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标准对产品质量提升的作用

2012-01-28 05:32陈玉刚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国际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化

陈玉刚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不仅明确了质量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而且确立了标准化工作的质量发展基础地位。产品质量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也关系到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许多企业视质量为生命,把质量工作摆到企业管理的首要位置,把“质量第一”作为企业的社会承诺。然而,标准则不然,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企业忽视标准化工作,不注重提高产品标准水平,影响了产品质量。其实,产品标准与质量是密切相关、互相依存的。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没有高标准就没有高质量,抓质量必须首先抓标准。

一、标准是产品质量的基础

产品质量即是产品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它是反映产品使用功能的各种自然属性,其中包括产品的性能、效率、可靠性等综合指标,内容有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使用性能、安全环保要求,外观质量、质量等级等,这些性能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通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产品标准就是对产品的上述质量特性做出的明确和具体的定量的技术规定。质量与标准是密不可分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产品标准是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和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标准是产品的规矩,产品质量是由标准和执行标准的状况决定的。平常我们说一个产品合格不合格,所谓“格”就是“标准”。符合标准要求的称为合格,反之谓不合格。标准与质量如同源与流,标准是质量的依据,质量是执行标准的结果。标准化实际上是确保质量的过程,而质量管理则可理解为贯彻标准的具体实践。标准的社会作用和经济效益通过质量来体现,而质量水平的评定则必须有标准做依据。质量离开标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标准为质量而制定,离开质量也就无的放矢了。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标准就是质量,没有高标准就没有高质量,标准高才能质量好。

二、标准是产品质量的基准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使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市场法律法规,用它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没有一系列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的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将无法正常运行。作为市场经济行为的主体由法律法规来规范。那么市场经济行为的客体——成千上万种商品用什么来规范呢?那就是用成千上万项的标准来规范,即市场主体在市场上用以交换的商品,必须是符合某种标准的产品。事实上,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标准,市场上的商品会是什么样。由于有标准作为产品(商品)判定的准则、质量检验的依据,使得生产和贸易中的产(商)品就有了用以评判的基准和标尺。因此,没有标准来规范市场客体——商品,市场经济活动也就无法正常进行。

三、高标准是高质量的基石

标准既然是质量的依据,标准水平自然决定了质量的高低。当前,我们大多数企业的产品质量只讲合格率多少,按产品合格率的高低来评价质量的好坏。但从标准水平的角度上讲,产品合格率的高低反映不了产品质量的优劣程度。产品合格只是达到了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不能说是质量优的产品。所以讲质量,首先要讲标准水平,要提高产品质量,就要提高标准水平。没有高标准,就没有高质量。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反映了当今世界上较先进的标准水平,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就能提高我国的标准水平,企业按这样的标准组织生产,才能追赶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先进标准助推技术进步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仅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组成部分,也是技术引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当今世界生产和科学实践的成果,是科学技术的结晶;国际标准是世界各国共享的技术资源,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实际上是一种廉价的技术引进。但是,采用国际标准要有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工艺装备来保证,因此采用国际标准也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这也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根源。如华北制药集团为使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了更加严格的企业内控标准,增购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产品化验仪器设备,把产品质量监控提前到原料阶段,使产品优等品率达到99%。新兴铸管集团连续多年参加球墨铸管国际标准制修订,始终掌握国际技术最新动态,站在先进技术的最前沿。河北豆豆集团积极参与国际准则制定全过程,将自身标准技术融入国际标准中,拥有和保持了稳定的质量和效益。

五、标准化活动确保质量稳定

抓质量首先要抓标准,有了标准要抓实施,要按标准组织生产,产品质量才有保证,不然再先进的标准,不执行也是等于零,这就是标准化的问题。所谓标准化就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和对实施标准进行监督这样一个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往复过程,通过这个活动达到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这里所指的标准,不仅是产品标准,还包括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以及各种规范性文件。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标准化工作就是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合同评审、原材料进厂,到产品生产、检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都要有标准,都要用一系列标准来控制和指导整个过程,这也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开展现代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实施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策划以及质量改进等活动,都是按照ISO 9000族标准进行的,而ISO 9000族标准本身即是标准化的成果,是关于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方面的标准,贯彻实施好ISO 9000族标准,就能搞好企业的质量管理。因而,标准化是进行质量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标准化活动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始终,现代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其实质是一种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使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是实施标准化操作的前提,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核心。也只有按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才有保证。

六、严格标准促进质量提升

产品标准既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依据,又是企业管理的目标。通过这个标准,可以起到揭示质量的差距,鞭策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强化对标准实施的监督,特别是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要注意引导企业,提高标准化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严格执行标准,真正提高产品质量。对企业来说要做到:产品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严格执行,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入使用,不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要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内控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认真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备案,不允许随意降低标准要求,更不准无标准生产。不仅重视产品质量标准,还要注意工艺、工装、原材料等制造过程的一系列标准,要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龙头,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抓好各类标准的贯彻实施及实施情况的监督,用管理标准和工作质量来保证技术标准的有效实施,通过做好标准化工作来真正实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标。

综上所述,抓产品质量,应该首先抓标准。没有标准是不行的,但仅有标准也是不够的。不仅要抓标准的制定,更重要的是抓好标准的实施,还要抓好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即要抓好标准化工作,产品质量才有保证。质量管理说到底就是标准贯彻实施的活动,是一种标准化管理。质量管理始于标准,终于标准,抓住了它,就等于抓住了质量管理的牛鼻子。要提高产品质量,就要提高标准水平。采用国际标准是其最简捷的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包括先进的质量管理标准),不仅能促进技术进步,打破国外贸易壁垒,扩大出口,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而且都能取得较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谓:“耕耘标准、播种质量、收获效益”。

[1] 张毅.试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J].中国商贸,2011(23).

[2] 周国兵.高标准铸成高质量[N].中国质量报,2005-12-28.

[3] 彭微香,姚勤.加强标准制定促进企业发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6).

[4] 王淑霞.论质量与标准的关系[J].大众标准化,2008(1).

[5] 中国矿业设备网.新兴铸管代表中国企业参与修订国际铸管标准[EB/OL].http://www.yjzhan.com/Tech_news/Detail/30702.Html/2007-04-10.

[6] 食品商务网,豆制品.中国标准有望成为国际标准[EB/OL].http://www.21food.cn/html/fg/192.htm/2003-09-11.

猜你喜欢
国际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化
质量鉴定中产品质量特性及重要度确认的重要性
中医舌诊术语英译国际标准探究
标准化简述
腐蚀控制领域3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出版
中国主导制定三项腐蚀控制国际标准发布
国际标准ISO 22992-2:2020正式发布
航天产品质量控制及提升方法研究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