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而水活 厚积而薄发

2012-01-28 12:14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一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7期
关键词:读书文章作文

■ 邹 翔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一中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可是,学生作文言之无物,空洞乏味,读后如同嚼蜡。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如同无源之水,写的文章没有真挚的感情,没有真切的体验。叶老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的本身。”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与自然,多读书、多思考,多体悟人生,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心里话,写真实的事,真正“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一、“生平多阅历,心中有丘壑”

表达,首先得有东西,得有话说,否则,别说表达,就是挤也难挤几个字。所以,首先得教会学生积累。“厚积而薄发”,只有不断积累,不断拓展视野,学生才能做到“生平多阅历,心中有丘壑”,才能如同有源之水汩汩而流,这样的文字才新,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人。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热爱并投入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知识储备,是作文的重要源流。叶圣陶曾指出: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无穷无尽的流注出来。无数作家的写作实践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也可以说没有生活就没有作品,更不会有作家。春天去感受春的气息,夏天去感受农人的辛劳,秋天可引领学生去田间劳作,体会丰收的喜悦,冬天了,将学生分成组,堆雪人、打雪仗,或者学学闰土的父亲雪中捕鸟,可以说这不是在指导写作,更是在体味人生。

2.引导学生读书,从书本中吸取营养。“鲁郭茅巴老曹”要读,培根、卢梭也可读;中国古典名著要涉猎,当今流行著作也可浏览。文史哲可关注,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也可推荐学生阅读。我听说有一个学生很喜欢福尔摩斯,让他读读推理悬疑小说也是可以的。只要是利于培养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阅历、锻炼学生思维的阅读,都是有益的,都应提倡。作为语文教师,教会学生读书方法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读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当然,现在的读书方式很多,有进阅览室查阅、上网浏览,也有一般的读书看报。在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积累知识,如制作知识卡片,写读书笔记等。学生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文章才会有内容。

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巴金说过:“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学生心中有了蓄积,会不吐不快,说明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有了自己的认识,感悟后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教师应善于引导,将其转化为写作欲望。

1.召开读书报告会。新学期伊始,我都会给学生推荐几部优秀的著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利用课余时间来阅读。在每个学期,我都会召开读书报告会,让学生畅谈读书心得,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将学生的积累转化为写作素材。而后,要求学生将读书报告会的稿子张贴在展示板上,使写作落到了实处。

2.组织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可以开设论坛,组织辩论会、座谈会、进行答记者问等,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加强求异、发散、创新等思维训练。如组织辩论会、座谈会、答记者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辩驳、讨论,教师有时可提出与学生相反的观点,哪怕是错的,用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思辨欲望,从而激发其写作的激情。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写出个性文章。

3.坚持写周记、随笔。学生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有了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动笔,将其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文集。学生深入其中,参加了辩论会,思想上不可能没有触动,不可能没有收获,应将心得写下来。还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某个熟悉的人,写人的观察作文;仔细观察某个同学上课时的听课情况或就某节课的课堂纪律写评议文章等。我曾经让学生用对比的手法写自己熟悉的老师,学生兴趣很高,既写出了数学老师的幽默,也突出了物理老师的睿智。这些既是在练笔,也是在积累素材。

4.鼓励学生投稿。学生都有表达的欲望,都有获得肯定的冲动。如果学生的习作能够被印成铅字,一定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创作热情。我坚持让学生向学校校报和当地媒体投稿,每当有学生的稿子被采用,都能激起一阵阵涟漪。学生们互相切磋,交流心得,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投入其中,引导学生感悟、表达,坚持多种形式的练笔,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长此下去,必将形成良好的写作氛围。特别是坚持写随笔,鼓励学生投稿,都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利用好语文教材

中学语文教材是我们教学的范本,所选取的文章大多具有精髓之处,学生对这些内容也非常熟悉。教师要活用这些文章,将其作为作文教学的范本或题材。这些文章要么思想深刻、积极向上;要么语言优美、值得咀嚼;要么写法独特,应该掌握和借鉴。如学完《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品味文章有感染力的语言,感受春的活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仿照本文拟人、比喻的写法写写秋的收获;学完《背影》,要引导学生理解亲情的珍贵,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情,要理解细节在文中传情达意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写一写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日子,要求写几个感人的细节,引导学生在描写细节的过程中重温父母亲情;讲授完《故宫博物院》后,教师布置写一篇介绍某处风景的说明文。教室里没有情境,可以带着学生走出去,先讲如何观察,如何抓住重点,再讲解作文方法。学以致用,效果比较好。这些做法,既可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也可将作文指导变得非常直接,易于模仿和操作。当然,我们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找范文写抒情文章,还可引导学生写议论文,如学完《孔乙己》和《范进中举》后,既可评议这两篇文章写作上的特点,也可联系生活实际,区分封建科举制度和现行考试制度,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搞好作文讲评

作文讲评课应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几篇特别优秀的文章,把范文当作一面镜子,从中照出学生作文的瑕瑜,使学生们在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如在《留在照片上的记忆》作文中,有一个学生写自己和祖父在乡下快乐生活的情景,清新的文字提高了学生的欣赏鉴别能力,优美的风景、纯真的情感深深感动了所有学生。同龄人的作品、熟悉人的写法,能对学生产生很好的引领作用。

3.做好教师示范

语文教师经过专业培养,积累深厚,功底扎实,写作自觉,能给学生很好的示范。如果学生写作水平一般,教师更应先写一篇下水作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下水文”可以用在写作前,作为学生仿写的对象,以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心理;也可用在写作后,为学生自评、互改提供参考和标准。教师的“下水文”可读给学生听,发给学生看。当然,“下水文”也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评析“下水文”,让学生勇敢地提出不足,并尝试修改。这样的过程,也是师生写作能力互动提高的过程。

4.坚持时文美文积累

时文美文极富时代特色,语言优美,思想深邃,给人以启发。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自觉喜欢的短小文章背诵记忆,让学生熟读成诵,反复体味,使文章如出己口、如出己心,情趣和韵味就能产生。也可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散文抄录下来,不仅是一篇美文的积累,更是对一段时光的记录。

作文不得法,收效甚微,也会打击学生的写作激情。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写作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例文,对比学生范文、模仿教师的下水作文、积累自己喜欢的时文美文,都利于规范、优化学生的写作行为,都是作文指导和作文讲评的好方法。

引导学生多读经典著作,多关注社会人生,留意自然界的变化,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思考、辨别、探索人生意义,从根本上蓄积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将无源死水变成有源活水,写起文章来才会有如神助。叶老在《论写作教学》中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多表扬、多鼓励,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利用经典范文引领,使“有源活水”有序流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猜你喜欢
读书文章作文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们一起读书吧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