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波 曹 华 牛艺儒 左光大 陈李岩 宋 瑞
(山西省长治市畜牧兽医局,长治 046000)
据估计,我国每年因各类猪病引起猪只死亡率达到了20%左右,由此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猪常见外科病包括肢蹄病、直肠脱、蜂窝织炎等。如果长期不治,会给猪场带来经济损失。现介绍几种常见猪外科病发生和防治,供生猪养殖户参考。
猪肢蹄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常因猪舍地面、运动场地设计不科学或遗传因素而引起。
防治:加强选种选育,选择四肢强壮、高矮、粗细适中,站立姿势良好,无肢蹄病疾患的公、母猪作种用,淘汰四肢骨骼结构不良的种猪。对关节炎和肢蹄磨伤部位对症治疗。饲料中供给充足的矿物质,保持钙、磷比例平衡。后备公猪的钙、磷比例分别不应低于0.9%和0.7%,维生素D缺乏时,除让猪多晒太阳通过阳光紫外线转化、补充部分维生素D外,现代研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族,作为一种减少肢蹄病的营养素有较好效果。此外,经常给猪喂晒干苜蓿、紫云英、大豆叶粉和添加维生素D3,有助于预防维生素D缺乏症。
该病是指连接肛门的直肠,一部分脱出肛门之外,又叫脱肛。可观察到病猪频频努责,有排粪姿势,直肠脱出物呈圆筒状下垂,初期粘膜颜色鲜红,然后淤血水肿,暗红紫色,表面污秽不洁,甚至出血、糜烂、坏死。病重的猪吃食减少,排粪困难。
防治:首先要防止猪舍潮湿,猪拉稀或便秘。对于直肠脱的病猪进行整复法。用温热的0.1~0.2高锰酸钾水或10%高渗食盐水、1%~2%明矾水清洗脱出的直肠,以针头刺破水肿的粘膜,挤出水肿液,将坏死的粘膜和水肿粘膜剪去,注意不要剪破直肠粘膜的肌层和浆膜。用药液清洗,送回肛门,肛门烟包缝合,或普鲁卡因后海穴注射,或用95%酒精直肠周围注射,以防再脱。严重病例,要截除部分直肠,清洗术部、消毒、麻醉,切除脱出的已经坏死、穿孔的肠管。用消毒的2根长封闭针,呈十字形穿过固定肠管,在针后2 cm处横行切除脱出的肠管,充分止血,于环行的2层肠管断端行全层结节缝合,涂布碘甘油,拨除固定针,将肠管还柰纳肛门内。可行尾、荐椎硬膜外封闭,以防止努责。术后全身应用抗菌药物。
蜂窝织炎是发生于皮下,肌膜下或肌间等处的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在规模化养猪场,地面和墙壁消毒不严时,常发此病。
原发性蜂窝织炎一般是经小伤口感染,临床上注射时消毒不严,或刺激性强的药物(松节油等)误注或漏注也可以引起该病。继发性蜂窝织炎继发于邻近组织或器官化脓性感染的直接扩散,或通过血液和淋巴转移。
防治:首先对病猪应加强饲养管理,给予清洁饮水和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同时,病猪久卧时,要防止褥疮。发病初期应控制炎症发展,局部用0.5%盐酸普鲁卡因青霉素液封闭,同时采用冷敷(1%鱼石脂酒精、90%酒精、醋酸铅明矾液、栀子浸液)。后期应促进炎性产物吸收,采用上述溶液温敷,严重时可采用手术切开,方法同猪脓肿,但切开后用中性盐类高渗溶液,奥立柯夫氏酸性液(处方:3%过氧化氢和20%氢氧化钠溶液各1 000 ml,松节油10 ml)浸纱布作引流以利于组织内渗出液外流。为预防继发感染进行全身抗菌消炎应大剂量应用青毒素、链霉素、四环素及磺胺类药物等。
子宫脱是指子宫内翻,翻转突垂阴门之外,是母猪产后危险的重症。该病大多发生于产后数小时~3 d内,常突然发病,子宫的一角或两角的一部分脱出,粘膜呈紫红色,血管易破裂,流出鲜红色血液。另外,不久,可很快发生子宫完全脱出。时间长时,粘膜发生淤血、水肿,容易破裂出血,呈暗红色,易粘有泥土、草末、粪便。病猪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体温升高,脉搏和呼吸增数,若发现过晚,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往往死亡。
防治:发现病猪应及时整复子宫。应立即用消毒湿毛巾或湿纱布将脱出的子宫包好,以防止擦伤和大出血。将病猪半仰半卧保定,后躯抬高,腰椎麻醉。给予阵痛强心剂。消毒药洗涤子宫,用肠线缝合破口后,整复子宫,助手托着子宫角,术者先从近阴门的部分开始,先将阴道送入阴门内,再依次送子宫颈,子宫体和子宫角。为防止再脱出,用内翻缝合法缝合阴门。术后,配合全身疗法、抗生素疗法以及对症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