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德令哈地区造林绿化节水技术

2012-01-26 09:20:10王永莉
中国城市林业 2012年4期
关键词:德令哈灌水节水

王永莉

德令哈市建设局 青海德令哈市 817000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国务院正式批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水资源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显得尤为重要。德令哈地区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改善生态环境,遏制荒漠化扩展已刻不容缓。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开展大规模的造林绿化,而进行这些生态环境建设都离不开水。因此要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必须考虑节水问题。加强造林绿化的节水措施,是解决干旱缺水问题的最根本途径。生物节水和工程节水措施的综合运用,是改善脆弱的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

1 德令哈市的自然概况

德令哈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其气候特点一是干旱少雨、风大沙多,二是日照时间长、积温高、温差大。平均海拔2 980 m。年平均降水量约176.1 mm,蒸发量在2 000~2 500 mm,为降水量的13~22倍。德令哈是青海省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海西州政治、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及恶劣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其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和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德令哈市水资源状况

德令哈盆地区水资源总量4.65亿m3,可利用量是1.88亿m3。现状开发以德令哈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量为主,现状开发利用量为1.78亿m3。农牧林灌溉水量达到全市总用水量的95.7%。灌区渠系水综合利用率不足35%,总体用水效率较低。作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德令哈市被水利部列人第四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肩负着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德令哈市居民用水和城市绿化用水、工业用水的矛盾日益凸显,缺水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1]。

3 近年来绿化造林节水情况

德令哈是柴达木盆地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又是柴达木盆地的绿洲农业区。以加快城市绿化和林业生态建设步伐为重点,德令哈市近年来进一步加大绿化投入力度,积极引进高效节水技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 (草)、“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五大工程,积极打造高原绿洲新城,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8.9%增加到28.48%,完成造林和生态治理面积4.58万hm2,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8 033万hm2,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面积达15.933万hm2,植被覆盖率由“十五”末的10%提高到28%,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末的2.34%提高到现在的2.84%。作为柴达木盆地中第一个使用滴灌技术防沙造林的试点地区,德令哈市大力实施滴灌造林示范工程建设,造林绿化节水灌溉面积已突破0.4万hm2。其中营造枸杞经济林近0.35万hm2,在境内的青藏铁路沿线成功种植了长119km、宽超过30 m的生态防护林带。贯穿德令哈东、西出口的315国道 (东出口—乌兰干沟段)区域位置十分重要。该国道是连接青海与西藏的一条公路大动脉,使德令哈成为青海连接新疆、甘肃等省 (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该段位于半固定沙地和戈壁地带,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沙漠化比较严重,风蚀路基、沙埋路面、风沙刮断电线、风沙对通讯的干扰等时常发生,给交通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带来了很大威胁。国道两侧虽然部分接近农耕区,但农林用水矛盾十分突出,地表水难以满足林业建设需求。自2008年以来,林业部门选用青杨、新疆杨、白榆、柽柳等树种,采用节水滴灌方式,在国道两侧营造带状和株间混交防护林253.33 hm2,平均成活率达90%以上。工程共投资6 100万元,其中滴灌工程投资1 720万元,占总投资28.2%。据项目区近几年的调查,新造林大水漫灌年灌水6次,年均灌溉定额350 m3/亩 (5 250 m3/hm2);采取滴水灌溉,新造林年灌水可达10次,平年均灌溉定额200 m3/亩(3 000 m3/hm2),较常规灌每亩节水150 m3,节水率达42.9%。通过节水滴灌造林技术的实施,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在国道两侧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风固沙绿色屏障,有效减少了风沙对国道的危害,保证国道安全运营;同时可改善德令哈市的外部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4 节水措施

4.1 生物节水

在规划设计上采取适地适树的方针,以乡土树种为主,即选择优良的适应当地高原气候条件的沙生、砾生、石生、盐生等旱生植物,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造林成活率能得到保证,植物本身还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一定的覆盖率,并大大降低绿化成本。

1)城市绿地:选择耐干旱、抗盐碱的植物树种,如大叶榆、白榆、园冠榆、青杨等作为上层树种,选择柽柳、丁香、沙棘作为剪型灌木的中层树种;选择极耐干旱的马莲花、川草、荷兰菊等作为下层绿化植被,从而形成层次分明,乔灌花结合的城市绿地景观。

2)防护林:乔木选用青杨、柽柳、新疆杨、灌木选用沙棘、柠条、绵柳、枸杞等,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3)荒漠化地区绿化:选择具有极强耐寒旱、抗沙埋、沙割能力的防风固沙树种如白刺、梭梭、沙拐枣、沙冬青、柽柳、枸杞、沙棘、沙枣等作为荒漠灌丛的主要组成树种。在人工补水较便宜、土壤水分较好的条件下,可选用柽柳、枸杞、沙棘、沙枣等;在土壤水分条件差、不具备人工补充灌溉的条件下,可选用梭梭、沙冬青、沙拐枣等超旱生植物作为先锋树种,进行荒漠绿化。

生物节水不等于不需要灌溉,它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同时要结合工程节水,利用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可使植物生长旺盛、缩短造林绿化的周期。

4.2 工程节水

4.2.1 苗木栽植的节水措施

苗木栽植前提前挖假植坑浸泡苗木,使其吸足水分。栽植时随取随栽减少风吹日晒,防止失水。提前整地挖坑,挖出土壤用掀拍实成堆,减少水分蒸发。栽植时大量采用保水剂等,使水分充分被根系吸收。

4.2.2 苗木灌溉的节水措施

1)渠道防渗技术:一般有混凝土防渗,经久耐用,但造价高;也可用膜料防渗,即用塑料薄膜、沥青玻璃纤维布油毡或复合膜料作防渗层,具有防渗性能好、造价低的优点。

2)改进地面灌水技术:在苗圃育苗地及幼林地中传统的灌水方法为畦灌、沟灌、漫灌,水分蒸发损失大,灌水均匀性差。可通过平整,加大灌水流量,把长畦改成短畦 (小于30 m),宽畦改成窄畦(小于3 m),大畦改成小畦 (小于333 m2),长沟改成短沟 (小于40 m)。此法在西海公园苗圃及林业站苗圃中已普遍应用,具有灌溉速度快、水分蒸发少等优点。

3)大树灌溉技术:可采用沟灌、环灌、穴灌及塑料袋穴渗法等。

4)沟灌:一行树开挖一条沟,沟深20~20 cm,灌水后将沟掩埋,减少水分蒸发,水分利用率高。

5)环灌:在树冠直径2/3~3/4的地面打环行埂沟,引水入沟,比较节水。

6)穴灌:在树冠外围60~80 cm处,挖6~8个直径25~30 cm、深40 cm的穴,引水入穴,灌水后用土掩埋,用水经济,土壤不易板结。

7)喷灌、滴灌等现代节水技术:目前,市区内中心花苑、奥运广场、巴音河景观绿地等城市绿地有90%使用喷灌,城市周边防护林30%采用滴灌进行灌溉。喷灌、滴灌技术灌水均匀,可节水45%~70%,还可省地6%~12%,节水效果明显,树木的成活率非常高,隔年成活率在85%以上[2-3]。

总之,应充分挖掘潜力,提高水的利用率,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行节水林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朝良性方向发展,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促进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

[1]李青林,刘雁海,肖志成.海西州德令哈市农业节水规划〔R〕.青海省海西州水务局,2008.

[2]袁嘉祖.节水园林势在必行〔J〕.中国园林,2003(9):44-46.

[3]郁剑琤.中心城区园林节水型施工技术应用〔J〕.中国城市林业,2012,10(3):54-56.

猜你喜欢
德令哈灌水节水
坚持节水
品牌研究(2023年3期)2023-02-09 11:34:24
德令哈,没了“海子”你还剩下什么
意林彩版(2022年1期)2022-05-03 10:25:07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灌水取球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德令哈的雪
德令哈 雪山下的光热之都
能源(2016年10期)2016-02-28 11:33:24
节水妙想
读写算(上)(2016年9期)2016-02-27 08: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