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乘光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新概括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的体会
邸乘光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51)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强调“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新概括。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胡锦涛;“7·23”重要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012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7·23’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精辟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既为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定下了基调,也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发展图景进行规划,是一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胡锦涛总书记的“7·23”重要讲话有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概括,其中强调“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新概括。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7·23”重要讲话,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1]可以肯定地说,这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的概括,既是富有新意的,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的概括之所以富有新意,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以前不曾有过。首先是理论界不曾有过这样的概括。我们知道,自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3这一当代中国的历史主题之后,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的探讨就开始了,而且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既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来探讨其“中国特色”的,也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方面、道路方面和制度方面来探讨其“中国特色”的,同时也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上来探讨其“中国特色”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的概括当然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还没有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全面而系统地概括为“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四个方面。
再就是中央领导集体也不曾有过这样的概括。邓小平及以其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江泽民及以其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都有过或直接或间接的论述,但也都没有将其全面而系统地概括为以上“四个特色”。胡锦涛及以其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也有过或直接或间接的论述,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不仅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进一步强调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3]9,26这里虽然突出强调了“中国特色”,并且明确提出了“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但其所强调的“中国特色”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所提出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则只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而不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单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而言,这里提出的也只有“三个特色”而不是“四个特色”。所以说“7·23”重要讲话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的概括是富有新意的,是一个新概括。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的概括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是从理论上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内涵的“中国特色”,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从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已经34年了,这说明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30多年了;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到现在也已经30年了,这说明我们正式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已经讲了30年了。30多年来,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不懈地进行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并且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包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包括我们的党员和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的认识和理解,并不是完全清醒和正确的。这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程度有关,也与我们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不深入、不精准、不到位有关。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这两大要素有机构成的。如果不能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就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如果只是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但却未能科学地揭示“中国特色”的内涵,我们也就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有很多群众包括一些党员干部感觉不是太理解。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把有些讲不清、道不明的东西,都说成是“中国特色”,以至有“‘中国特色’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之说。现在,胡锦涛的“7·23”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从而科学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的基本内涵。这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必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另一方面,是从实践上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为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方向。胡锦涛在“7·23”重要讲话中强调,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里实际上就围绕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我们提出了两个方面的任务:
首先,是要加强和深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包括对中国特色的研究。因为要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首先就必须从理论上认识和把握这些特色。同时,“7·23”重要讲话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只是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这四个方面的特色,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四个特色”究竟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这还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阐释的。加强和深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包括对中国特色的研究,当然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即指导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指导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次,是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者说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且还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更鲜明、更丰富。这实际上也就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多种形态存在的,是多种形态的统一体。在其多种存在形态中,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抑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设,都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实践形态。如果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统统都是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内在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形成和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指导和规范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接受和得到检验。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存在形态中,以及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无不深刻体现着鲜明实践特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创造,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属于不同的形态,但却有其共同的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历史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是怎么来的?概括地说,它既是源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源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需要。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我们党在执政以后、特别是在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首要的基本的实践问题。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16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分析中创立了自己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并且开始了在科学社会主义旗帜下的社会主义运动。苏联是第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他们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一整套体制模式。长期以来,这些观点和模式被认为是完全正确和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似乎就应该是苏联这个样子。事实上,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2]139中国在建国初期,也曾“照搬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2]261再加上我们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和工作上的失误,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以至发生了像“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使我们的党、国家、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如何根据国际国内条件的变化和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就成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及社会主义兴衰的一个重大课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人民群众积极探索的实践中,从邓小平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提出“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4]163到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命题,从而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确立了科学主题,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确立了历史主题。此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探索和实践的结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从事的事业,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形成和确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在这30多年,我们锐意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拓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设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现实的依据。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就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而言,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和概括了10条(即“10个结合”),这就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3]8这“10 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和现实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是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更重要的则是要用来指导和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正确性、科学性、可行性,也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接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经过3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党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尤其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30多年的伟大成就,为党、国家和人民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30多年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局面和新成就,不仅使我们从我国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中,而且也使我们从国际观察的横向比较中深刻地认识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完全正确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而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既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更没有科学的模式可以照搬,只能从本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想结合,独立自主地进行自己的探索,在实践中走出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于实践,离不开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不断丰富其实践特色。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前已述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多种形态存在的,是多种形态的统一体。在其多种存在形态中,就包括了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理论特色,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本身就包含着一种理论形态,而且是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这个科学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不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无从谈起,就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不可能会有今天这样的辉煌成就,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首先就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一种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首先表现为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郑重地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党的七大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郑重地写到自己的旗帜上,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正确认识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而是更加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2]369丢了,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没有了来由和方向。当然,“老祖宗不能丢”,并不是要把他们的理论当做教条,而是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以其为指导,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而是要坚持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即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把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这样的原则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辟和拓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创设和完善的。
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的,而且它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一样,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集中体现在它对当代中国及世界相关问题的解答中,反映在它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也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主题,明确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历史使命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运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当今时代主题作出的判断及对世界发展趋势作出的分析,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视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的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理论观点,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理论;等等。
当然,不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完全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三位一体的整体发展。在这三者中,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表达,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体现。[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还表现在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方面。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的党,同时也是一个勇于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实现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进行各方面的拨乱反正,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吹响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面对世纪之交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贡献。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实际出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同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这个理论形成更为完善的科学体系。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基本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还表现在始终保持理论形态上的一脉相承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中全党智慧,相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没有丢“老祖宗”,没有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而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在这一总的判断中,还包含着这样一些具体的判断:(1)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篇”,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篇”,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3)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说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它们有着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着共同的理论品格——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脉相承,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含三大理论成果之间一脉相承的传承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特色。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这样的理论特色,这就决定了: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那么,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进程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从而呈现出一个个阶段性特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肯定也要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必须不断丰富其实践特色,而且必须不断丰富其理论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继续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既要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各种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理论说明和阐释,又要把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并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即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然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就必然地会带有中国特色,带有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列宁曾经明确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7]163这个“特点”也就是本国特色、民族特色。在“走向社会主义”的具体“走法”上是如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在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上也是如此。这是因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不仅都有自己特殊的基本国情,而且还具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格,以及由民族的传统文化所铸造的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心理意识和价值标准。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时就走了与苏联不同的道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上肯定也要有自己不同的走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而在“中国具体的实际”中,除了我们通常所一再强调的客观存在的实际——基本国情(包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之外,其实还有一个社会意识的实际,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格的实际。正是这些方面实际,共同决定着和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
一方面,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主要体现为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了适合中国实际、富有民族特色的理论表达和实践转换。例如: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把生产资料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视为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特征。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8]286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9]693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被转换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呈多层次分布的客观要求。在分配制度上,马克思根据未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认为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这一基本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被转换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以此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在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上,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实行的是产品经济,商品和货币将从社会上消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则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得到了结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政权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只存在于从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后,国家将消亡。列宁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认为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国家正在消亡,但还没有完全消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将存在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同时将无产阶级专政表述为“人民民主专政”,更加鲜明地凸现出人民在国家政权中当家作主的地位,表明政权具有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的职能和政权的民主性质,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在社会意识形态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8]292这表明在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必然是社会的统治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党的十七大又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等等。所有这些,根本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
另一方面,由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格所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主要体现为在中国社会主义中融入了进步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言表述上也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这主要包括:(1)把爱国主义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使其成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实现了有机的统一。爱国主义强化着人们对强国富民的追求,并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支撑。艰苦创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这种精神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把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融为一体,使其成为社会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重和谐,讲信修睦,主张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天人合一、协和万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这些思想精华,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特征,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继承和弘扬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并使这些思想精华与现代文明相承接,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都包含着对这些思想精华的继承和发展。(3)在语言表述上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使其能够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易于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表现形式必然要带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民族风格。例如,我们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来概括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用建设“小康社会”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奋斗目标;用“社会和谐”来引导社会建设和社会进步,等等,都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所表现出的民族特色。[10]
马克思主义(包括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应时而生,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这种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之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同样是应时而生、因时而变、与时俱进的,亦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紧紧抓住时代的本质特征,不断回答和深化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既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新的时代内容,更使社会主义中国融入了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设和确立的过程,深刻地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时代的新变化和新发展,自觉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引领时代潮流的一面旗帜。
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发展。认清当今时代的主题,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色形成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色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洞察变化了的国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明确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极为重要的科学论断,这是我们确立对内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正是基于对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另一方面又始终紧紧抓住有利时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基于对时代主题的科学认识,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制定了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方针。邓小平强调,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方面来,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我们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我们从80年代的第一年开始,就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决不允许再分散精力。
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格局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是基于这样的科学判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坚持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内外政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时代的主题没有变,但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天下仍很不太平。有鉴于此,对内,我们将继续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对外,我们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进一步强调: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又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顺之”即顺应时代潮流,也就是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时代的精神。适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时代特色。
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既要求我们要鼓励竞争、奋发进取、敢为人先、推动创新,同时也要求我们要包容多样、和谐合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开创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无论是在经济和政治领域,还是在文化和社会领域,都在努力地去适应这样的时代要求;30多年来,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所以取得了辉煌成就,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我们适应了这样的时代要求。
适应时代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时代精神。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至于究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这里且不作探究。但有一点是形成了共识的,就是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因此,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改革创新精神。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最能体现改革创新这一时代精神之核心的。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与创新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改革需要创新,创新在本质上就是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道路需要在创新中开拓,理论需要在创新中发展,制度需要在创新中完善,实践需要在创新中推进。
所以,邓小平强调,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江泽民强调,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胡锦涛强调,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在“7·23”重要讲话中,他强调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创新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创新实践中开辟和拓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创新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在改革创新实践中创设和确立的。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还表现在它的伟大目标和功能意义上,即走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发展。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赶上时代”的伟大目标;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进步性、开放性、创新性,使其具有了引领时代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引领时代发展,首先必须走在时代前列;而要走在时代前列,首先则必须“赶上时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即明确提出和确立了“赶上时代”的目标。“我们要赶上时代”——这一目标是由邓小平提出和确立并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始终坚持的。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既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又把目光投向世界,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置于世界的大环境、大坐标中加以考察,以确定中国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赶上时代”,就是邓小平所确立的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现在世界突飞猛进地发展,科技领域更是如此,中国有句老话叫‘日新月异’,真是这种情况。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2]242为了赶上时代,邓小平特别强调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他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274的重要论断,并反复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4]40;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35等等。他确信,经过努力,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集中全党的智慧,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为了使我们国家尽快“赶上时代”。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同时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同样是为了实现“赶上时代”的目标。
从改革开放前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和改革后我们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前后这两种状态的纵向比较中,使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完全正确的。同时也使我们从国际观察和横向比较中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正是在此基础上,党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展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其成果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仅使之具有了科学性、进步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基本特点,更使之具有了引领时代发展的功能和意义。其引领时代发展的功能和意义首先当然是就中国而言的,即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对世界也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即具有世界历史意义。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方面的引领作用和意义,必将得到愈益充分的显现。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07-24(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5).
[6]邸乘光.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首要历史经验[J].聊城大学学报,2012(4).
[7]列宁全集:第28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5).
A New Condensation of the“Characteristics”i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ers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7·23”Talk by General Secretary Hu Jintao
DI Chengguang
(Center fo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hu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Hefei,Anhui 230051)
When addressing the opening session of the workshop for ministerial officials and provincial heads,Hu Jintao emphasizes from the political altitude of adhering to and develop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at we“must continuously enri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e,of theory,of the nation,and of the times i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hich is a new condensation of the“characteristics”i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omprehending the“four characteristics”i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us to further understand and grasp,and therefore to steadily adhere to and develop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u Jintao;“7·23”talk;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ractical characteristic;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national characteristic;times characteristic
D616
A
1674—0351(2012)05—0041—11
2012-08-24
邸乘光(1954— ),男,安徽亳州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责任编辑张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