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全景式反映——评《中国当代社会史》

2012-01-28 05:40刘洪森
中共党史研究 2012年7期
关键词:社会史历史研究

刘洪森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对正在经历着“亘古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来说,及时记录和研究刚刚过去的历史显得尤为重要。张静如主编的《中国当代社会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按历史发展顺序列卷,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状况,是迄今为止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部著作。该丛书共5卷,180多万字,凝聚了北京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南京审计学院、中央财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学者的心血与智慧。该丛书在向我们展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变迁全貌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研究中国当代社会史的崭新视角。

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视野

社会史研究在中国沉寂几十年之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复兴。1986年10月,首届中国社会史研讨会在天津召开。1987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杂志推出一组社会史研究的论文。在这组文章中,有的学者对社会史勃兴的欣喜溢于言表,指出“蓓蕾初现的社会史之花,必将以自己绚丽色彩的独特风貌,盛开于万紫千红的学术园林”①陆震:《关于社会史研究的学科对象诸问题》,《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已成为众多学科关注的焦点,社会史研究亦成为“学术之潮流”。尽管如此,关于社会史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学界依然存在分歧。这种分歧源于学者们对“社会”这一概念认识的不同。

乔志强把“社会”概括为三个方面:社会构成 (人口,家庭、婚姻,宗族,社区,民族,阶级、阶层);社会生活 (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际关系);社会功能 (教养功能、控制功能、变革及调节功能)。进而指出,社会史研究的对象,不是包罗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所有社会现象的历史,而是研究人类有史以来赖以生存并必然结成的社会本身的历史。②乔志强主编: 《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2页。概言之,社会史就是社会生活史。在此基础上,有学者进一步指出,研究社会生活就必然研究下层群众。“中国社会史研究目前应迅速将透视的焦点从国家上层移向社会下层,下力气研究芸芸众生……透过他们日常普通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心理世界,展示千百万人的‘众生相’,由下而上地展开对中国社会深层结构的揭露。”③王家范:《从难切入 在“变”字上做文章》,《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这种观点把社会史视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与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等并列。

张静如则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指出:“社会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是动态的具有复杂相互关系的人群结构。研究社会,必须考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考察社会组织、社会阶级和阶层、社会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等等。”④张静如:《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1992年6月、1993年5月,张静如先后和刘志强、卞杏英主编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两部书。在此基础上,经过修改、调整、补充,2004年12月以《中国现代社会史》为名出版,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史的基本观点和一些问题的独到见解。

《中国当代社会史》是《中国现代社会史》的赓续,它延续了作者对社会史研究的一贯思考。因此,《中国当代社会史》既不同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格外关注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的研究范式,也不同于传统社会史研究“眼光向下”的学术志趣,而是以“综合史”的视野来关照社会研究,立意新颖、视野宽阔,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发展的新探索和新路径。

二、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多维展开

《中国当代社会史》立足于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社会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

(一)多层次分析

在张静如看来,社会史的研究对象,应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全进程。因此,该丛书中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大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习俗、社会组织阶级、社会意识等诸多方面。具体到每一卷,作者又根据当时社会的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进行了调整。也就是说,每一卷都围绕着“社会”来写,但每一卷所论及的“社会问题”却又不尽相同。且对“社会问题”也不是单纯描述和反映其具体内容,而是对原有研究的进一步归纳和深入分析。如政治方面,作者借鉴政治学的有关理论,将政治抽象和概括为国体政体、国家机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对其作了详细阐释。经济方面,既强调发展的成就,同时又不回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对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宏观阐述,又有对工业、农业、财政金融等方面的微观分析。

该书中还有一些为其他学者所忽视或极少关注的问题,深化了社会史研究。以社会群体研究为例,鉴于许多历史书中“没有人民群众什么事”的现状,近年来张静如一再呼吁:“历史研究中,既要研究个体的独特贡献,又要研究群体的作用”①张静如:《个体的独特作用和群体的合力作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4期。。据笔者统计,书中所涉及的群体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私营企业主、红卫兵、知识青年、干部、防卫阶层等。这些论述显现出群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印证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科学结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没有回避“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变迁和社会生活。丛书第三卷专门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纷繁复杂的社会镜像,表现了历史的理性与理性的历史的统一。

总体上说,全书以“社会”为基点,既“眼光向上”关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又“眼光向下”重新审视历史,展现出当代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分化、重组及其日常心态和生活,把“社会下层群众活动同上层人物的活动连接起来,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同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连接起来,从整体上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轨道”②《张静如文集》第4卷,海天出版社,2006年,第1289页。。

(二)多角度审视

一是历史的分析与逻辑的抽象相结合。全书共五卷,所论及的时间从1949年到2008年,大约60年。具体地说:第一卷 (1949—1956),第二卷 (1956—1966),第三卷 (1966—1978),第四卷 (1978—1992),第五卷 (1992—2008)。但该书不是单纯的对历史的叙述,也不是对社会某一领域、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而是把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当代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状况相结合,把历史的与逻辑的、纵向的与横向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以逻辑的、横向的研究为主。

二是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当代中国社会是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契合发展的结果。社会发展的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同时又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该书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翔实的资料描述社会发展变迁的面貌,也希望展现独特的社会史研究的理论风采。因此,作者十分注意理论分析和实践分析的结合,不仅对书中所涉及的一些名词予以理论的解释,如阶级阶层、家庭、社会组织等,同时另辟蹊径着重阐述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勾勒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

三是民族立场与世界视域相结合。对当代中国社会史的研究,首先应以中国为中心,着眼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凸显中国社会“特色模式”。同时,又要将其置于当代世界大发展大变革的场域中,关注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如作者在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内重大事件的描述过程中,格外注意了苏联因素;此外,还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外交予以论述,描绘了中国与世界“共舞”的情景。

三、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取向

近代史学大师陈寅恪曾指出:“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①《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03页。《中国当代社会史》在问题意识、资料占有、方法论创新等方面的尝试代表了社会史研究的潮流和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其一,自觉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表现社会发展最实际的呼声。离开了真问题的社会史研究是无病呻吟,毫无价值和意义。该丛书的问题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出问题。恩格斯曾这样评价马克思:“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页。作者针对以往社会史局限于“社会生活史”研究的现状,提出“综合史”的分析框架,指出:“社会史不是研究‘经过政治、经济提取后的剩余物’,而是研究社会的全部历史”③《张静如文集》第2卷,海天出版社,2006年,第561页。。这一论述,是该书立论的逻辑基点。二是凝练问题。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是丰富多彩的,要全面展现和真实反映这一过程,任务十分艰巨。《中国当代社会史》不是对整个社会问题的泛泛而谈,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习俗、社会组织阶级、社会意识等事关社会变迁的关键领域,这种选择体现出作者强烈的问题意识。三是解决问题。《中国当代社会史》从2006年5月草拟提纲到2011年12月出版,历经6年的辛勤劳作。张静如曾在《〈中国现代社会史〉自序》中这样写道:“研究社会史干什么?大致说来,有两方面作用:第一,从社会生活诸方面综合说明社会整体的历史发展……第二,为研究社会生活诸方面的专门史打基础。”该书很好地体现和实现了作者的这一思想。它全面系统地勾画了当代中国社会领域的变迁,构建起一部从体例到内容都具有创新意义的中国当代社会史,有利于深化中共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的研究。

其二,丰富的资料储备。“治科学者,无论其为自然科学,为社会科学,罔不恃客观所能得之资料以为其研究对象。而其资料愈简单、愈固定者则其科学之成立也愈易,愈反是则愈难。”④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2页。社会史是建立在反映社会历史实际的事实资料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大量地占有资料,并对其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研究,人们才能够无限接近社会历史真相,并加深对相关历史事实的了解和把握。著者既吸收借鉴以往研究的成果,又注重对第一手数据和材料的发掘、爬梳与应用。从书中所引用史料来看,涉及报刊、档案、书信、回忆录等,尤其是大量数据和表格的运用,增强了直观性与可信性。

其三,新颖的多学科研究方法。当前社会变迁日新月异,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将失去单独地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复杂社会问题的价值与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史研究必须摆脱传统史学陈旧观念的制约,从孤立、封闭的研究转向综合、开放、跨学科的研究,以一种包容的态度来吸收和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而实现自身的发展。该丛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充分吸收并运用了政治学、经济学、人口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如,作者运用社会学、人口学的研究方法对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生活及家庭观念的深入细致研究,使该书增色不少。

四、启示与思考

《中国当代社会史》的出版,标志着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学术价值层面来讲,具有史学研究范式转换的重要意义;从社会价值层面来讲,又可以为历史爱好者及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和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史提供一个参考。读罢该书,结合平时学习和研究的情况,谈一点自己的收获与思考。

(一)社会史研究要坚持宏观和微观的统一

新时期社会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史学宏观叙事下出现的老套、空洞的弊端,但同时却又因过于强调“个案”、“微观”而造成了历史研究的“碎片化”倾向。对此,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有研究者认为, “碎片化”研究在某些领域不但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且还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应该予以支持和鼓励。但也有研究者指出:“如果史学家缺乏对整体的关注,放弃对历史规律的追求,津津乐道于社会生活的枝叶末节,其结果必然是迷失在由大量资料组成的汪洋大海之中。”①方为:《史学何以值得尊重——反思中国史学传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12日。在笔者看来,微观研究和整体研究并不矛盾,不能把二者简单对立。微观研究是整体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整体研究是微观研究的进一步升华和目的所在。微观研究之后连缀成的是具有意义的整体“图画”。二者的关系或许可以借用梁启超的一个比喻来形象说明:“真史当如电影片,其本质为无数单片,人物逼真,配景完整而复前张后张紧密衔接,成为一轴,然后射以电光,显其活态。夫舍单张外固无轴也。然轴之为物,却自成一有组织的个体,而单张不过为其成分。若任意抽取数片,全没却其相互之动相,木然只影,黏著布端,观者将却走矣。惟史亦然,人类活动状态其性质为整个的,为成套的,为有生命的,为有机能的,为有方向的,故事实之叙录与考证不过以树史之躯干,而非能尽史之神理。”②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40页。因此,当代社会史的研究,既要注重对历史细微之处的深犁 (如家庭、社会组织、社会习俗等),又要对社会进行整体地宏观研究,关注影响或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件,这些历史事件才是我们民族反思与理性培养的基础。

(二)社会史研究要坚持问题意识与学科意识的统一

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历史为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没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就不会有社会史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学术发展的种种迹象表明,社会史研究是由“问题”推动,并在“问题意识”指向下实现发展与繁荣。鉴于此,有研究者提出,社会史研究要“淡化学科意识,强化问题意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容易导致社会史研究走向另外的极端,即由于研究者所选领域和地域的不同,研究成果之间很难在一个共同的学术平台上展开对话,最后不得不各说各话。一个学科之所以能自成体系,肯定有自身的研究范围、研究特点和发展规律。问题意识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或者抛弃问题本身的学科意识。社会史研究在本质上还是属于历史学,如何在注重“问题意识”的前提下,加强社会史“学科槽”的建构 (学科论域、学科话语、学科规范等)是摆在历史研究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当代社会史》平实客观的叙事方式、中性严谨的话语、规范精细的引文注释、清晰严密的逻辑为我们提供了典范。

当然,该丛书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一些不足。以笔者不成熟的看法,如,缺少对当代中国社会史总体性的理论阐述和概括;每本书中所论及的问题安排及内容详略、写作风格等还需要进一步的斟酌和完善。此外,由于作者们大多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而非专门研究社会史的,文章内容难免带有“党史叙事”的色彩。瑕不掩瑜,从该书所蕴涵的学术品格来看,相信作者在以后的研究中会把相关研究问题不断推向深入。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猜你喜欢
社会史历史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区域社会史视角下的传统武术史料收集
反思中国社会史研究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史教学探析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