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涛 刘志刚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足外科,吉林 长春 130012)
手指黏液囊肿在中老年人群中较常见,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好发于远侧指间关节背侧和一侧的皮肤内,直径一般不超过1.5 cm,多见于中指。既往治疗多采取局部切除直接缝合法或穿刺抽取黏液注入药物的保守疗法〔1〕,效果不佳,较易复发。我科自2003年以来通过X线平片与MRI等辅助检查确诊并采用将囊肿壁彻底切除、骨赘咬除、局部皮瓣转移的方法,治疗远侧指间关节黏液囊肿,术后囊肿无复发。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3例30指,男5例,女18例,年龄42~75〔平均(66±9)〕岁。指别:拇指5指,示指10指,中指12指,环指3指。其中6指为术后复发,2例伴囊肿破溃。肿物均位于远侧指间关节水平稍远侧,分别采用指腹侧方皮瓣(3例)、指背菱形皮瓣(4例)及指背旋转皮瓣(2例4指)进行修复。
1.2 临床表现 黏液囊肿位于远侧指间关节和指甲皱襞之间,常局限于一侧,直径1.0~1.5 cm,质硬,无痛,无移动性,表面皮肤菲薄,呈半透明状如水泡。
1.3 诊断 X线表现:手指正、侧位和斜位X线片显示远侧指间关节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关节间隙变窄,在囊肿附近有骨赘生成。MRI表现:在所有MRI序列上,囊肿均具有薄且清晰的边缘,无被膜。
1.4 手术方法 指根部神经阻滞麻醉后,指根部止血带控制下进行。在囊肿表面,取长度略超过囊肿边缘的弧形切口。紧贴囊肿壁表面锐性剥离皮肤,剥离时应注意保持皮肤的完整性。显露出完整的囊肿后将其从蒂部完整切除。根据X线片及术中判断骨赘位置,并用咬骨钳将骨赘咬除,紧缩缝合关节囊。松开止血带,压迫止血,观察皮肤血运。将无血运的囊肿表面皮肤切除,根据皮肤缺损部位分别采用以下三种皮瓣覆盖创面:(1)指腹侧方皮瓣;(2)指背侧菱形皮瓣;(3)指背旋转皮瓣〔2〕。术后1个月内减少远侧指间(DIP)关节的活动幅度。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未见囊肿复发,DIP关节活动度良好,未见明显受限。
老年性手部黏液囊肿为一种真皮或皮下组织黏液样退行性变,可与局部创伤有关〔1〕。以往单纯通过手指X线片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本文发现对有条件的部分病人采用MRI进行影像学诊断,可大大提高复杂病例诊断的准确率。在治疗上,以往多采取小切口直接剥离切除治疗,难以从蒂部完整地将肿物切除,因此导致术后易复发;或者切除的范围过大,由于甲根部皮肤薄且移动度较差,不易进行直接缝合,缝合后张力大影响局部血运,创口不易愈合,且愈合后容易导致DIP关节的活动受限。本组采用囊肿壁切除、骨赘咬除、局部皮瓣转移治疗黏液囊肿,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注意事项:(1)手术时分离皮瓣前,可予局部注射生理盐水使皮下组织肿胀,术中分离间隙大,层次清楚,可防止损伤伸肌腱膜,避免术后伸肌腱粘连影响手指活动。(2)在充分显露囊肿的同时,尽力保护囊壁表面的皮肤,减少皮肤损伤的范围,不要随意将囊肿表面皮肤切除,要在止血带松开明确判断皮瓣血运情况后再将无血运的皮肤切除,这样可保证创面在一个可修复的范围内;(3)骨赘咬除后对关节囊要进行紧缩缝合,这样既可以防止关节腔与皮下组织直接相通,引发囊肿复发,又可以防止术后关节不稳;(4)皮瓣的选择:应根据切除皮肤的形状和面积灵活选择皮瓣设计。
1 王澍寰.手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57.
2 张志新,陈 雷,郭雅娣,等.手指远侧指间关节黏液囊肿的治疗〔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6;2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