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松 石国海 林晓红
(江苏省丹阳市麦溪兽医站,丹阳 212300)
目前,我国养猪业防疫范围窄,养殖户对强制免疫猪病的防疫做得相对较好,而对其他种类疾病防疫密度较差,对于细小病毒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等的防疫还处空白阶段。由于猪病呈并发、继发趋势,单一病症减少,诊治困难。常见链球菌病、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猪瘟、猪肺疫等疾病之间的继发或并发。由于诊断手段落后,基层化验室不健全,设备简陋,猪病诊断主要靠临床经验和药效观察。有时出现即使用药对路,但因药物质量,误导兽医,或农户改变治疗方案。
现阶段列入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包括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常用疫苗为猪瘟疫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冻干苗。以猪瘟兔化弱毒真空冻干苗为例,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后,大小猪一律肌肉或皮下注射1 ml,注射后4 d产生坚强免疫力,断奶仔猪可保护一年半。仔猪预防接种应在2月龄断奶时进行,留种者应每年加强免疫1次,在疫区更应提前接种,断奶后再接种1次。
农村散养户往往怕麻烦,不管是否疫区,一般只选择在1月龄接种1次,留种者也不再作加强免疫甚至根本不做任何免疫工作。一些地方猪传染病的流行,给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敲响了警钟。
猪传染病为单一病原感染已经很少见,临床上多见的是2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感染,如猪的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猪瘟、猪痢疾、钩端螺旋体病、细小病毒病等。猪病出现典型症状不多,基层兽医站大多不能作实验室检查,也不能作药敏试验,因此,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20世纪60~70年代,猪瘟一直是养猪业的头号杀手,经过20~30年的努力,猪瘟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目前猪瘟并没有绝迹,只是临床症状与以前不同,多数表现为亚临床感染或呈现温和型变化。主要表现是体温升高,饮食减退,使用青霉素、安乃近等药物后,症状会有所好转,但停止用药,又会发病,如此反复,令养殖户大伤脑筋。有人认为,对于温和型猪瘟,用20~30倍份的猪瘟疫苗1次注射,即可治愈,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还需要充分试验和论证。
过去较少发生的链球菌病、仔猪伪狂犬病,近2年发病也较多,仔猪水肿病、猪霉形体肺炎也呈高发趋势。在病猪面前,有些养殖户和兽医人员往往会存在思维定势,只考虑猪瘟、猪丹毒、猪肺疫,诊断失误。提醒养殖户和乡村兽医,要开阔视野,多与同行交流经验,在临床诊断和确立治疗方案上多方分析,综合诊断和治疗。
我国近20年来新出现了近20种畜禽传染病,加上原有的疫病,给畜禽养殖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已成为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对新发现的传染病的控制,需要有一个积累经验、充分认识的过程,在经验成熟之前,治疗可能显得比较盲目,这也许会让一些养殖户和兽医人员感到措手不及。
粪便处理不科学,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环境因素的控制不力,这样,即使外部封锁隔离十分严格、消毒防疫十分周密,猪的发病率依然会居高不下,也明显影响着治愈率。
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单靠养猪经验,或者凭着一股敢闯敢拼的劲头,就自立门户当兽医。遇到病猪只知道使用青霉素、链霉素、地塞米松。在他们的意识中,这个组方就是“万能处方”。且不知“万能处方”也有一定的抗菌范围;如果效果不明显,往往又会盲目地加大用药剂量,有时甚至会超出常量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对于不敏感的微生物,过量使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杀死或抑制,相反会使微生物增加对药物的耐受性,使动物感染性疾病越来越难治疗。地塞米松是激素类药物,适量应用有抗炎、抗过敏、抗毒素、抗休克等作用,但长期过量应用,会扰乱体内激素分泌,降低机体免疫力,不利于今后的疾病防治。
有些农户在猪得病后不按时给药,有时宁肯使用劣质兽药,有时在病情稍稳定后即停止用药。任何一种药物在体内维持药效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当药物降低到一定浓度时就必须及时补充用药,否则,病原菌就有可能在含有较低药物浓度的机体内顽强生长繁殖,逐步产生耐药性,甚至发生变异,给今后的治疗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在养猪业,抗菌素饲料添加剂的应用都十分广泛。据报道,国内批准使用的抗菌药物添加剂有20多个品种。这些抗菌素饲料添加剂在养猪业上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少了动物感染发病的机会。但同时,因为长期使用某一种或某几种抗菌素饲料添加剂,特别是使用土霉素等广谱抗菌药物,不但容易造成产品污染,会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还会使胃肠道内正常菌群受到抑制,导致消化功能紊乱,B族维生素缺乏;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使一些细菌发生变异,如分泌某些酶类使抗生素失活,并可以将耐药性由非病原菌传给病原菌,使抗药性菌群进一步扩大,再发生疾病后,治疗起来就十分困难。
疾病导致生产成本上升,饲养和人工的浪费,治疗性药物残留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一定的威胁。由此可见,目前影响我国养猪业的瓶颈已经不是品种、饲料和市场,而是各种疾病的威胁,疾病的流行是制约养猪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1] 李连任,王道坤. 当前猪病为何越来越难治[J]. 北方牧业,2005,(3):30
[2] 李连任,王道坤. 当前猪鸡疾病难以治疗的原因[J]. 河南畜牧兽医,200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