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铁锁
(广州市和生堂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510545)
甲氧苄啶(TMP)是一种常用抗菌药,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TMP一般用作抗菌增效剂和抗菌药联合使用,增强磺胺类药物及其他种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由于中药在抗菌方面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本文中药研究工作者对TMP与中药联合应用,增强中药抗菌效果进行了一些研究,本文就20余年来TMP对中药抗菌增效作用研究情况进行介绍。
1.1 TMP对单味中药的抗菌增强作用 周可炎等[1]研究发现,TMP与中药联用,可以增强中药对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抗菌效果,与未加TMP时效果显著。当TMP溶液加入苦参、仙鹤草、地榆、白头翁、地枇杷、野南瓜、苦瓜藤、大蒜、乌梅、铁马鞭和吴茱萸等单味药的煎液后,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2~25mm,而未加入TMP溶液时其抑菌直径仅为13~15mm;当TMP溶液加入黄连、黄柏、仙鹤草、地榆、金银花、野南瓜、土大黄、大蒜、蛤蟆草、诃子、海金沙、乌梅、铁马鞭、野菊花、吴茱萸、胡秃子和黄荆等单味药煎液后,对沙门菌的抑菌圈直径在26mm以上,而未加入TMP溶液时,其抑菌圈直径仅13~15mm。
徐永 昭[2]、常 明 向 等[3]、丁 立 忠 等[4]、陈 梅 玲等[5]、韩 铁 锁 等[6-7]、王 新 等[8-10]、崔 一 喆 等[11-12]、边成丽等[13]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分别测定了TMP与秦皮、TMP与黄连、TMP与蒲公英、TMP与黄芩苷、TMP与金银花、TMP与白头翁联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的MIC值,结果表明,秦皮、黄连、蒲公英、黄芩苷、金银花、白头翁与TMP联用MIC值明显小于两药单用MIC值,或者中药在原来某一浓度没有抗菌作用,联用后有显著抗菌作用。因此,TMP对秦皮、黄连、蒲公英、黄芩苷、金银花和白头翁有抗菌增效作用。
臧莹安等[14]发现,当鱼腥草和TMP两者以2 000∶1配合应用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时,对大肠肝菌和巴氏杆菌作用明显增强。王思芦[15-16]分别利用TMP与鱼腥草、TMP与苦参联合用药进行仔猪黄痢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TMP、鱼腥草和苦参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mg/mL、1.25g/mL和0.750g/mL;联合用药后,TMP、鱼腥草和苦参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下降至单独使用时的1/2,TMP、鱼腥草和苦参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下降至0.625mg/mL、0.625g/mL和0.375g/mL,抗菌作用表现为相加作用,抑菌效果显著。
张文平等[17]等指出,TMP与千里光联用,能够增强千里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效果显著,分别增强8倍、16倍、8倍、32倍。
1.2 TMP对复方中药的抗菌增效作用 曹洪军等[18]用清瘟清炎灵(由黄芩、黄柏和黄连等20多味中药和TMP组成)、氯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钠进行体外抑菌试验,试验所用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巴氏杆菌、猪霍乱杆菌、鼠伤寒杆菌、肠炎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和鸡白痢沙门菌,结果表明,清瘟消炎灵组抑菌效果显著好于氯霉素组、青霉素组、链霉素组和磺胺嘧啶钠组,与不加TMP中药相比,TMP可以使中药抗菌效果增加60%。肖淑兰等[19]报 道,TMP与中药制剂痢喉散联用,TMP能够增强痢喉散对大肠杆菌、藤黄微球菌和短小芽孢杆菌的抗菌作用。金阿梅等[20]研究结果表明,在加入TMP后,复方中药制剂抗痢丸(白头翁等中药组成)对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效果极显著强于未加TMP时抗菌效果。周可炎等[1]用黄连、黄柏、苦参和凤尾草等组成的复方中药联合TMP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是复方中药中加TMP后对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mm和39mm;而未加TMP时,其抑菌圈直径仅为16mm和17mm,临床治疗仔猪黄白痢有效率达100%。表明TMP对复方中药抗菌效果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常明向等[21]、马卓等[22]报道,TMP与五味消毒饮、TMP与如意金黄散配伍后,对试验所用几种细菌抗菌活性均大大增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较单用五味消毒饮增大64倍,较单用如意金黄散增大4倍;对绿脓杆菌,抗菌活性较单用五味消毒饮增大2倍,较单用如意金黄散增大16倍;对大肠杆菌,抗菌活性较单用五味消毒饮增大4倍;对痢疾杆菌,抗菌活性较单用五味消毒饮增大32倍;对伤寒杆菌,抗菌活性较单用五味消毒饮增大16倍;对水弧菌,抗菌活性较单用五味消毒饮增大64倍;对链球菌,抗菌活性较单用如意金黄散增大32倍,以上结果说明TMP与五味消毒饮、TMP与如意金黄散联用具有协同抗菌作用。
孙怀刚等[23]用中药增效抗菌复方(TMP、白头翁、黄芩、苦参和秦皮按一定比例组成),预防和治疗鸡大肠杆菌病,中药增效抗菌复方高剂量组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好于环丙沙星对照组。
TMP抗菌作用机制主要是TMP通过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影响核糖核酸合成,最终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24]。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菌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其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细菌的结构,抑制或者阻断细菌生化代谢的某些环节而起抗菌作用。如黄连的有效成分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机理为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的各个环节,包括细菌的呼吸、糖的代谢以及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小檗碱抑制福氏痢疾杆菌的抗菌机制为抑制痢疾杆菌的呼吸,特别是抑制天冬氨酸和琥珀酸钠的氧化过程;大蒜的抗菌作用机制为大蒜辣素分子中的氧原子与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半胱氨酸分子中的巯基结合,使后者变为非活性物质,通过干扰细菌代谢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25]。白头翁可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膨大,细胞壁增厚,核糖体聚集成块,有的细胞壁破裂,胞质渗出,说明白头翁的抗菌作用机制是:一方面是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另一方面是通过抑制蛋白质和DNA的合成来实现的。
但是,TMP如何与中药协同作用,增加中药抗菌效果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可能是与TMP增强抗生素抗菌效果机制接近,通过双重途径对细菌生长繁殖产生抑制或杀灭作用。因此,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TMP与中药联合应用,能够增强中药抗菌效果,目前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体外抑菌试验阶段,缺少体内试验数据,缺乏机理方面的研究。但是,至少目前研究为解决中药产生抗菌效果慢,抗菌效果不理想提供了解决方法,因此,TMP对中药抗菌增效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1] 周可炎,曹迎春,谭超,等.TMP对中草药煎液的抗菌增效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25(6):59-62.
[2] 徐永昭.TMP对金银花注射液增效作用的研究[J].中成药,1993,15(7):9.
[3] 常明向,姚垂宇,刘小平,等.黄连联用TMP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2):748-749.
[4] 丁立忠,常明向,刘焱文.甘草与甲氧苄氨嘧啶对黄连抗菌增效作用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8):63-64.
[5] 陈梅玲,李宏.甲氧苄氨嘧啶对黄连抗菌增效的量效关系研究[J].中国药业,2006,15(9):30-31.
[6] 韩铁锁,王亚军,崔一喆,等.甲氧苄啶对秦皮体外抗菌增效作用及量效关系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8,20(5):51-53.
[7] 韩铁锁,王亚军,崔一喆,等.甲氧苄啶对黄连体外抗菌增效作用及量效关系研究[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9(3):40-42.
[8] 王新,崔一喆,邵红,等.甲氧苄啶对蒲公英体外抗菌增效作用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0,37(2):169-171.
[9] 王新,崔一喆,韩铁锁.甲氧苄啶对黄芩苷体外抗菌增效作用的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11):69-70.
[10]王新,崔一喆,邵红.甲氧苄啶对连翘体外抗菌增效作用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1,23(4):30-32.
[11]崔一喆,王新,韩铁锁.甲氧苄啶对金银花体外抗菌增效作用及量效关系的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8):60-62.
[12]崔一喆,王新,韩铁锁.甲氧苄啶对白头翁体外抗菌增效作用及量效关系的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2010,46(9):44-46.
[13]边成丽,李建,廖柄惠.秦皮与甲氧苄啶对仔猪黄痢病原菌的联合抑菌试验[J].畜禽业,2009,(3):72-73.
[14]臧莹安,李荣誉,陈春花.TMP对鱼腥草抑菌效果的影响[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2,(2):7-9.
[15]王思芦,杨柳,孙建容,等.鱼腥草与TMP对仔猪黄痢病原菌的联合抑菌作用[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2):23-24.
[16]王思芦,杨柳,邓黎军.苦参与TMP对仔猪黄痢病原菌的联合抑菌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9):12718-12719.
[17]张文平,张文书,曾雪英.千里光与甲氧苄氨嘧啶联用抗菌作用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944-945.
[18]曹洪军,陈世铭.清瘟消炎灵体外抑菌试验[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0,12(1):59-61.
[19]肖淑兰,景培国,金长明.甲氧苄氨嘧啶对中药制剂的增效作用[J].饲料博览,1996(6):31.
[20]金阿梅,杨谊,张佐晶.TMP对抗痢丸的体外增效作用初探[J].吉林中医药,1995(3):38.
[21]常明向,高虹,吴梅梅.五味消毒饮与TMP联用抗菌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6):10-11.
[22]马卓,刘小平,何福艳,等.甲氧苄啶配用如意金黄散的抗菌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3):5-6.
[23]孙怀刚,王新,崔一喆,等.中药增效抗菌复方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42(3):86-89.
[24]朱模忠.兽药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98.
[25]孙健,吴国娟.抗菌中药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杂志,2007,43(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