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欧洲核安全监管组织(European Nuclear Safety Regulators Group,ENSREG)发布了17个国家140座核电站压力试验相关报告。各国监管机构对其进行分析,并由ENSREG的70名专家开展同行审核。报告指出,相关各国已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核电站安全性,同时针对各国的行动计划已经或即将制定。
ENSREG表示,欧洲各国监管机构在安全提升上应考虑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推进超过设计基准的安全裕度(safety margin)标准化工作。尽管经同行审核发现,各国报告总体上与ENSREG关于地震和洪水灾害的指导方针相一致,然而在超出设计基准相关事宜及悬崖边缘效应(cliff-edge effect)(即微小变化带来重大影响)方面却并不符合要求,因此报告建议西欧核监管协会(Western European Nuclear Regulators Association,WENRA)制定相关指导准则。
(2)计划于2021年再实施阶段性安全评估工作。ENSREG表示,经同行审核证实了阶段性安全评估的有效性,尤其针对自然灾害,并指出应每10年开展1次。
(3)实施安全壳(containment)完整性保护。ENSREG报告称其为至关重要的措施,并建议运营商将提高安全壳完整性列为优先处理事项。
(4)加强自然灾害预防保护工作。
摘译自互联网
美国为期5年的太平洋西北智能电网示范项目(Pacific Northwest Smart Grid Demonstration Project)规划始于2010年,经2年多筹备该项目将于2012年秋正式启动,届时将成为美国最大智能电网示范项目。该项目涉及位于爱达荷、蒙大拿、俄勒冈、华盛顿、怀俄明5个州的11家公用事业单位、5家技术合作伙伴以及6万名电力行业用户,并根据《复苏法案(Recovery Act)》获得美国能源部1.78亿美元资助,其余成本将由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PNNL)、邦纳维尔电力局等单位共同承担。预计项目可提供1500个工作岗位。
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电力设施项目负责人Carl Imhoff在 IEEE智能电网时事通讯(IEEE Smart Grid Newsletter)上提出 5个项目目标: (1)推动智能电网成本与效益量化;(2)促进可再生能源整合;(3)验证新型智能电网技术与商业模式有效性;(4)提出更高互操作性与网络安全性标准;(5)实现分布式发电、储能、需求及现有电网基础设施之间的双向通信。
项目总体目标在于提高电网管理水平。在过去2年里,公用事业单位已安装项目所需的智能电网设备,包括智能电表、太阳能电池板、电池储能系统及备用发电机等。项目重点在于建设新型分布式交换控制协同网络(transactive control and coordination network)用于提供通信及其他功能以确保项目成功运行。将决策分派给系统内所有节点,基于电网状态与本地需求通过信号传达决策。该分布式系统可提高上述5州所在区域的发电和用电效率。系统发送信号,将预期输电成本报告指定地点,使负载与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根据价格激励政策作出反应,而负载与分布式能源系统可发出反馈信号,以实现关于未来能源消耗或供应计划的沟通与交流。
研究人员目前正对该技术实施检测以验证其提高未来电网效率和可靠性能力。通过收集相关数据,有助于了解项目覆盖地区可实现的利益并提出通过有效部署实现这些利益的方法,项目在推动建设更高效节能、可持续和灵活的电力系统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摘译自互联网
世界最大碳捕获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测试与研发示范项目在挪威蒙斯塔德(Mongstad)市建成,该项目于2007年启动建设,可将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安全地埋存于地下以避免排放至大气中。
位于挪威卑尔根市西北处的蒙斯塔德技术中心获政府资助设立,总投资约10亿美元,该中心拥有目前世界最大的碳捕获技术测试实验室。将采用法国阿尔斯通(Alstom)公司冷氨工艺(chilled ammonia process)技术和挪威阿克(Aker)公司胺基溶液相关技术两项燃烧后(post-combustion)碳捕获技术对1座280 MW热电厂和1座炼油厂所排废气予以捕获,2座工厂废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分别约为3.5%和13%,二氧化碳年均处理量约为10万t。如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技术具有较高成本效益且使用安全,则将投入工业规模应用。
挪威首相Jens Stoltenberg表示,该项目对挪威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碳捕获技术在协调能源需求与减少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利用该技术到2050年有望满足20%的减排需求。
欧洲许多CCS项目由于资金短缺而被迫搁置,欧盟能源委员Guenther Oettinger对挪威在碳捕获方面作出的努力深表赞赏,并指出该项目为欧洲CCS技术发展提供新动力,具有里程碑意义。
摘译自互联网
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与美国、日本和瑞士专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采用超高速激光脉冲对高温超导微观交互作用展开研究,其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
报告指出,在试验过程中使用100fs超短激光脉冲激化原型氧化铜超导体。当材料电子张弛(relaxation)并恢复平衡状态时,通过超导体原子晶格形变、电磁微扰(perturbation)和自旋涨落(spin fluctuation)释放多余能量。可捕获张弛速度相关高精确度数据及其对超导系统特性影响。
由该大学制成的球状高温氧化铜超导体在冷却至196℃液氮温度时沿着磁轨运动。该大学Andrea Damascelli教授表示,该技术提供了了解和控制超导特性形成的最佳途径,有助于研究人员对诱发该结果的不同交互作用进行进一步了解。意大利圣心天主教大学研究员Claudio Giannetti称,该技术有利于研究更高转变温度的新型超导材料。
摘译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