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普,张琚乾
(1.安顺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贵州安顺561000;2.安顺市水利局,贵州安顺561000)
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贵州高原东部斜坡地带第二级台阶之上,系长江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地带。境内山高坡陡,土层浅薄,暴雨多且强度大,是贵州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在贵州省人民政府水土保持三区划分中属于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全市下辖6 个县(区),土地总面积9 267 km2,以岩溶丘陵山原地貌为主,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海拔多在1 100~1 400 m之间,境内有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和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年均径流量55.20 亿m3。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均气温15 ℃,无霜期287 d,年均降水量1 350 mm,土壤以黄壤土、山地黄棕壤土、石灰土、水稻土、紫色土、沼泽土及潮泥土七大类为主,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覆盖率达40%。
安顺市地处我国西南土石山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据2000年贵州省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全市水土流失面积3 535 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8.2%,土壤侵蚀模数为2 680 t/(km2·a),年均土壤侵蚀量为947 万t。
为了加快全市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市、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都编制了相应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1—2010年,安顺市实施了“珠治”工程、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水土保持总投资8 408 万元,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小流域63 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669 km2。其中:“十一五”期间,全市共下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投资6 017 万元,完成水土保持投资5 106.5 万元,治理小流域43 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413 km2,占“十一五”规划指标的103.3%。据安顺市水土保持监测站调查,“十一五”期末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较10年前减少了600 km2,年均减少入库泥沙7 万t,小流域治理使受益区农民经济收入显著增加。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有效地保护了水土资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大大加快,逐渐形成了具有喀斯特地区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
3.1.1 因地制宜,坚持小流域治理“十二结合”的关岭模式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科技兴农相结合,与农村改厕、改灶、改圈相结合,与种草发展畜牧业相结合,与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与发展中药材基地相结合,与通村公路建设相结合,与农村饮水解困、烟水配套相结合,与发展农村远程教育、推广适用技术相结合,与生态移民相结合,与项目区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集中连片治理,提高工程质量,做到治理一条小流域、造福一方百姓、发展一方经济。
3.1.2 “梯田+科技+水利+便道+产业”的板贵坡改梯综合治理开发模式
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治理水土流失、抢救土地资源、遏制土地石漠化、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改善“三生”(生活、生产、生态)问题为切入点,努力实现“三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通过项目区山、水、林、田、路、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提高了措施相互配套的有效性和工程质量,初步形成了以营造水保林、经果林为主的乔、灌、草相结合的坡面生态防护体系;以拦沙坝、蓄水池、排洪渠、管道配套保护水土资源的沟道防护体系;以坡改梯为突破口,实施坡面水系配套工程与基本农田相结合的集约型耕作措施,探索出“梯田+科技+水利+便道+产业”的坡改梯综合治理开发模式;以沼气池配套建设并实行补植补播的生态修复模式。这些体系与模式建设,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批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形成了“吃水不用抬,烧火不用柴,走路不湿鞋,用钱有果蔬,生态好起来”的良好态势。
3.1.3 集中连片打造公路沿线和示范乡镇水保林、经果林的西秀模式
西秀区在杨武乡、双堡镇省道公路沿线的平田、山京、长田等小流域实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生态立乡战略,依托村民种植协会和“公司+农户”发展水保林、经果林,在蓄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整治村容村貌、整合利用资源、引导培育产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乡风文明、推动农村民主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土保持建设成为当地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全社会搞水保的局面。
3.1.4 不断完善的建设管理模式
关岭自治县和西秀区已经建成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试点县。关岭、紫云、西秀等县(区)明确了水土保持工程由县长亲自抓,分管副县长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水利局长负责组织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水保站长抓工程质量,县长或分管副县长每年与相关部门和乡镇签订目标责任状,作为当年年终考核的内容。强化项目公示,落实工程招投标和监理,落实惠农政策,县政府组织水利、林业、发改、扶贫、农业等部门统筹规划,将治理措施落实到图斑地块,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并出台禁牧令或封山育林管理办法,启用善于管护、敢于负责的村民和市、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管护员,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后续管护和监督。
(1)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繁重,坡耕地整治任务艰巨。目前全市仍有水土流失面积3 000 km2,坡耕地所占比重较大且分布在边远山区,治理难度大,生产条件差,生产效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急需进行综合整治。
(2)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投入不足,水土流失治理经费严重短缺,治理成果未得到有效管护。国家及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低,治理资金缺口大,造成治理速度慢、规模小、标准低、综合配套差、效果不理想。治理成果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没有后续经费,存在重治轻管现象。林草建设工程由于无管护经费,所以管护工作跟不上,林草成活率低、保存率低,致使水土保持成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各类生产建设活动大量增加,人为造成水土流失未得到有效遏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增加,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增多;开发建设项目论证不充分,一些开发建设单位业主的水土保持意识淡薄,普遍存在先开工后补编水土保持方案或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现象;某些项目虽然申报了水土保持方案,但水土保持投入严重不足,降低了工程标准和质量;有的甚至乱倒乱堆,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不到实处。
(4)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力度不够。凡从事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方可办理其他相关手续,但有的项目由于受利益的驱动,人为设置障碍,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不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不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的现象时有发生。
(5)基层水土保持专业技术人员和监督执法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目前,市、县(区)大量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但不少人员没有参公管理,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现有的人力远远满足不了水利水保生态建设大投入、大发展的需要,导致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滞后,监督管理能力不强。
按照安顺市水土保持区划,安顺市的水土流失可划分为中北部山原丘陵轻度侵蚀区、西南部高原山地中度侵蚀区、东南部山地谷盆中度侵蚀区3 个类型区。笔者认为这3 个类型区是安顺市今后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治理中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要以水土流失类型区为骨干,以县为单位、小流域为单元,通过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配置各种治理措施。
4.1.1 区域基本情况
该区包括西秀区、平坝县、普定县3 县(区),面积3 795 km2,总人口156.85 万人,水土流失面积1 202 km2,年均土壤侵蚀模数2 480 t/(km2·a),年均土壤侵蚀量298 万t。该区是全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区,区域人口众多,城镇建设和道路、厂矿等开发建设项目较多,人为扰动活动频繁,潜在水土流失危害较为严重。
4.1.2 治理方向
以预防保护监督为主,同时加强局部综合治理,提高林草覆盖率,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检查与治理工作,控制局部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减少水土流失潜在危害。按照“政府主导、水保搭台、部门唱戏、综合治理”的要求,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精品小流域”和示范区、示范带生态环境建设,围绕打造安顺生态旅游城市目标,以清镇高速公路沿线、黔中水利枢纽桂松干渠沿线、普安高速公路沿线、安紫高速公路沿线、千峰河流域、贵安新区和“两湖一库”上游等为重点,打造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带(区),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打造生态旅游长廊。利用区位优势,促进以粮为主的传统农业向粮、菜、肉、蛋等综合开发利用的现代高新农业转变,增加农业附加值,加大科技、人员、资金的投入和科技示范与推广力度,提升各项措施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大对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面源污染,保证粮食等食品的安全。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粮食产量,大力发展经果林,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发展绿色旅游,真正做到保持水土、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1 区域基本情况
该区包括镇宁、关岭2 个自治县,面积3 188 km2,总人口67.33 万人,水土流失面积1 443 km2,占该区总面积的45.3%,年均土壤侵蚀模数2 800 t/(km2·a),年均土壤侵蚀量404 万t。该区耕地中坡耕地所占比例大,存在不合理的耕作活动及对林草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局部地方水土流失面积逐渐扩大、水土流失程度加重,坡耕地向裸岩地过渡,灌木林地、疏幼林地向荒山荒坡发展,荒山荒坡向难利用地演变,局部地区石漠化现象严重。
4.2.2 治理方向
采取“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分区防治、综合治理”的模式加强区内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坡耕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为突破口,因地制宜,通过坡改梯、田间作业道路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水保林、生态修复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和生态移民等工程措施的科学配置,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将产量低的坡耕地作物改种为经济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果林,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土地、气候等自然资源,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带动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同时将生产用地及沿河生态绿化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
4.3.1 区域基本情况
该区位于紫云自治县,土地面积2 284 km2,总人口32.35万人,水土流失面积890 km2,占该区总面积的39.0%,年均土壤侵蚀模数2 820 t/(km2·a),年均土壤侵蚀量251 万t。区内坡地多、土层薄,农业耕作技术落后,农作物产量低、品质差,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地表水资源分布不均、利用率低,水利化程度低,水利设施老化,地下溶洞较为发育,工程性缺水严重,是全市水土流失危害较为严重的区域。
4.3.2 治理方向
以治理坡耕地为主,通过加大坡改梯工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满足当地农业结构调整中作物的用水需求,解决项目区群众吃粮用钱问题,确保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经济果木林,林下种植农作物或种植牧草,将农民单一的农业种植向多元化复合经营转变,以此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对水土流失严重、不宜种植果树的地块营造水土保持林,加强封禁管护,发展替代能源,以生态自我修复为主、辅以适当的工程措施作保障,全面控制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建立良性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