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锦 李宪明
(1.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安定乡农业服务中心,景东 676206;
2.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锦屏镇畜牧兽医工作站,景东 676299)
猪高热病的防治措施
杜林锦1李宪明2
(1.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安定乡农业服务中心,景东 676206;
2.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锦屏镇畜牧兽医工作站,景东 676299)
猪高热病即猪高热综合症,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疾病。2007年6月,安定乡8个小型规模猪场和一些生猪散养户饲养的母猪和仔猪发生并流行了猪高热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该病得到控制。
2007年6月13日至2008年2月23日,8个小型规模猪场和45户生猪散养户出现不同程度症状。先后有2 126头保育猪发病,死亡608头,致死率28.6%;哺乳仔猪发病1 056头,死亡594头,致死率56.3%;妊娠母猪共发病128头,其中死亡25头,致死率19.5%;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的103头。
哺乳仔猪腹泻,体温达42℃以上;保育猪病初体温升高达41℃以上、厌食或不食、嗜睡,腹泻,耳部、口鼻部、后躯及股内侧皮肤发红、淤血、出血斑、丘疹;出现喘气、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摇摆、圆圈运动、抽搐等神经症状;部分病猪流鼻涕、眼睑肿胀、眼睛分泌物增多;大部分猪便秘和腹泻交替,尿棕红色、少数呈顽固性腹泻,及少数猪出现呕吐;妊娠母猪发病初期体温正常,食欲减退,有的绝食废绝,体温升高达42℃以上,发病猪中大部分耳朵发紫,流产后母猪体温和采食量恢复正常。哺乳母猪病初体温升高至41℃,食欲废绝,少乳或无乳。
主要见肺出血、淤血,以及心叶、尖叶为主的灶性暗红色实变;扁桃体出血、化脓;脑出血、淤血、软化灶及胶冻样物质渗出;可见心衰、心肌出血、坏死、冠状沟脂肪及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脾脏梗死,有的病猪脾脏肿大,质脆;肾有出血点、斑,部分病死猪肾肿大,颜色变深,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个别猪肾脏呈“麻雀蛋”样,肾乳头出血;肝有出血灶或白色坏死灶,表面包裹灰白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膀胱、喉头有出血点;有的病猪呈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个别猪肺浆膜与胸膜或心包纤维素性粘连;有些病猪发生胃溃疡或回盲瓣黄豆大溃疡;肠出血。由于本病是免疫抑制病,继发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时,变化更加严重。
市县技术专家对上述8个发病猪场及部分散养户的发病症状、剖检、治疗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综合分析,确定猪蓝耳病病毒为该病的主要病原,还存在猪瘟、附红细胞体病、胸膜肺炎、圆环病毒、弓形虫病等继发或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
5.1.1 试验治疗 选择5组药物配方试验治疗,以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配方1:青霉素8万单位/kg体重、安乃近0.2ml/kg·bw,混合注射,3次/d,连注3 d。
配方2:硫酸庆大霉素2~4 mg/kg·bw,柴胡注射液0.2ml/ kg·bw,黄芪多糖0.3ml/kg·bw,混合注射,3次/d,连注3 d。
配方3:头孢金品5g/100kg·bw,清开灵0.2ml/kg·bw,柴胡注射液0.2ml/kg·bw,混合注射,3次/d,连注3 d。
配方4:10%长效磺胺-6-甲氧嘧啶0.5 ml/kg·bw,1~2次/d,连用3 d,首次加倍使用。
配方5:用猪白细胞干扰素肌内注射(育肥猪1头/瓶·天,仔猪2头/瓶·d,乳猪4头/瓶·d),每天1次,连用3 d。从试验结果看,治疗效果相似,效果不佳,仅有退烧及控制继发感染的效果,而且配方5价格较贵。
5.1.2 消毒 每天打扫冲洗干净猪舍及场地,用20%石灰乳和0.5%强力消毒灵、0.1%~0.2%过氧乙酸等交替使用消毒圈舍、运动场地、路道。对粪便进行清理和消毒后堆积发酵处理。
5.1.3 加强疫区的隔离和检疫工作 严格对出入人员、车辆的隔离、消毒管理,特别贩猪户人员及车辆的消毒。此外村级防疫员走村串户的治疗病猪,要注意自身的严格消毒。避免人为传播该病。
5.1.4 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圈舍的通风防暑降温及环境卫生等工作,保证充足饮水,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提高猪体抵抗力。在饲料中加清瘟败毒散或圆环病毒康,连用7 d。饮水中加阿莫西林连用5 d。
5.1.5 紧急注射疫苗 受威胁期散养户采取紧急注射蓝耳病、猪瘟疫苗,规模养猪户按照农业部推荐的免疫程序补注疫苗。加强饲养管理,并每15 d开展1次消毒工作。
5.2.1 强化免疫 全镇散养户每年全面开展春秋两防工作,免疫2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疫苗。规模养猪户根据本场的猪疫病情况,参照农业部推荐的猪疫病免疫程序,时时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乙脑、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疫病的免疫。其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为:仔猪在25~28日龄时,免疫1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后或紧急免疫后30 d再加强免疫1次。种母猪除在仔猪阶段25~28日龄免疫外,配种前加强免疫1次。种公猪除在商品猪阶段23~25日龄免疫外,每隔6个月免疫1次。
5.2.2 免疫抗体的监测 规模猪场每次注射疫苗后20~30 d及不少于存栏数5%血清监测。散养户随机采集血清监测。合格率须在70%以上。如果抗体水平低下时应及时补免。
5.2.3 加强饲养管理 坚持全进全出制、繁自养,加强环境卫生,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
5.2.4 加强检疫工作 在从外地引进新的猪种和商品猪时,严格检疫,在起运前必须经当地兽医部门检疫并签发检疫证书,到场后再经本场兽医验证、检疫、隔离观察1~2个月,没有注射疫苗的应补注各种疫苗。经检查认为是健康猪只,经全身喷雾消毒,方可入舍混群;严防引进带疫猪。
5.2.5 加强消毒 每隔30 d用20%石灰乳和0.5%强力消毒灵、0.1%~0.2%过氧乙酸等交替使用对猪场环境、圈舍及猪群进行消毒。
5.2.6 生物安全措施 驱虫、灭蚊、蝇、鼠工作。每间隔3个月驱1次猪体内寄生虫,每间隔1个月驱1次猪体外寄生虫。加强灭蚊、蝇、鼠工作。
5.2.7 加大动物卫生执法力度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加强生猪贩运户的监管力度,严禁收购和销售发病猪及其产品。
近几年来,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猪高热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大大降低了生猪死亡率,减少了养猪户的经济损失。
[1] 吴清民主编 . 兽医传染病学[M] .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2] 陈杖榴主编 . 兽医药理学[M]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6
[3] 农医发(2007)10号:农业部关于做好2007年猪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之附件[Z],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