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软实力构建视域中的图书馆建设

2012-01-27 16:11孙凤玲夏海燕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3期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建设

孙凤玲 夏海燕

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北京 100081

国家软实力构建视域中的图书馆建设

孙凤玲 夏海燕

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北京 100081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工作中,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里,文化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国家软实力的社会大环境下,图书馆应加强建设力度,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维护文化安全、丰富社会生活等,这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表现,也是这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国家软实力;图书馆;图书馆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文化战略新思路,文化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图书馆作为收集、储存、整理、传播、交流文化成果的社会文化服务机构,与人类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图书馆肩负着为社会提供精神支柱、思想基础和智力支撑的历史使命。图书馆的发展水平不仅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而且对这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影响。本文在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大环境下,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四个因素,探讨影响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因素,论述了图书馆建设是提升国家软实力重中之重。

1.影响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因素

图书馆的建设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要探讨图书馆的建设,就必须了解影响图书馆建设的因素。很多因素都会对图书馆的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最主要的如经济发展、政治环境、文化教育、社会氛围等,它们构建了图书馆发展的基本环境,与图书馆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1.1 经济建设:图书馆的发展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首先,图书馆的发展依赖于社会提供资金和物力保障,因此,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它对图书馆的投入量;其次,经济生活的活跃程度决定着它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经济生活越是活跃,信息需求量越大,就越可能刺激图书馆的发展;第三,经济发展水平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教育水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需求量。

1.2 政治建设:在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过程中, 政府负有两方面的责任, 一是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价值定位的责任, 一是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的责任。在价值定位上, 政府应该认识到: 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是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基本方式, 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制度保障上, 政府应负有制度供给和制度实施的责任。制度供给的核心内容是制定图书馆法,制度实施的责任, 主要包括经费保障的责任和普及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责任。

1.3 文化建设:图书馆工作就是利用图书馆这块文化基础阵地实施宣传先进文化, 为人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成果, 让人们在享受精神成果中净化自己的灵魂, 提高自己的素质。图书馆几乎包括所有的学科专业知识及各种水平、各种深度的读物。因此, 它能满足各种专业、各种职业、各种学历、各种文化程度的读者的需要。传播先进文化, 使国民在享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的同时, 陶冶情操,使精神得到升华。先进文化知识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 引导国民的精神消费,满足国民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 调节国民的情感和心理,促进国民人格、意志、品格完善, 形成积极、健康、包容、宽容的心态, 为社会营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

1.4 社会建设: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等。同样也决定着社会成员对图书馆这一机构或服务的态度。在面临闲暇时间的竞争时,社会环境将决定着大多数成员对娱乐方式,如阅读、看电视、打牌等的选择。在图书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上,谢拉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论断在今天依然精辟中肯,“图书馆是一个社会部门,在社会中起着媒介作用。它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社会是图书馆的支柱,反过来,图书馆必须满足社会要求并对其负有责任。因此,要了解图书馆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首先必须了解社会性质本身以及支配这个社会的文化和价值体系。”

2.国家软实力构建视域中的图书馆建设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大众文化需求的日益发展,图书馆发展成为了一个固定场所与网络空间并存、自身文献信息与网上文献信息共享,既开展传统文献服务又组织文化休闲活动的兼有公益性、经济性、学术性和文化休闲性的社会文化中心。在当前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大环境下,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需求不断提高;中央提出把文化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为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些都为图书馆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空间,创造了难得的机会。图书馆应抓住机遇,从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图书馆的建设。

2.1 满足经济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2.1.1 提供信息服务:当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取决于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进一步确立将图书馆建设成为现代信息中心的观念。只有实现由封闭的、单一的藏书楼向多功能的、开放性的、产业化的现代信息中心转变,才能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效性,也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在知识经济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2.1.2 寻求均衡发展:在图书馆的地区发展上,要随时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中的经济格局。以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为先导,并借此带动全国各地其他图书馆的发展以早日实现全国图书馆建设的同步发展,力促尚未走上信息化道路的图书馆实现信息化,寻求图书馆的均衡发展,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需求。比如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的手拉手活动,送书下乡等活动。

2.1.3 创新服务体系:当前中央提出要建设自主创新国家,强调“科技创新”。图书馆的工作方针也应该有所调整,积极配合。图书馆不仅仅是在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信息的收集、整理、利用,它还与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即国家创新体系紧密相关,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加强各种类型、各个层次图书馆之间的分工与协作,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提供信息支持,突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2.2 依托良好的政治环境,增加图书馆活力:

2.2.1 政府为主,增加投入:国家图书馆副馆长詹福瑞认为:“越是危机时刻越需要文化。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今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该起到为民众提升信心的作用,也可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能因为文化是软实力,就把它看成是‘软组织’,对它‘软投入’、‘软重视’。各级政府要对文化高度重视,不能因为遇到国际金融危机就减少对文化的投入。只有重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大力推进文化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让城乡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才能使经济得到发展。”在国家加强公共图书馆投入的同时,大力动员社会力量对图书馆事业给以支持和赞助。还要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渠道筹资、多种投入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建设机制。积极拓宽企业赞助文化事业的领域和渠道,制定鼓励社会赞助图书馆建设的优惠政策,探索合作、合资、合营和利用外资办图书馆的有效途径,扩大图书馆事业的规模和影响力。

2.2.2 促进立法,依法治馆:图书馆只有通过立法,运用法律手段来统一规范图书馆的各项活动,才能彻底打破旧的体制,建立新的体制,实现图书馆之间的统一协调、统一管理,才能早日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化。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部《图书馆法》,前不久公布的《信息网络权保护条例》取消了图书馆馆外传播的法定许可权,限制馆外传播实际上是进一步限制了广大读者使用和利用图书馆的权利,这一规定对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比较大的障碍。同时,《信息网络权保护条例》考虑到了公众的接受权利,允许数字资源在图书馆内的局域网上传播,这一点是很大的进步。从图书馆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读者对数字文献有自由获取的权利,这也是反映了图书馆和读者的利益。另一方面,从出版社和作者的角度来说,还是应该维护他们自己的权益。法律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信息网络权保护条例》基本上考虑到双方的利益。所以我们在这件事上,要尽量做到理性,我们需要运用我们自己的办法,考虑在图书馆数字化方面如何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在《信息网络权保护条例》允许的范围内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

2.3 引领先进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2.3.1 弘扬民族文化: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主要集散地,为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一定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着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3.2 倡导文化创新: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化史,“东西之争”,“华夷之辩”一直是几代文化人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或者是全盘西化,或者是儒学复兴,这是至今仍在纠缠的话题。全球化的加速冲击着我们循环着的文化思维,“超越东与西!”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实践,以一种全球化的视野,全球化的胸襟和全球化的勇气在全球范围内吸纳当代先进文化成果,始终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焕发中国文化的创新活力。当然,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反对和警惕残酷野蛮的“文化侵略”,恃强凌弱的“文化霸权”,包藏祸心的“文化渗透”,唯此,中国文化才会有真正的先进性,才会有鲜活的创新力,也才会有真正的安全。

2.3.3 运用高新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信息产品的需求迅猛增长,信息资源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作为社会重要信息资源的图书馆,近年来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等技术,加强文献开发的力度,大规模加工与整合数字资源。图书馆已经成为信息产品的生产基地。及时了解、学习和吸收国外图书馆的最新发展动向和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整合,加强以战略性资源库为核心的知识库建设,建立起我国的知识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例如,在开展咨询服务方面,深层次的文献咨询需求已向图书馆提了出来,图书馆工作者在努力解答与完成咨询的同时,也创造了文化信息产品。再如,现在各馆都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数字馆藏的建设,有的馆已形成一定规模。以国家图书馆为例,已加工了包括30万册图书、几千部影视作品、上万首音乐、上百场讲座以及若干专题数字资源库的数字资源,其中部分资源通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途径,已开始服务于社会。图书馆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与先进文化建设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2.4 发挥阵地作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2.4.1 扩展自身功能:21世纪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也将是休闲社会。休闲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和表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建设,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休闲活动的地位和意义日渐突出。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必然要在文化休闲中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图书馆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图书馆不再是一个仅仅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场所,除了向读者提供借阅服务外,还应开展信息服务、网络服务、教育服务及文化推广服务等,重视并满足读者的其他各种文化需求,如文化休闲和娱乐需求。这无疑需要图书馆调整角色意识,扩展自身功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4.2 增加服务设施:图书馆的文化休闲功能是随着声像设备的引进和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建设而产生和发展的。在网络信息社会,广大社会公众依靠网络便可解决许多以前依赖图书馆才能解决的问题,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功能正在逐渐淡化。但这也为图书馆开发自身潜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会文化休闲服务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条件。图书馆应增加许多先进的文化娱乐设施,如展览厅、小剧场、音乐欣赏室、视听室等各类文化设施,使人们可以在寓教于乐中陶冶情操,提高素质。

2.4.3 提高服务水平: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图书馆必须想方设法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吸引读者、用户,主动出击,积极地举办各种学术讲座、甚至可以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做广告,开展咨询活动和服务周活动,以吸引更多的人、更多的潜在用户涌向图书馆,了解图书馆工作的性质,诱发他们的信息需求,以扩大图书馆的服务面和影响度;二是加强对用户的教育,使他们学会如何利用图书馆,尝到开发文献资源的甜头,这才是提高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地位的最有效的方法。此外,还必须把用户研究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因为当前面对各种牟利性的信息服务中心的强有力挑战,图书馆必须以用户研究为工作中心,了解用户目前利用文献资料的状况,对用户的职业、知识结构、研究范围等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他们利用文献资料的规律,以对其将来的文献需求做出预测,使图书馆服务更具针对性、及时性,这也是发展图书馆事业,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提高其社会地位。

2.5 全球跨国合作,建设图书馆的未来

在全球数字化的形势下,作为图书馆,必须要找到新的途径去履行其文化传播的社会职能。全球的文化交流,让更多的用户、社区有可持续的信息来源,完善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图书馆的未来实际上就是更多地依赖于全球跨国合作,包括地区性的合作和国家性的合作。

总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是国家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在传承文化和传播文化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机构,是广大市民阅读、学习、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之一,在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图书馆努力搞好其自身建设,肩负起社会责任,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发挥其中流砥柱的作用。

[1] Dervin B.In:Neills .Dilemmas in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exploring the boundaries of information science.New York: Greenwood Press,1992

[2] 张晓明等主编.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建设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于良芝著.图书馆学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4] 蔡曙光著.图书情报事业与社会经济的建设.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5] 惠远霖等主编.现代图书馆建设.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6] 肖贵清等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7] 唐绍明,顾犇.图书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光明日报,1998年8月8日,第2版

[8]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1-10/2096350.html

[9]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9-03/13/ content_11005594.htm

[10] http://dangjian.ccnt.com.cn/jcdj.php?col=151&file=24711

[11] http://www.ccdy.cn/wenhuabao/syb/201205/ t20120522_299027.htm

[12] 蒋永福.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政府责任.图书馆论坛,2006,12

[13] 姜火明.图书馆:构建和谐社会的符号——詹福瑞畅谈2006年年会主题.新华书目报,2006

G250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3.101

孙凤玲,副研究馆员,任职于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

夏海燕,馆员,任职于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

猜你喜欢
图书馆信息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图书馆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