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节水防污型流域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2-01-26 14:54朱岳松
治淮 2012年10期
关键词: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用水

朱岳松

(安徽省水利厅 合肥 230022)

安徽淮河流域地处淮河中游,淮河干流穿越境内,土地面积6.69万km2,总人口约3500万,耕地面积约4200万亩。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条件复杂,水资源形势严峻,增强水资源支撑和保障能力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和重大课题。2012年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陈雷部长提出全面加快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这是部党组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淮河流域实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1 安徽淮河流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

安徽省淮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呈现明显季节性和年际差异。受降雨影响,地表水资源量丰枯变化悬殊,特枯年份地表水资源量不足正常年份的1/5。该地区潜层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且比较稳定,但分布不均。上游入境来水主要来自河南省,多年平均来水量168亿m3,年内年际间变化很大,多为过境洪水。

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46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226亿m3,人均水资源量675m3。2010年省境淮河流域用水总量约124.9亿m3(地下水30.98亿m3),其中农业79.98亿m3,工业 30.05亿 m3,城乡生活 14.06亿 m3,生态 0.81亿 m3;人均用水量372.8 m3,万元GDP用水量274.6 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50 m3。

2 建国以来水资源工作成效显著

建国以来,安徽省淮河流域兴建了大批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为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撑。

2.1 水资源配置能力明显提升

淮河中游基本已形成以大型水库和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骨干、以干支流堤防和河道整治为基础、以干流分蓄洪区和非工程防洪措施为补充的流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通过加强骨干工程调度、适当抬高沿淮湖泊蓄水位等措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洪水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2.2 城乡供水能力持续增强

通过湖泊、河道等天然水源和水库、塘坝、水井、水闸、泵站、渠道等人工措施,初步形成了蓄、提、引、调相结合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体系。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区域经济一直保持持续、较快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增幅始终保持在10%以上,总用水量也呈稳定增长趋势,年均增长4.5%,水资源有力地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2.3 水资源节约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各市和部分县编制了水资源综合规划,开展地下水限采区划分。近年来,通过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开展查封自备井工作、强化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管理、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推进非常规水源利用等措施,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认识不断提高。

3 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水资源调蓄能力不强,部分支流污染严重,工程性缺水、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问题并存。区域人均水资源量约为全省人均的60%、全国人均的30%,其中沿淮淮北地区人均仅470 m3,属于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地区(标准为人均低于500 m3),随着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启动,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3.2 条件与经济布局不相适应

沿淮淮北地区占省境淮河流域面积约80%,是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煤电能源基地,以不到全省20%的水资源量,支撑着约全省50%的耕地和43%的人口用水要求,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超出其承载能力,现状水资源已很难支撑重大建设项目用水需求。省境淮河流域的煤电和重化工多,水资源需求量和耗水量偏大,用水效率相对偏低,产业结构和用水方式亟待优化。

3.3 地下水资源超采严重

淮北、亳州、宿州北部三市2010年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比例已超过60%,淮北地区最近几年实施的安全饮水工程,水源基本以中深层地下水为主;阜阳市由于长期以来过度超采中深层地下水已形成较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已危及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引发环境地质等一系列问题。

3.4 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淮河干流水质虽然近年来呈现趋好的迹象,但沙颍河、涡河、浍河、奎濉河等主要支流河段污染严重,一些农村地区有恶化的倾向,相当一部分河流、湖泊因水质问题危及饮水安全,水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低,水环境承载能力弱,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矛盾。2010年对105个水功能区采样监测和评价结果,按照水质参数浓度年均值评价达标率为68.9%,按频次评价达标率仅为48.4%。

4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保障能力的新期待

水资源问题关系到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近年来安徽省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呈加速态势,皖北地区已被列入中央批准的中原经济区,同时安徽省皖北地区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快速发展对水资源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目前,现状水资源条件对区域发展的有效保障,正面临极大压力,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蚌埠、淮南、阜阳等城镇供水的水质和水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没有备用应急水源;城镇化步伐加快将使城市供水安全面临更大压力。二是随着工业化强劲发展,两淮煤电基地、淮南煤化工基地、淮北煤焦化基地、定远盐化基地等国家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区域供水能力严重不足,依现状水源条件,在干旱年份限制农业灌溉并出现较大面积旱灾情况下,工业供水保证率难以达到规定标准。三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排涝能力低、灌溉条件差等问题突出,农业水源得不到有效保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同步加快发展的需要。四是伴随“三化”同步发展,地表水污染、地下水超采、采煤沉陷区等水生态环境问题将更加凸显,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任务繁重而艰巨。

5 建设节水防污型流域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解决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问题,要立足现状水资源条件,加快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全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这是解决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是改变用水方式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5.1 控制用水总量,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

加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重大项目建设布局等的规划水资源论证,促进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严格取水许可和审批,限制发展高耗水的工业和服务业,按行政区域落实用水总量管理;对区域的地下水管理实行水位和水量“双控制”,划定并公布限采区,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5.2 着力提高用水效率,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加强用水计划和定额管理,突出抓好重点取水户的用水监管,通过水平衡测试等手段提高用水水平;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推进工业、农业和城镇生活等重点领域节水,推动试点示范建设,分部门和行业研究制定控制指标;落实节水“三同时”和水资源有偿使用等节约用水制度,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污水处理,对再生水利用制定强制性指标,通过开展非常规水源利用,增加水资源的有效供给。

5.3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

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纳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在论证审查审批和用水管理时严格把关,有效减轻人类生产生活对水生态环境的污染和不利影响,逐步改善和提升地表水水质标准。

5.4 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努力实现人水和谐

加强水污染治理,实现工业和城市废污水全面达标排放,逐步规范、有效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着力改善水环境。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态调水、水系整治、底泥清淤、入河湖排污口整治,以及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河道闸坝生态联合调度等措施,加强区域内的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水源地、湿地、采煤沉陷区等的综合治理,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推进地下水回补等技术研究和实践,恢复健康的地下水生态系统,减轻经济社会发展对地下水的过度依赖;加强综合治理、综合调度和环保监督,加强水资源保护,保持河流合理的生态流量,保护生态多样性。

5.5 加快实施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切实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加快推进引江济淮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和淮水北调等区域调水工程,实施沿淮湖泊抬高蓄水位工等水资源调蓄工程,有效解决区域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通过工程措施促进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置换工业开采取用地下水,有效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改善地表水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努力形成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体系。

5.6 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建立责任机制

流域内各级政府应当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机制,把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及时研究工作推进时的突出问题;加强部门沟通协作,水利、环保、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财政等有关部门,要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严格按照部门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建立协作和协商机制;加强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开展基本水情教育,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作用,努力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水、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良好风尚

猜你喜欢
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用水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约洗碗用水
上海市青浦区大用水户管理的应用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加快大数据创新应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