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县动物疫病防制现状及对策

2012-01-25 05:57罗兆福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5期
关键词:景东整村口蹄疫

罗兆福

(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景东 676200)

1 基本情况

1.1 概况

景东彝族自治县位于滇西南中部,思茅地区北端。东以哀牢山脊线为界,与楚雄州南华县毗邻;西与临沧地区云县隔澜沧江相望;南接镇沅县;北连大理州南涧县。西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无量山,东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著名的澜沧江从县境西部飞流而过,蜿蜒荡漾的川河(把边江)流经境内99.7 km。海拔从795 m上升到3 371 m,相对高差为2 576 m。景东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为1 086.7 mm。幅员面积4 465.85 km2,山区面积占95.5%。县内80%的人口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

1.2 社会经济状况

2011年末,全县辖13个乡(镇)166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委员会、2 34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2 352户(其中农村户数81 135户),总人口354 628人。其中,农业人口326 577人,占92.09%,居住有彝、哈尼、回、汉等23个民族,少数民族164 39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6.44%,其中彝族140 19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9.6%。全年实现县内生产总值28.82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5.1亿元,占17.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 49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716元;

1.3 畜牧业生产情况

据统计,2011年末,肥猪出栏277 774头,同比增加14 965头,增长5.7%;牛出栏27 022头,同比增加1 063头,增长4.1%;羊出栏59 860只,同比下降2 159只,减少3.5%;家禽出栏208.37万羽,同比增加10.34万羽,增长5.2%。全县肉类总产量达25 582 t,同比增加1 480 t,增长6.1%,禽蛋产量达738 t,同比增加32 t,增长4.5%。

2 动物疫病防控现状

2.1 常发病

据调查,到目前为止景东县动物传染病已达40余种,严重威胁着全县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食肉安全。

2.1.1 人兽共患病 病毒病:流行性感冒、猪伪狂犬、猪乙脑、牛病毒性腹泻、家禽和羊痘病等。细菌病:炭疽、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衣原体、破伤风等。

2.1.2 动物传染病 猪病:猪瘟、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病、支原体性肺炎、丹毒、放线菌病等。牛羊传染病:牛流行热、羊传染性脓疱、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羊支原体性肺炎等。家禽传染病: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鸡葡萄球菌病、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等。

2.2 动物防疫整村推进方案

为加快推进动物防疫方式转变进程,切实做好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等综合防控措施,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动物疫病防控任务,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根据普洱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转发的《云南省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制定动物防疫工作整村推进方案。

2.2.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方式,按照“预防为主”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24字防控方针要求,以转变动物防疫工作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行“集中免疫、分片包干、整村推进”的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模式,由县政府统一组织,以乡镇为单位、村委会为基础,采取免疫小分队的工作方式,逐村逐户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基础免疫,提高免疫密度、免疫质量和工作效率,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2.2.2 工作目标

按照“两个努力确保”的工作目标,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4种强制免疫病种的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

2.2.2.1 从2011年秋防起,全县将逐步开展动物防疫整村推进。

2.2.2.2 猪、牛、羊强制免疫应激反应率和死亡率分别控制在0.10/00和0.20/00以下。

2.2.2.3 动物免疫档案规范化管理程度达95%以上,其中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100%,散养户免疫户口册90%以上,乡畜牧兽医站电子免疫档案建立达100%。

2.2.2.4 规模养殖场产地检疫率达100%,农村散养户产地检疫率达80%以上,县级以上屠宰场的屠宰检疫率达到100%,输出省外的猪、牛、羊耳标佩带率达100%。

2.2.2.5 积极建立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动物卫生监督数字化系统。

2.2.3 工作方式

2.2.3.1 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 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乡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成立由村、社领导和村防疫员组成的免疫小分队,其职责是逐村挨户的开展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注射工作,保障辖区内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

2.2.3.2 县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强制免疫应激反应工作小组,其职责是:负责免疫所需疫苗、针头、药棉等防疫物资调供,开展动物防疫政策宣传,负责牲畜免疫应激反应核查、确认、死亡数量、价值评估、农户资金补偿和相关信息报送等方面工作。

2.2.3.3 在交通沿线和坝区采取突击队的方式对农村散养户整村集中开展免疫,在半山区和山区采取小分队的方式逐村逐户开展免疫工作;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应采取规范化监管、定点联系和程序化免疫制度。

2.2.3.4 秋防强制免疫在第一阶段实施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三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在第二阶段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同时对第一阶段漏免或新补栏畜禽进行补免。

2.2.4 实施时间、进度安排

2.2.4.1 时间。春防每年1月开始,3月结束;秋防每年8月开始,10月结束。

2.2.4.2 按照本方案要求,分别于2011年1月、2011年7月,结合各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际,细化工作方案,组建队伍,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明确工作任务;2011年2月,2011年8月,按照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建立信息定期报送制度。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明确1名负责同志和1名信息报送员具体负责信息向上报送工作,各乡镇畜牧兽医站明确1名信息员于整村推进工作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将本乡组织开展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信息报表和年终工作总结(纸质和电子表格)报送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2.5 保障措施

2.2.5.1 加强组织领导。动物防疫整村推进是“十二五”期间云南省转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方式的新举措。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的领导下,乡镇要成立由政府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同时围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整村推进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整村推进工作。

2.2.5.2 明确工作职责。要严格按照地方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以及省市下达到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动物防疫责任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明确动物防疫整村推进目标管理责任,把整村推进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落实到村组,落实到人,确保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2.2.5.3 落实防疫经费。落实防疫经费是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的最有力保障,县财政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整合省、市安排的动物防疫资金,确保所需资金的足额拨付。

2.2.5.4 检查考核。春秋两季防疫结束后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将组织对各地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整村推进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量化考核。

2.3 动物疫病防制任务完成情况

2.3.1 疫苗注射 共开展注射13个乡镇、166个村委会,2 343个村民小组。共免疫注射猪口蹄疫653 142头、牛口蹄疫186 071头、羊口蹄疫186 550只;猪瘟692 207头;猪蓝耳病535 720头;禽流感2 073 599羽,鸡新城疫1 860 906羽。

2.3.1.1 春防免疫注射 猪口蹄疫350 038头、牛口蹄疫100 466头、羊口蹄疫病100 254只;禽流感注射家禽1 357 931羽;猪瘟359 769头;猪蓝耳病355 269头;鸡新城疫749 246羽。猪口蹄疫免疫密度88.8%,牛口蹄疫免疫密度90.1%,羊口蹄疫免疫密度90.3%;禽流感免疫密度91.3%;猪瘟免疫密度91.3%;猪蓝耳病免疫密度90.2%。

2.3.1.2 秋防免疫注射 猪口蹄疫303 104头,牛口蹄疫85 605头、羊口蹄疫病86 296只;禽流感注射家禽715 668羽;猪瘟332 438头;猪蓝耳病180 451头;鸡新城疫1 111 660羽。猪口蹄疫免疫密度76.9%,牛口蹄疫免疫密度76.8%,羊口蹄疫免疫密度77.7%;禽流感免疫密度48.12%;猪瘟免疫密度84.37%;猪蓝耳病免疫密度45.8%。

2.3.2 动物疫苗抗体效价监测 猪口蹄疫疫苗抗效价监测71头份,合格53头份,合格率74.6%,牛口蹄疫疫苗抗效价监测105头份,合格61头份,合格率58.1%,羊口蹄疫疫苗抗效价监测82只份,合格47头份,合格率57.3%,猪瘟抗效价监测279头份,合格240头份,合格率86%,禽流感抗效价监测428羽份,合格320羽份,合格率74.8%,鸡新城疫抗效价监测127羽份,合格101羽份,合格率79.5%。

2.3.2 市场、运输、屠宰检疫及免疫户口册、标识工作 2011年全县市场、运输、和屠宰检疫面 100%,共检动物16.5万头、只、羽,其中猪3.6万头,牛0.95万头,羊0.65万只,禽11.3万羽;屠宰检疫肉类2 365.5 t,其中猪肉2 257 t,牛肉98 t,羊肉10.5 t,检出病害肉1.4 t;发放动物免疫户口册5万册,达全县农户数的62.5%;开展动物免疫耳标19.87万套。

2.4 防疫队伍建设

县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人员12人,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兽医技术员104人,每个村委会防疫人员1人,全县共计动物防疫队伍282人。

2.5 基础设施及冷链体系建设

2003年向省兽医防疫总站列项争取《景东彝族自治县动物防疫冷链设施建设项目》,在省总站、及市总站的关心支持下,2004年该项目正式列项实施,现解决县站冷链及车辆配备、乡级疫苗冷藏设备及村级冷藏包配备,确保了疫苗质量。

3 存在问题

(1)景东县大部分属山区,农户居住分散,农户防控意识差,防控难度大。(2)免疫病种多,农户很难接受,防疫员工作量大。(3)交易市场不规范,市场监查难度大。(4)免疫注射反应死亡数量大,农户有一定抵触情绪。(5)部分贩运户以利益为重,不注意疫病防控,带来潜在的疫病传播风险。(6)实验室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保证正常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7)技术员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疫病防控指导中存在一定的差距。

4 对策

4.1 进一步明确政府及技术部门的职责

成立由畜牧、财政、卫生、公安、工商、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各村委会组成的动物疫病防制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政府保密度的职责,成立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及村级防疫员组成的动物疫病防制技术小组,确保免疫质量。

4.2 加大动物疫病防制投入

由于县农业局、畜牧局分分合合,各乡镇站基本没有固定的办公条件,因此,应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基层畜牧兽医站建设的投入,改善工作条件和防疫设备,全县每个村建1个兽医室,并配备疫苗冷藏设备;保障防疫工作经费及解决防疫注射过程中引起免疫反应的治疗费和死亡补偿费,确保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4.3 加大有关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宣传和贯彻执行《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业部《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和《关于免疫标识制度的通知》(农牧发[2001]21号)、省农业厅《关于全面实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的通知》(云农牧[2002]26号)和《景东彝族自治县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应急预案》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4.4 提高防疫队伍的业务素质

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培训,系统学习法律、法规,提高业务素质,掌握操作技能,做到知法、懂法和正确执法。

4.5 实施市场准入制度,认真开展产地检疫工作

把全县166个村的动物防疫员设为“三员”(动物防疫员、动物疫情监测员、动物疫情上报员),同时兼动物产地检疫员。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无免疫标识的动物不得进入市场交易和屠宰。消灭病原,有效防止病原扩散。

4.6 加强疫病网络体系建设

各乡镇配备上报疫情所需的电脑、传真机等,动物疫情由村“三员”报到乡、乡报到县、县报到市,逐级上报,使上级主管部门及时、准确掌握疫情。

4.7 继续完善县级化验室建设

2004年“景东县动物防疫冷链设施项目”得到省总站大力支持,列项实施后,在市总站的关心支持下,现大部分化验设备已就位,尚需购买所缺仪器及试剂,才能正常的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1] 景东县统计局.2011年度畜牧业各种统计数据统计报表[Z],2012,2

[2] 侯明学等.畜禽疫病防治[Z].景东农业志,1999,3

[3] 景东县动物防疫冷链设施项目实施方案[Z],2004

[4] 景东县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方案[Z],2011

猜你喜欢
景东整村口蹄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盂县农商行“整村授信”工程启动
农村商业银行整村授信实践及其问题与对策
景东县总工会:开展法律知识培训进企业活动
吕梁石楼金融扶贫出新招
逆风挥杆
口蹄疫
云南景东欢庆彝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
大美之土无量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