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菁 范义荣 厉 燕
浙江农林大学 临安 311300
蔡登谷认为:“城市森林文化是关于城市中保护和建设森林以满足城市和谐发展和市民健康需要的文化。其内涵包括物质、行为、制度、精神4个层面,即城市森林物质文化、城市森林行为文化、城市森林制度文化和城市森林精神文化。[1]”
城市森林文化是森林文化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城市森林建设的重要环节。由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城市森林与生物、土壤、水等联系的密切性,作为城市森林文化客体的城市森林,其涵盖较宽泛,通常也把湿地、绿地包括在内。城市人口的密集性、活动的频繁性、建筑体系的复杂性、需求的多样性等都会反映到这种文化中来。
生态性是城市森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城市是非农业人口聚居所形成的工商业发达地区。城市森林作为一个以城市为依托的森林体系,其生态环境效益能最大限度地反馈于城市居民,所以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利用。在物质层面上,城市森林能向城市居民提供大量的食物、材料和能源,提供清新的空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并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在精神层面上,城市森林能培养人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思维模式,在社会心理上形成主导性的生态文化模式,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木生于土,森林对气候、土壤的依赖导致了城市森林文化的地域性。中国版图辽阔,各地地理与气候特征存在巨大差异,森林类型多种多样,因而呈现出不同的森林文化特征[2-3]。例如,茶文化起源于我国,但由于地域的差异,产生了茶树品种、种植方式、采摘方式、炒制方式、冲泡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别,导致我国各地的茶文化虽一脉同宗,却又各具特色。
城市森林文化的地域性可以增加城市特色,避免城市文化的趋同,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做出贡献。
森林旅游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依托开展的认识森林、享受森林、保护森林的旅游活动[4],因而是森林文化休闲性最好的体现,具有自然性、休闲性、体验性的特点。在清新静谧的自然环境中,游客可以领略异于日常生活的森林之美,探知大自然神奇之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与满足,从而达到修养身心、回归自然的目的。与此同时,城市绿色开敞休闲空间建设正日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森林以其独特的形体美、色彩美、音韵美、泉瀑美、山石美、峰峦美、草地美、空气美对人们的审美意识、性格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对人类及各个民族性格、文化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影响[1]。
在我国,森林文化的艺术性往往体现于文人墨客的文字、绘画等艺术作品中。李白诗云:“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腌折”。松、竹、梅这3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岁寒三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人们对于森林已经不是单纯地描绘或者描述,而是上升到了人文精神层面的艺术创造。森林的群体以及其中的个体,都能通过人的情感寄托与艺术的加工而成为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的象征物,展现了森林文化的艺术性。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湖州是一座具有2 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距今6 000多年的邱城遗址和距今4 700多年的钱山漾遗址证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勤劳聪明的祖先就在这片荻菰遍野的水乡泽国栖息、繁衍,从事渔猎、农耕、蚕桑等生产活动,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灿烂文化。太湖水所给予的天地造化,孕育了一个“山水清远、农商并重、崇文重教、柔慧通变”的文化湖州,使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清丽之地、文化之邦”之美誉,成为吴越文化交流融会之地,成为以湖笔文化、赵(即赵孟頫)体字、吴 (即吴昌硕)门画为代表的书画圣地,以陆羽、《茶经》、紫笋茶等为代表的茶文化胜地,以钱山漾遗址为代表的丝绸文化发源地。湖州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明体达用、崇文重教、兼收并蓄、灵秀柔韧”的传统人文精神,使各种文化积淀得到集中体现。
森林文化对于湖州的本土文化不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是深深植根于其中,两者紧紧围绕,密不可分。
从传统文化或人文精神的视角来看,“竹文化”的精髓不妨说是高尚道德境界的象征和美好人格品性的化身。古人多从人格化高度赞美竹的品性。湖州竹林面积大、产量高,有自己独有的竹品种,尤其是安吉素有“中国第一竹乡”之称。安吉竹博园占地面积40余hm2,汇集了海内外竹子34个属304个品种。它不仅是集竹文化、竹工艺于一体的中国竹子博物馆,同时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长兴县全长12.5 km的古银杏长廊是一道以“原、野、奇”为特色的风景线。人们称誉“走遍天下景,难见银杏古树群”。银杏是植物“活化石”,远在2亿7千多万年前地球上就有银杏生长。
长兴银杏文化源远流长。传说汉光武帝刘秀逃难时,曾在八都岕内烤食银杏充饥。后有人诗赞曰:“深灰浅火略相遇,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长兴人陈霸先当了皇帝后,曾在帝乡下箬寺亲手植下一株银杏。
目前,十里古银杏长廊有100年以上古银杏3 000余株,300年以上有376株,500年以上11株,1 000年以上5株。在方一村古银杏公园内有一株1 300余年的雄性银杏树,被称为“古银杏王”;在许家村还有一株1 400余年的雌性银杏树,被称为“古银杏后”。
人间有仙品,茶为草木珍。安吉白茶神秘悠久的历史底蕴,是其品牌建设中的一个亮点。安吉白茶作为一个茶叶品种其实由来已久,宋徽宗曾在《大观茶论》中御赐安吉白茶为第一茗。最早的安吉白茶被发现于1930年的孝丰镇,其后曾一度失传,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再次被发现保护。
湖州市森林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德清莫干山森林公园 (667 hm2),安吉的竹乡国家级森林公园 (16 600 hm2),龙山省级公园(601 hm2),长兴桃花坎县级森林公园 (514 hm2)和长兴县级森林公园 (27 hm2)。
在森林公园建设中应以生态经济和旅游经济理论为指导,以保护为前提,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在保护现有森林植被为基础的条件下,按景观需要进行建设改造。突出区系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特色,充分利用森林植物群落结构、树种、植物干、花、叶、果等形态与色彩,形成不同的结构景观与四季景观,并重点突出特有的植物景观。在开展森林旅游的同时,要重点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突出自然野趣和保健等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发挥湖州竹文化、银杏文化优势,形成独特风格和地方特色。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应符合《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 5132-1995)、《森林公园工程技术规范》(LY/T 5133-1995)、《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GB/T 18005-1999)等现行专业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
湖州市现有主要湿地公园为长兴仙山湖湿地公园和德清下渚湖湿地公园。
应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营造适宜各种湿地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空间,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灾害;保持城市湿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保护湿地公园的生态循环体系和缓冲保护地带,减少城市建设对湿地环境的破坏,保证湿地生物生态廊道的畅通,保持湿地水体、生物、矿物等各种资源的平衡与稳定;对湿地公园内的生物资源、水资源、矿物资源等进行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研究与评估,以实现合理利用与开发。
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应严格遵循与湿地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国际规定。
在城市森林文化建设中,科普教育任务主要由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植物园、动物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博物馆、学校等来承担。
一方面,要强化现有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教功能。扩大园区面积,丰富植物品种,增设文化景点,深入挖掘森林文化内涵,加强游客中心、科普长廊、解说步道以及宣传科普的标识、标牌、解说牌等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增设图像、多媒体、立体电影等多种现代技术展示手段,配备专业科普知识讲解员。另一方面,要增加科普教育基地的数量,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林业、探索自然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条件。
城市森林文化是人类与城市森林间的互动,以森林为主题的活动不仅是宣传城市森林文化的途径,更是增加社会公众参与这种互动的重要方式。
4.4.1 义务植树
组织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广泛发动和组织适龄公民开展义务植树,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使义务植树运动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实行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每年落实义务植树计划,年终对资料进行建档、归档,由专人管理,并建立植后的跟踪制度。适龄公民参加义务植树每人每年应植树3~5株,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0%以上。
每年植树节前后,有关部门组织应开展义务植树集中宣传活动。联合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多种媒体,推出有关专题节目、专刊、专栏,加强义务植树运动的宣传,提高公共的义务植树意识。更要直接在各个社区、村镇直接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以最直接的方式推进义务植树工作的开展。
4.4.2 绿地认养
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对于增强绿化工作的社会参与性,在森林城市创建上最大限度地获得公众认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落实绿地认养地点,规范认养程序,设立灵活多样的绿地认养形式,并由专人建档、归档、管理,做好后期档案管理以及一系列的跟踪工作。应鼓励单位或个人参与绿地认养。
4.4.3 城市特色活动
定期举办“中国湖州·国际湖笔文化节”、“莫干山国际登山旅游节”、“中国 (安吉)国际竹产品贸易博览会”、“含山蚕花节”、“长兴开渔节”、安吉竹文化节、安吉白茶节、吴兴茶文化活动等。利用各种节庆、展会的平台展示森林文化、扩大开放,不仅能吸引大量的海内外旅游者参与,还能吸引大量的招商投资项目与资金,同时可以充分借鉴林业发达国家在森林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强国际森林文化合作与交流。
把义务植树与城市森林绿地认养、古树名木认养结合起来,推动“市树、市花、市鸟”活动。利用植树节、“爱鸟宣传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传播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价值观、道德观,使森林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古树名木无疑是森林文化发展的最好见证。湖州市现有百年以上古树名木8 429株,主要有一级保护野生树种银缕梅、银杏,二级保护野生树种香果树、金钱松、银鹊树、巨紫荆,以及三级保护野生树种天竺桂、凹叶厚朴、厚朴、天目木姜子、青钱柳、鹅掌楸、短穗竹等。
在城市森林文化建设中,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4.5.1 严格管理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轨道。妥善处理城市发展与古树名木保护的关系,设置专门的古树名木保护机构,明确工作职权,切实落实各项资金。配备巡查队伍,定人、定片负责古树名木的保护。
4.5.2 加强宣传
通过绿化知识普及、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古树名木认养保护、旅游资源挖掘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保护古树名木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对保护古树名木重要意义的认识。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书籍等各种媒体开展宣传、监督活动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促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深入人心。
丰富古树名木所在地的宣传内容。挂铭牌、设围栏,在古树名木集中地区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加保护宣传。对一些有纪念意义、历史价值的古树名木可增加铭牌的内容,包括树种的科普知识,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4.5.3 科学养护
加强施肥、保水、病虫害防治及整枝剪叶等管理技术,成立专门的技术小组,定人定责地对古树名木进行技术管理。定期开展调查,时刻关注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落实物候期、病虫害、自然灾害等观测,建立完善全市古树名木的电子数据档案。积极开展对长势衰弱的古树的抢救工作,制订古树复壮的技术措施。
[1]蔡登谷.森林文化与生态文明[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2]王成,郄光发,古琳,等.唐山市生态文化建设布局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1,9(2):19 -22.
[3]侯碧青,雷云飞,朱政财.广州市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初探[J].中国城市林业,2008,6(5):61 -64.
[4]苏金豹,张春萍,汤泷,等.基于SWOT分析的辉河保护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森林工程,2010,26(2):27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