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锐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樊 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共十七大发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中共十七大以来,党在推动文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更加准确,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
中共十七大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使用“文化软实力”概念,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提高国家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中共十七大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进一步部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称为“兴国之魂”。
十七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问题,首次将我国的文化发展道路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并将其基本内涵概括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中共十七大还把“和谐文化”、“文化权益”、“文化生产力”等概念写入大会报告。这一系列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的提出,进一步系统回答了新时期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发展路径和动力,文化建设要遵循的方针和原则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进一步指明了文化发展的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共十七大以来,我们党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个方面。通过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回答七个“怎么看”,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等理论热点问题,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新进展,做好《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出版发行和宣传推广工作,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编制了一批新教材并投入使用。
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方面,不断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和普及力度,推进学习型党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管用有效的学习制度。
在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方面,推进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活动,整体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红色旅游全面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广泛开展;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爱党爱国意识不断增强,向英雄学习的风气日益浓厚。
在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方面,加强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加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环境,广大青少年的道德素养日益提升;进一步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文化科技“三下乡”活动,推动“五个一工程”获奖文艺作品进院线、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全国“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活动影响深远,在全社会形成了学习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职能,重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
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区分,提出“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中共十七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并对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提出清晰的目标和任务。
中共十七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打破了长期束缚文化生产力的制度和体制藩篱。自2003年正式确定北京、上海等九地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以来,2006年决定在原有9个地区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2007年改革逐步向纵深拓展、向面上推开。2009年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后,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全面铺开阶段,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进展。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一个新亮点。经营性文化事业转企改制全面推进,截至2011年底,已有近1200家国有文艺院团、570余家国有出版社、1600多家报刊完成转企改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基本实行了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保留事业性质的文艺院团实行企业化管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发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6年,我国出台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十七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大财政投入。2010年,全国文化基建项目1198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90.07亿元,比2007年增长46.4%;建筑面积1243.46万平方米,比2007年增长140.8%;竣工项目5260个,竣工面积315.53万平方米,比2007年增长129.8%。“十一五”期间,国家安排了中央预算内投资39.48亿元,支持2.67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截至2011年底,需要中央补助投资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23748个 (不含黑龙江农垦项目)。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积极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具有便利性、基本性、均等性、普惠性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国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600多个,已建成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手段并用的广播电视网,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6.78%,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7.62%。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力度逐步加大。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全面推进。2011年底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2012年底前各级美术馆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文艺院团文化下乡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村和基层文化生活更加活跃。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趋于均等化。
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十六大首次在党的政治报告中把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相提并论。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提出“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并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出全面部署。
中共十七大以来,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企业规模实力快速提升。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逐步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群建设加快推进。各类文化产品交易平台日益健全,重大会展活动成功举办。多元化投资格局初步形成,所有制结构得到优化。演艺、娱乐、影视制作、新闻出版等传统产业快速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产业门类日益齐全。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据统计,2008年至2009年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文化产业仍继续增长,其消耗少、污染低、容纳就业多、附加值高等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4年的1.94%提高到2010年的2.75%。电影产业迅速增长,2011年我国生产近700部电影,电影票房超过130亿,其中国产电影票房连续8年超过进口影片,占据了票房的半壁江山。出版行业整合资源、改革体制,资产和产值双双过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已有江苏凤凰等4家,出版业的上市公司也从寥寥数家发展到目前的47家。文化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不断加大,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国际文化贸易逆差局面明显改观,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逆差逐步减少。
文化产品主要是指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产品。中共十七大以来,我们党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十七大在十六大提出“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的基础上,强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战略部署。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政策和措施。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作出新的部署。
国家通过设立繁荣文艺创作专项资金,开展文华奖、群星奖、百花奖、金鸡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一系列评奖活动,组织中国艺术节、全国性比赛、展演等具有导向性的艺术活动,不断加大对文艺创作的扶持和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锐意创新,文艺创作积极活跃,各个艺术门类百花竞放、异彩纷呈,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艺术精品脱颖而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更好地发挥了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保护文化遗产是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五年来,以《文物保护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基础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不断完善。2007年12月,我国《文物保护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正,与以往的文本相比,政策界定更为清晰严密,适应了不断变化的新情况。2011年2月,为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责任和义务,我国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根本依据,使经费投入、传承人扶持等得到有效保障,有力地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水平。
在文化立法逐步完善的同时,2007年开始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新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0多万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确定近56万个项目,收集了珍贵实物和资料达26万多件。国务院先后公布6批23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批1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目前,我国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双遗产共41处,总数居世界第三;28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数位列世界第一。重要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得到加强。生产性保护取得突破,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整体性保护不断推进,已设立1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广泛深入,社会各界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在经济领域明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各种文化之间加速影响和融合,文化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我国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在经济领域提出“走出去”战略不久,在文化领域也明确提出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加快实施文化产品‘走出去’战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要求“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在这一部署下,我国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形象和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目前,我国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海外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我国已在海外设立360多所孔子学院。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对外广播和影视在播出语种、播出时间和发射功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节目和频道在境外有效落地、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快速增长,在欧美国家的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正以文明、开放、包容的新形象,行进在中华文化世界展示的征途上。与此同时,有序地引进国外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丰富了我国群众的文化生活。
中共十七大以来,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其中,文化发展理念更加清晰,文化建设方向更加明确;“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覆盖了两个彼此互生互动的领域;“文化体制改革”是使这两大领域在制度和法规层面上得到重构的重要保证;文化产品是文化建设的最直接的可见成果;保护文化遗产是保持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文化“走出去”是根本任务和目标指向。上述方面构成紧密的逻辑关联,体现出我国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回顾历史,我们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文化发展道路,面向未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本文作者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副研究员 北京 100080)
(责任编辑 高远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