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012-01-27 23:38朱康有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道路建设文化

□朱康有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北京 100091)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朱康有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北京 1000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艰难实践抉择与自觉理论探索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依靠力量、科学发展路径、改革创新动力,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该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方面进行不懈努力。

文化强国;文化软实力;文化安全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贯穿始终的鲜明主题,也是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决定》对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部署,为文化改革发展“该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指明了战略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政治发展道路、和谐社会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及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历史与现实高度,综合世情国情,艰难实践抉择与自觉理论探索的结果。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发展道路的抉择。我们的文化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但在进入现代化的历史上,我们是一个后发国家。如何选择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现代化中的文化抉择实质上是现代化的深层难题,也是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条主线。百余年来,中华民族在一个个政治精英集团的带动下,逐步走上了由发展器物层面到改革政治体制,再到变革制度与文化体系的艰难探索之路。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国由科技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民族自觉渐次进入到一个更深层次的文化现代化自觉的新阶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思潮进行了大辩论,社会主义逐渐被更多的人接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选择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选择,越出了单纯的文化范围,被赋予了代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意义。毛泽东在回顾中国近代百年历史时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70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只有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根本解决了中国社会政治问题的基础上,以先进理论为引导,唤起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伟大觉醒,最终突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民族复兴之梦日渐清晰,中华文化的振兴终于有了现实可能。之后,新民主主义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在世界强国之林中的地位;社会主义文化又让中国走上了强国富民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建设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生产力时期,其显著的标志就是文化力的作用日益巨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政策看作是发展政策的基本组成部分,强调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并进而提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术语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正是在世界文化发展大势这一时代要求和背景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中,文化逐渐成为产业、进入市场并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清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文化的全面发展启动社会的变革进程,这是一条具有持久内在动力和后劲的道路。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

党的领导人的一系列论述,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基本精神,鲜明体现了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重大决策。

早在革命年代,毛泽东就明确把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把中国变为一个“文明先进的国家”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具体来讲,一是指出“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具有重大作用,文化战线、文化运动、“文化的军队”对于战胜敌人具有重大作用,发展文化教育、建设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在新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二是在论述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关系中,号召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三是提出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学术文化的重要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发展方法。这些重要论述,奠定了我国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在总结以往文化建设经验教训、启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时候,邓小平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社会主义的文化科学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得快,“这才称得起社会主义”。具体来说,一是创造性地提出并使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范畴,指出两个文明都搞好,两手都要硬,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是对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政治服务”的方向进行调整,提出了“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提出文化建设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三是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改革开放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些重要论述,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

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江泽民着眼于文化建设新的形势,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强调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推进改革,越需要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是根据文化与经济和政治深入交融的发展趋势,作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新论断,把先进文化纳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认为建设先进文化与发展先进生产力,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二是提出理论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三是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倡导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些重要论述,继续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文化建设更加具体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进而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一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二是提出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着力破解文化改革发展难题,不懈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规律,从理论上探索出一条符合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党的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尽管表述不同,不同时期关注的重大问题也不尽相同,但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他们总是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高度,强调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突出作用,坚持文化建设的指导方向和群众立场,及时地把对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和基本要求的认识转化为党的文化方针和政策。[1]这些重要论述,抓住了文化领域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根本,抓住了文化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抓住了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重大原则,对于增进和丰富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开辟文化事业的辉煌未来具有重大意义。

十六大以来进行的文化领域一系列改革,从实践层面讲,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创造和培育了良好的文化发展体制和机制,理顺了政府、市场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从理论层面看,确立了文化的“生产力”基础性地位和“软实力”的战略功能,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提升了人们对于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以此为标志,我国社会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空前高涨,对文化的认识由此上升到新高度,展现了一条迈向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灵魂。文化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要素,即核心价值观。它给整个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是非、善恶、美丑、真伪、好坏的判断标准,并通过社会教育使其内化为整个民族的正义感、羞耻感、审美感、是非感和责任感,从而有效塑造国民的健全人格,使民族精神得以延续传承、不断深化升华。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没有价值体系的强劲确立,文化便缺乏力量,便没有文化大国,也没有文化强国。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需要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任务。

采用文献[27]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剂法对20%vol和72%vol红枣白兰地的致浊物进行定性分析,实验结果,均呈现明显的蓝色斑点。表明致浊物中含有酚类物质,所得结果与红外吸收光谱相吻合。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力量。文化发展,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是文化兴盛的可靠保证。追溯文化的起源,无论是作为观念形态的价值理念、道德情操,还是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都源自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历史充分表明,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精品力作要靠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社会主义文化,是群众共建共享的文化。那种认为文化是少数人把玩、少数人享用的观点,同社会主义文化观是完全背离的。在文化建设上,就要开辟渠道、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及时总结提炼和积极推广源于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样式,把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挖掘出来、释放出来。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不否认专门人才的作用和贡献。无论是文化元素的升华提炼,文化潮流的引领带动,还是文化艺术的再创造再发展,都离不开专门的文化人才。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大厦,必然要有一批大师和大家来支撑;一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必然要有一批泰斗和巨匠来代表;一个国家文化的繁荣兴盛,必然要有一批领军人物来领衔。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就要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名家、文化大师和各领域领军人物,培养一支富有开拓精神、善于创新创造的文化人才队伍。

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路径。“科学发展”主要解决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和方法。从当前情况看,我们在文化布局、文化结构、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所以,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文化领域同样也需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只有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树立长远眼光、系统思维,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布局、优化结构、优化配置,才能增强文化发展的后劲、提高文化发展的效益。

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动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制胜之道。古往今来,没有不开拓、不创新、不突破而能成为文化强国的特例。只有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才能在交流交融中开创出一种“外之既合于世界之潮流,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今文化发展,创意制胜、内容为王。只有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才能在发展水平上胜人一筹。所以,应当把创新作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对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进行创造性的开掘和利用,提高创意含量和竞争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终目标是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开拓与展望

展望未来,我们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应当沿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奋发开拓进取。

(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及软实力是国家现代化的左膀右臂,是承载国家综合国力的两个车轮。全球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运用文化战略去配合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认识到文化软实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硬实力”的合法性、感召力和影响力。这里主要从国际层面谈谈增强与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

消解和平发展道路上的认同难题。中国在21世纪的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国家的“和平发展”,但在中国物质实力获得前所未有快速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加的猜疑、顾忌、恐惧,“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其根本原因在于,由于自然、历史、人文环境的不同而造成的文化差异,由此产生的对中国文化的曲解、误解等不支持不认同现象,已经构成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上的严重困境。如何从文化角度来消解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和担心,缓解和破除中国文化的国际认同困境,是成功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变量。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就要注意构建和平发展的文化战略道路,不仅要有“硬权力”的储备,还要具有文化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通过恰当的文化战略来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在“软权力”的发展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适时拓展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疆域。只有当一种文化广泛传播时,软实力才会产生越来越强大的力量,传播得越广,潜在的软实力就可能越大。由于文化具有可交流性和可传播性,世界大国就能够利用其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自觉或不自觉地建立起远远超出其本土和周边地区的更为广泛的文化疆域。文化战略疆域的拓展,并非总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产物,其实质是大国强大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客观反映。中国的和平发展自然包含着文化疆域的拓展问题。应采取积极而非被动的战略策略,推动中国文化产品、文化理念走出国门。在让世界尊重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同时,在让世界尊重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之时,也要尊重并倾听今天中国文化发展的态度和关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稳步推进和平发展中的文明复兴。中国和平发展与中华文明复兴是同一过程不同侧面的体现,两者相伴而生。胡锦涛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所以,当代中国不应当仅仅是五千年华夏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同时也应当是华夏文明对于当今和未来世界文化发展道路新的开拓者和创造性文化成果的提供者、新文化资源的涵养者,对于人类文明应当作出新的贡献,能够在国际文化事务和世界文化发展中拥有应有的发言权。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和平发展与中华文明复兴是同一过程,中国发展将具有文明史意义。文明复兴有助于重塑中国的大国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基础,从而为中国发展提供精神支持。

(二)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

文化的原创力是根本,否则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将流于形式,而文化传播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能力是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来自发达国家富有新意的令人惊叹的文化产品、营销和服务形成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相比之下,我们在文化产业化发展方面还缺乏创新能力。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这里主要谈一下激发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内容上的发展创新。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文化内容创新需要用心灵来培育呵护。文化建设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与盖大楼、修高速公路不一样,不是三年五年能见效的,如果没有长期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大的飞跃。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经典名篇、文化名家大师,都是在人类文化长期积淀和接力推进中问世和诞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出现的。这方面我们吃过苦头。以前由于没有处理好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忽视精神文化领域的发展规律,片面强调主观能动作用,如建国后有一段时间像搞政治运动一样发动文艺“大跃进”,严重违背了艺术生产的规律,于文化事业的发展危害极大。现在又要防止把文化单纯当作经济、当作产业来抓,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原创力来自其个性、素养、底蕴。没有原创力,只能模仿别的文化,必然走向停滞,导致文化内容的空心化。需要指出的是,精神文化领域的创新,往往凝聚了独特的“高峰体验”式的创造活动,尊重这种个性发挥的文化机理,就是尊重精神领域的创造规律。

锻造提升文化品质。文化内容创新需要以品质来保证优秀。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内在素养的深层建构、积淀与发挥,包括知识、智力、思想、信仰、意志、品德、情感、技能、情操等方面。其中核心的价值观是根本的标准,决定着人的爱憎取舍,决定着道德价值模式、是非善恶等意识。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有品质的文化,能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积极向上的文化,才能成为进步的基点;成色不足、品质低劣的文化,使人堕落,往往是心灵的枷锁、进步的桎梏。当前,一定程度上出现的社会信用危机,与文化的价值引导不足有密切关系。“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路途上,如何提升文化品质,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考题。既然是精神深层领域的建设,那就不只是唱歌跳舞、雕塑景观等浅层的文化表现形式,更应注重深层次的哲学社会科学等理性文化基础建设。

弘扬“古今中外”法。文化内容创新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古今中外”法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一次讲话中提出来的,又叫“历史主义的方法”。所谓“古今”,就是从时间的角度把文化及其传统看作是历史地发展着的;所谓“中外”,就是从空间的角度正确处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在马克思主义这一当代最先进、最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有机地综合起来,达到浑融无别的境界。徐特立曾经通俗地介绍过这一方法,他说:“古今中外法,把古今结合,中外结合,变为我的。象吃牛肉也好,吃狗肉也好,吃下去了,把它变为我的肉,这就对了,绝不是说吃了狗肉我就变成了狗肉。”[2]P89

(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不光要增强实力、创建新内容,还要会“维护”。早在2004年,中央已把国家的文化安全列为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并列的国家的重大问题来安排和部署。十七届六中全会几次提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示我们要从国家文化发展的全局来认识这一问题。

维护文化多样性。文化生态,如同生物多样性维持着生物的平衡和生命的延续,文化多样性维系着人类的文明绵延。反之,如同物种基因单一化造成物种的退化,文化单一化将使人类的创造力衰竭,使文化的发展道路变得狭窄。任何民族文化都是该民族生产、交往及各种实践活动长期发展、不断积淀的结果,是该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因此,世界文化大会的宣言指出,每一种文化都有必须得到尊重和维护的尊严和价值。在经济全球化中,西方国家实质上还把文化做为一种可操作的政治资源,为实现西方的战略利益提供依据,寻求其霸权主义行为的合法性,使其新殖民主义通过文化途径获得道义和法律依据,运用文化的力量来影响和制约世界事务及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事务。我们一方面应在适当时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市场手段保护自身文化市场和文化利益,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世界文化新秩序,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将文化安全的维护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相混淆,避免因简单而盲目的自我封闭而排斥一切异质文化的可取之处。

强化文化认同性。文化认同始终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黏合剂”,是培育社会成员国家统一意识的深层基础,是一种更为基础性、稳定性、深层次的战略要素。文化认同的削弱将导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弱化。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文化认同,这种文化的价值意识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稳定性、内聚性、亲和性和排异性均十分明显,一旦确立,便会对民族性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在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持久统一中,文化认同始终是政治家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战略主题。《周易》早就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认知,西晋文学家束晳提出过“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治国方略,清代诗人龚自珍发出了“灭人之国者,必先去其史”的警告,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注重“文化立国”的历史传统,为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纵观历史,当统一的阻力重重之时,文化认同的力量更能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增强国际话语权。民族话语权,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信息交流过程中自主传播本民族文化信息的权利。丧失话语权,只能做文化的看客和观众,任凭别人的误读、歪曲、丑化,除了保持缄默以外无任何作为。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指出,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谁能让自己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进入受传者的头脑,谁就会成为网络道路上的霸主,赢得最后的胜利。因此,我们的文化安全战略的建构应当是一个积极的主动性的国家文化建设战略,即要从总体思路上明确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设计与路径选择,积极主动地妥善回应外部关切。

总之,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要素中,文化由于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民族得以传承、国家得以维系的精神支柱,因而成为深层次的国家安全。建设强大国防,维护国家安全,既要筑牢有形的“钢铁长城”,更需要筑牢无形的“心理长城”。

[1]陈晋.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文化建设的——学习《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的体会[N].人民日报,2012-02-27.

[2]徐特立.徐特立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ZHU Kang-you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Marxism,PLA University of National Defense,Beijing 100091,China)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result of Chinese communists’arduous practical choice and self- conscious theoretical exploration.Core value,mass people as force of reliance,path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and drives of reform and innovation disclos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different aspects.To build a powerful country in culture,we should work hard in improving our soft power in culture,stimulating our productivity in cultural creation,and maintaining the cultural security of our country.

powerful country in culture;soft power in culture,cultural security

G120

A

1674-0599(2012)03-0023-06

2012-03-25

朱康有(1967—),男,山西平陆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

(责任编辑:朱文鸿)

猜你喜欢
道路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