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 琦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市 300180
继汶川、玉树地震之后,我国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进入全面建设与完善的关键时期。作为中国地震局职工,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总结回顾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发展的过程,特别是积极总结在汶川、玉树地震发生后应急救援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发现问题、找出不足,逐步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体系,使其能与日本等发达国家应急救援救灾理念、技术装备以及管理体制接轨。
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根本在于法制建设,其核心在于指挥机构。现在,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应该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日益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体系以及制度规范,理顺并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将实体化的组织指挥机构建设作为重点,不断增强地震应急救援协调联动能力以及统一指挥能力。
应该针对地震以后极易引发多种次生灾害这一复杂局面,尽快对《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作出修订,从运行机制、应急准备、协调联动、指挥体系、抢险救灾、资源共享、恢复重建等进行全面的完善,以实现从根本上确保不同部门、多种救援力量能够依据法规进行明确分工,从而形成“反应灵敏、指挥统一、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功能齐全”的应急救援体制,[1]大幅度提高我国地震应急救援的能力。
应该尽快完成各种级别、不同类型的地震应急预案建设,对此应确保预案具备针对性、科学性以及协同性,并将对地震灾害的分类应急作为重点进行建设、完善。应该遵循上下贯通、前后一致、左右协调的基本原则,做好各种级别、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的无缝链接,使其具备可操作性以及实战性。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逐步建立并完善地震应急预案的评估、督查、备案等制度。
现在,在我国各级政府基本都已成立了应急办公室,但还应该以法律的形式对其在地震应急救援时的统一指挥协调所具有的权利进行明确与责任予以落实,逐步建立并完善相匹配的应急指挥技术平台,建立灾害数据库,搜集整理行政区划相关资料、应用先进的通信手段以及成立地震应急专家咨询团队,做到在最短的时间能够为政府提供咨询,并为政府的救灾决策提供可行性方案,同时还应该有效组织不同救援力量确保应急救援协调统一。
我局所具有的地震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的作用必须得以发挥,各成员单位以及不同救援力量之间应该做到相互支援,紧密合作,相关部门应该主动为它们提供业务技术支持。[2]可以说这是如今我国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可以实施的非常贴合实际的路径。
地震应急救援中骨干力量肯定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救援队伍。为了满足日后不同复杂情况下的地震应急救援需要,应该进一步加强地震专业救援力量的建设,并对各类不同灾害救援资源进行整合,同时还应该加强研发地震救灾技术装备、配置以及注重救援技能的演练,逐步建立彼此支援协同作战的互动体系,全方位建设地震应急救援体系。
由国家层面到基层政府以及各重点监视防御区都应该新建或者扩建当前地震应急救援队伍,不断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援点展开能力以及救援覆盖率,与此同时,还应该逐步完善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省市之间的地震应急救援协作机制,参考我国军队预备役模式,建立由退役地震救援队员组成的预备救援队,成为重要的地震应急专业救援后备力量。
应该整合不同救援资源,将消防、矿山、水利、林业、航运以及石化等各个行业的专职救援力量吸纳编入地震应急救援体系之中,进一步加强对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专业的日常训练,并建立地震应急救援各行业部门的支援合作机制。更为关键的是要积极借助人民军队、民兵、武警等力量,发挥他们在地震应急救援中的巨大作用,并给予配备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对其领导干部应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基本技能培训,使这些救援力量能在震时充分发挥应急救援效能。
应该尽快研发或者引进先进的地震应急救援设备,分批次、分阶段装备各应急救援队伍,特别是直升机等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必须得到进一步加强。[3]与此同时,还应该新建或扩建现有地震应急救援实训基地,轮流培训各救援人员,并将有效应对山区、高原、病毒环境以及核泄漏等特殊环境作为应急演练的重点来抓,以适应当前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化、高难度的需要。
应该首先明确地震应急救援相关部门的权责,建立有效机制,将中小学生作为宣传教育的突破口,积极开展地震应急救援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活动。[4]利用各种社会渠道与资源,加强宣传,实现地震应急救援知识家喻户晓。同时,还可以利用“5.12全国防灾日”每年进行全民防灾演习,不断提升全民的地震应急救援意识以及自救互救能力。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多种志愿者队伍,对于地震应急救援可以依托志愿者协会、红十字会、共青团等组织,积极招募并成立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立由政府支持、社会化运作的地震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志愿者在宣传教育、应急救援中的积极作用。
首先应在地震群测群防网络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通信手段,不断提高我国震情、灾情等信息的获取和速报能力,完善信息速报系统。[5]此外在大中城市及重要工程基地要加快建立地震早期预警系统、地震报台网络等。与此同时更要增强地震应急决策技术支持功能。大力发展空中侦查技术,充分利用卫星系统、红外、遥感等技术加大灾情信息的全面获取能力。通过以上技术、信息系统的改进,就能及时、准确获取震区的动态信息,并能在最短时间内提供应准确、可靠的急决策方案,从而提高地震的防御及救援能力。
应该进一步加强卫星移动应急通信系统建设,实现天地一体地震应急救援通信的自动转接还要加强无线通信网络基站的所具有的抗震能力,积极推进呼叫救援网络、手机震灾速报,确保各部门及时沟通,了解实时信息,为救援工作提供通信保障。
[1]刘在涛,李洋.通过玉树地震解析中国地震应急响应机制[J].中国应急救援,2010(5)
[2]邓民宽.玉树地震灾害与应急救援[J].中国应急管理,2010(9)
[3]王万富.积极促进吉林省地震应急体系建设满足社会需求[J].政策研究(中国地震局),2008(3)
[4]郭伟.汶川特大地震应急管理实践与巨灾应对基本理念更新[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3)
[5]王公学.国内外志愿服务组织概况及建立地震应急志愿者组织的设想[J].政策研究(中国地震局),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