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曜
(中共中央党校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北京 海淀 100091)
文化软实力中的硬道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撮要
赵 曜
(中共中央党校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北京 海淀 100091)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加强人文文化、信仰文化、道德文化建设;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文化安全,实现文化强国。
文化;软实力;硬道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成为强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有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还要有文化、外交等软实力。与“发展是硬道理”一样,在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中,也有一些硬道理。
人文文化。这里所说的人文文化不是通常所说的“人文主义”、“人文精神”、“人文交流”,而是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人文学科,确切地说就是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简称文史哲。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国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历史和哲学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在文学方面,《诗经》、《楚辞》以及历代古文、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中的名篇名著等都是代表。文学作品,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够陶冶人们的心灵。在史学方面,中国是最重视历史著述,从未间断记述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中有正史也有野史。最具权威的当属《春秋》、《左传》、《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国史。历史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古人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哲学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理论思维的民族。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自然和社会一切现象的认识,只有上升到哲理的高度,才具有一种穿透力,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洗礼中,涌现了孔子、孟子、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那样足以使我们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把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文史哲鼎足而立、交相辉映的文化高峰。总括上述,人文文化是任何一种文化的基础,人文素质对每个人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文明素质关系极大,其作用决不亚于自然科学。因此,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必须大力加强人文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弘扬人文精神,在国家间进行人文交流和人文合作。
信仰文化。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信仰。没有信仰的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的文化。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信仰,就是儒家学说所提倡的“仁”。“仁”的内涵丰富,核心是人,“仁者爱人”。把这种信仰或基本价值理念再扩大一点,就是法典化了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五常”(仁、义、礼、智、信)。“三纲”是糟粕,应否定;“五常”是精华,要肯定。西方资本主义的信仰或基本价值理念,就是早期的自由、平等、博爱,当代的民主、自由、人权。社会主义信仰文化或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在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后,目前正在学术界讨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就是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共产主义,每个人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社会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曾向来访的美国记者斯诺说:1920年冬,“我第二次赴京期间,读了很多有关俄国情况的报道,并热心地搜寻当时为数不多的有关共产主义的中文文献。有三本书对我的影响尤其深刻,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旦接受了它,把它视为对历史的正确阐释,我就再也没有动摇。”[1]116这三本书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和毛泽东一样,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都是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树立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即理想信念的。邓小平指出:“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2]144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共产主义的总信仰是由不同历史时期无数个具体奋斗目标前后相互衔接的总和构成的,并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才能实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其实质和目的就是要强化信仰文化建设,以切实解决某些党员干部信仰迷失的问题。
道德文化。任何社会的安定与和谐,都需要用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来维系。法律是通过强制手段,道德是通过良心、信仰、舆论等非强制手段实现。道德是思想文化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以善恶为基本评价标准,目的是协调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中华民族是一个讲道德、具有传统美德的民族。儒家学说重社会,其伦理型哲学,更多地致力于人生道德的探讨,提出并论证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强调“和为贵”(孔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好人际关系,其实质就是伦理文化。我们党一贯重视道德文化建设。我国的道德文化建设包括两个不同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社会特有的道德文化。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全社会要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其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对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要提出更高的共产主义道德要求,其基本原则是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奋力开拓,勇于献身。第二个层次是共同道德文化,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四德”。针对当前我国在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决定》强调,我国的道德文化建设,应以职业道德为切入点,以官德为重点,“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廉政文化。廉政文化与道德文化紧密相联,从某种意义上说,廉政文化是道德文化在公职人员中的运用和体现。道德文化针对的是全社会所有成员,而廉政文化只是针对公职人员。廉政文化要求公职人员必须划清公与私的界限,清正廉洁,一心为公,不能假公济私,以权谋私,滥用公权力。廉洁是从政道德的底线。我们讲的腐败是和权力相联系的腐败。权力本身不是腐败,但权力能够滋生和诱发腐败,对权力的滥用,以权谋私则是腐败。我们为什么把党风和廉政相联系,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因为党风不正是腐败的温床。但是,也不能把二者划等号,因为前者要靠教育来解决,不能绳之以法,后者要靠法律解决。我们不能忽视党风建设,党风和社会风气出了问题,不是短期内能够恢复和解决的,它是一种能够致人于死的慢性病,会毁掉几代人。陈云把党风建设提到这样的高度:“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3]273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腐败问题,我们党坚持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但形势依然严峻,腐败问题并没有扼制住。它已经成为关系我们党生死存亡、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标本兼治腐败问题,标就是选好人,用好人,本就是采取对公权力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文化产业。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重点已从军事领域转向综合国力的较量。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较量,其中最深层次的是科技力、文化力和人才力。所谓文化力,是指渗透到物质产品中文化因素的作用。文化生产力则是指由西方国家开拓而后各国普遍采用的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文化产业有三大块:一块是新闻出版业,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和其他印刷品;第二块是电子传媒业,包括电影、电视剧、光盘、有线电视和广播等;第三块是旅游业,包括景点、住宿和接待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这几块文化产业都有跨越式的大发展,已成为出版大国、影视大国、旅游大国,大众文化消费旺盛,取得可观的经济收入,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论哪种文化产业都有一个坚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问题。但是,“知易行难”,在实践上往往是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现实是,我国的出版业出版的数量很多,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不多,够得上精品的就更少;影视业,对观众影响最大的电视连续剧,多数是既无害也无益、思想内容和表演艺术都很一般化的大路货,也还有一些粗俗化、庸俗化、低俗化的“次文化”,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能够给人以教育和美感的有一些,但不多;旅游业,景点门票价格过高,成为地方政府的“摇钱树”。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文化建设中切实解决。
文化安全。任何一个国家不仅存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国防安全的问题,也还有文化安全的问题。冷战结束以后,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的文化安全来自两方面的威胁。一方面是文化扩张主义。在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资本主义经营了几百年的殖民主义体系彻底崩溃,但西方国家的殖民主义立场并未改变,大肆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扩张、文化入侵和文化渗透。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后,西方各种学术思想和社会思潮铺天盖地、蜂拥而至,文坛轮流出现尼采热、萨特热、韦伯热、弗洛伊德热,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对西方学术思想,要辩证对待,优秀的批判吸收,不好的抵制化解。另一方面是文化霸权主义。上个世纪末,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它依仗其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和高科技成果,于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推行霸权主义的同时,竭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宣扬新自由主义和民主、自由、人权的所谓普世价值观,以及反映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冲突论”,目的是西化、分化中国。在文化扩张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下,一些人盲目崇洋崇美,洋名称、洋招牌满天飞,更有甚者,有人竟颠倒黑白,歪曲事实,竭力美化新老殖民主义者,胡说西方推行殖民主义促进了东方国家的现代化,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靠的是新自由主义。这种民族虚无主义和“西化论”,是丧失民族尊严和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畸形文化形态,是一种“瘫塌了民族脊梁的疲软文化”、畸形文化、混血儿文化。我们必须坚守“文化主权”,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抵制文化扩张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文化强国。我们党一贯重视文化建设。毛泽东早在1940年所写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在未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不仅要新政治、新经济,还要有新文化。他在1949年建国前夕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4]69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很大发展。后来由于“左”的干扰,文化建设出现了大倒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十二大、十四大两个六中全会作出两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其中就包括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深入研究这个问题需要搞清几个概念。一个是文明与文化的关系。文明和文化都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联系,具有物质和精神的两重属性。但是文明和文化又有区别:一是从起源看,文化早于文明,早在原始社会就有文化,而文明出现的标志是手工业的出现、国家的诞生和文字的发明与广泛使用,这是阶级社会以后的事;二是文明都是进步的和有积极意义的,而文化既有积极进步的又有消极落后的,如迷信、巫术也不失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三是文化不一定是成果,而文明必须表现为成果。另一个是精神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精神文明是一个没有伸缩余地的大概念,它既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又包括思想道德建设。而文化则是一个伸缩性很大的概念,有大、中、小之分。“小文化”是指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大文化”相当于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二者可以划等号。六中全会《决定》中的文化建设大体上属于“中文化”,它比“小文化”包括的内容多,但又不包括“大文化”中的教育和自然科学。当今世界,任何国家要成为强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都得强,缺少任何一项也不行。大国和强国是有区别的,大国的标志是人口多、国土面积大;强国的标志是各方面的实力强。有的国家是大国,但不是强国;有的国家是强国,但不是大国;有的国家既是大国又是强国。中国在人类历史的很长一个时期里既是大国又是强国,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但是从近代以后,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统治下,只是一个受人凌辱的表面上的大国。建国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逐步实现了政治强国、经济强国、军事强国的目标,但还不是文化强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都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一个长期积淀过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所出现的汉、唐时代的全盛时期,是和之前先秦时期诸子争鸣和众多文化巨人的一系列开创性与奠基性伟大著作的问世所带来的文化繁荣分不开的。同样,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欧所以能够率先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行工业革命与社会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也是和之前发生的“文艺复兴”,划破中世纪神学笼罩夜幕的科学黎明和“宗教改革”分不开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与繁荣。实现文化强国就要有文化上的“三自”。文化自觉是对文化价值的觉醒,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信心,文化自强是对文化强国的追求。我国只有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强大,才能成为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M].李方准,梁民,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Hard Principles in Cultural Soft Power:Excerpts on Building a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ZHAO Yao
(Colleg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Haidian,Beijing 100091)
In socialist cultural development,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building in humanities,beliefs,and moralities.We should develop the cultural industry,safeguard cultural security,and strengthen the nation with culture.
culture;soft power;hard principles
D17/D696
A
1674—0351(2012)05—0052—04
2012-07-20
赵曜(1932—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赵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