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肿瘤内科研究生临床实习阶段医学伦理学素养的培养*

2012-01-26 15:09:25张红梅张利旺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伦理学内科研究生

张红梅,张利旺

(1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肿瘤科,陕西 西安 710032,zhm@fmmu.edu.cn;2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医教部,陕西 西安 710038)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肿瘤学已成为涵盖外科、内科、放射、介入及生物治疗等多手段结合的综合性学科。[1]肿瘤具有疾病范围广、治疗难度大、专业程度深、病人心理因素复杂等学科特点,因此,在肿瘤内科研究生临床实习过程中,除了对研究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培养外,更要注重其医学伦理学素养的培养,从而帮助研究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为成为合格的肿瘤内科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肿瘤内科工作的特点

1.1 患者具有特殊心理反应

当罹患肿瘤后,患者往往由于对疾病本身的恐惧以及担心治疗对身体的损害、治疗经济负担重等缘由,精神压力大,情绪焦虑、抑郁,部分患者甚至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一些患者被确诊为癌症后常会持完全否认的态度,怀疑医生诊断的准确性,产生愤怒、敌对、受迫害的心理。而当病情反复或加重、化疗副反应不能耐受时,患者常常对医务人员产生不满,表现为不合作,甚至拒绝各种检查、治疗措施,同时引发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继发感染、加速死亡等。[2]因此,在治疗肿瘤的同时,要努力探知患者的相关心理信息,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实施个体化医患沟通,以减轻其对疾病的恐惧、焦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的控制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 肿瘤内科治疗需要有全局观念

目前,单一学科治疗无法为肿瘤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诊疗策略,不能满足患者全程治疗的需求。由此,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新型诊疗模式具有全方位、系统化、规范化、个体化、动态、经济等特点,要求肿瘤内科医生必须有全局观念、有丰富的其他学科相关知识,能深刻认识到肿瘤治疗不仅仅是内科医生的工作,更是涉及外科、放射、影像、病理、核医学、营养康复、心身科等多学科的综合诊疗过程,要根据疾病的分期,有的放矢地实施局部或全身治疗、伴随疾病治疗、提高免疫治疗、心理治疗和肿瘤康复治疗等,努力使患者获得最合理、最获益的治疗,减少医疗的随意性,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1.3 实施保护性医疗

“保护性医疗”专指医院及医务人员为保护病人健康利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采取隐瞒病情真相或其他相关措施,以避免对病人造成不良心身刺激、造成不良后果或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3]目前,我国许多医院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尤其在肿瘤内科,大多数患者家属会要求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病情保密。患者往往在不知情、被动的情况下接受治疗,一方面影响治疗的依从性;另一方面,随着病情的反复或加重,患者开始怀疑猜测,对现行的医疗、护理感到不满和失望,进而将不满情绪转移至医务人员身上,造成医患矛盾。

2 肿瘤内科研究生实习工作的医学伦理学素养培养

2.1 重点培养职业素养

医生的职业素养主要表现为临床水平、沟通技能和伦理学修养,[4]具体内容包括: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水准,精湛的沟通、表达能力,高尚的医德医风等。

2.1.1 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水准。

专业水准是医生或医学生应具备的技术知识、技能、伦理和法律修养等。肿瘤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的发展,要求每位研究生都要持续学习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相关诊疗指南,熟悉肿瘤学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并根据科研证据和个人经验,不断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研究生临床实习期间应坚持不懈地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功底。

2.1.2 精湛的沟通、表达能力。

语言是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工具,语言表达的精确程度和医患间的有效沟通直接影响医疗行为的效果。一方面,作为医生,只有清晰、准确地运用医学语言,才能将复杂的病情、有效的治疗经过等如实记录,且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具有临床病案价值;另一方面,医生询问患者病史、安排各项诊疗计划都要通过语言来完成,要善于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使患者及其家属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疾病诊治的全过程。因此,加强语言素养的锻炼,是肿瘤内科研究生的必修课。

2.1.3 高尚的医德医风。

在医疗工作中,医生不仅要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更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高尚的医学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业使命。要培养肿瘤内科研究生充分认识和理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同时,要提高其在临床工作中对伦理问题的敏感性,把医疗技术和医学伦理统一起来。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研究生要不断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医学道德信念和良好的医学道德行为,为实现帮助病人康复这一宏伟目标而不断努力。

2.2 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教育可极大地丰富研究生的内在情感,促使其人文精神、思想道德素养、法律素养、情感智慧等全面提升,包括自觉关爱生命,具有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能自觉承担种种社会责任,具有法律意识观念,具有准确调控个人与社会、他人关系的能力,具有健全的认知能力、坚韧的意志品质和和谐的个性结构,能有效把握和控制自我情绪、梳理和缓解病人情绪,具有较强的自我激励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而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对肿瘤内科研究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3 注重强化科学素养

优秀的临床医师应具有出色的科学思维能力。[5]这要求医生不仅具备精湛的临床医术,还应具备深厚的科研能力,能细致入微地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注重强化肿瘤内科研究生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将繁杂无序的临床资料抽丝剥茧,进行系统、全面、前瞻性的管理和收集,把握临床现象后的科学本质,在临床工作中更能有的放矢。

[1] 郭慧琳,张献全.肿瘤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学,2010,18(6):1238-1240.

[2] 王国庆.癌症患者的心理伦理分析与治疗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5):34 -35.

[3] 夏媛媛.知情同意与保护性医疗的冲突与联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1):58-60.

[4] 黄旭,李莉,王波.肿瘤科医生素养的整合与医患沟通[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0):59-60.

[5] 潘卫.医学科学素养与医学人文素养并重——实现青年医师培养模式转变[J].医学信息,2008,21(12):2235-2236.

猜你喜欢
伦理学内科研究生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伦理学研究(2021年1期)2021-03-11 05:19:36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