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高热病的特征及防控

2012-01-25 09:11:31李晓波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2期
关键词:热病猪只猪群

李晓波

(河北省迁安市畜牧中心,迁安 064400)

春夏之交正是猪高热病的多发季节。要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症状,做好防控,以减少损失。

1 流行特点

猪一旦发病往往在短期内波及全群及邻近猪场,造成广泛流行,主要以饲养管理和卫生环境差的中小型养殖场为多发,免疫程序及用药不合理、饲料原料品质下降,以及没有应用系统保健养猪方案的养殖场尤为严重。

2 临床症状

发病猪体升高至40℃~42.5℃,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患猪皮肤发红,耳后耳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有斑块状,呈紫红色;呼吸困难,喜伏卧,部分猪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气喘急促,有的表现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部分患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大部分猪有泪斑,出现结膜炎症状,部分猪结膜潮红、充血,目光呆滞;部分猪群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发病猪群死亡率很高,有的猪场甚至高达50%~70%。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100~110 d)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仔猪及生长猪发病多,死亡率高。

3 病理变化

所有病死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剖检可见以下症状:胸腔、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和纤维素性渗出,呈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淋巴结广泛肿大,周边出血,坏死;肺肿胀、变硬,有的病死猪肝脏、肾脏、脾脏肿胀,质脆,个别猪的肾、膀胱、喉头、心冠状沟脂肪及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膀胱内有暗红色尿液。

4 预防措施

4.1 做好猪只防暑降温工作

入秋保持猪舍的恒温,确保猪舍通风,减少猪舍湿度。切忌凉水冲洗母猪头部。

4.2 增加营养

针对夏季猪采食量低,可适当提高营养饲料比例,在猪的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要充分认识到营养就是最好的免疫,只有猪的非特异性与特异性抵抗力提升,才能抵抗猪的高热病。

4.3 药物保健

夏季是病原微生物最活跃的季节,要坚持药物保健,不要认为高温季节有太阳的紫外线的杀毒就放弃保健用药,特别是应该以控制猪厌氧菌感染的药物组合为主。

4.4 疫苗免疫

每年1月、5月、9月在猪群稳定时且用盐酸替米考星保健1周后进行高致病性蓝耳苗的免疫,种猪用灭活苗,仔幼肥猪用弱毒苗。猪群不稳定时不得免疫。

4.5 病猪处理

发生高热病时应及早无害化处理病猪,不要期待高水平的治疗措施,重点放在生物安全措施的控制上。对发病舍和人员进行隔离,提高消毒频率。

4.6 加强猪场管理

稳定职工队伍,强化猪场管理,很多猪场人员明显不足,导致猪场常规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到位,这是猪场发生高热病的最主要的原因。

一旦发现有猪只感染了高热病,没有治疗价值的猪一定要果断处理,不要优柔寡断。可以治疗的猪,一定要耐心治疗。对于大多数精神状态好,能吃饲料,能喝水,有时发烧的猪,一定要采取药物拌料。或药物饮水同时进行,慢慢调理。我们强调高热病要以防控为主,以提高猪只免疫力为主。

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高热病,只能对症治疗。针对于发烧、不食的猪,选一些清肝利胆药,补加一些维持机体能量和防止继发感染的药物辅助治疗。

猜你喜欢
热病猪只猪群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猪业科学(2022年11期)2022-12-17 08:43:54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 19:19:53
浅谈“热病可灸”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18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5
猪群亚健康
中西医结合防治猪高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