意义生成的动力,也是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体现。这里的对话和过去的谈话截然不同。它是教师进行合理引导的工具,是引发下一个讨论的契机。教师就要时时留心,有意捕捉契机,营造对话的高潮。这样才能避免对话流于形式,流于平庸。
各种对话过程中,都包含学生、教师自我内心的对话。它是自我知识构建的过程,也是自我再创新的过程,更是形成能力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师在对话过程中,就要充分地给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并不是看似热闹的交流,就一定是非常有效的对话。
如果对话的最终结果仅仅是形成一种师生之间唯一的标准答案,那么就失去了对话的真正意义。课堂中的对话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虽然通过对话可能得不出什么结论,但却换来了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释放,这才是给予教育者最为丰厚的回报。因此,教师应用赏识的心,点燃对话中的闪光点,引发新的遐想。
一直很喜欢一则绘画上的话语:“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就是天才。在丑陋的毛虫、一只蛋和婴儿身上,天才能看出一只蝴蝶、一只雄鹰和哲人。”用心去赏识对话,看似平凡的见解,却是孕育天才的摇篮。
总之,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话,教师的“表演”就会有“观众”,而且教师有时也是“观众”。重视了对话,教师不仅忠诚学科知识,更忠诚于教育的核心——学生;重视了对话,体现了教师主导者的权力的同时,也不会忘记教学主体的民主。语文教学中重视了对话,既提高了理解的效率,也重视了教学中更为广泛的意义。
参考资料: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