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俊县,于智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三虚”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多有补充,并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和含义,使其概念本身发生了变化。为更好地理解、解释与应用“三虚”概念,探寻其理论意义与临床价值,有必要对其含义进行系统考证,以探微索赜,正本清源。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如《素问·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在天对人的影响中,《内经》十分强调时间因素对人的影响,其中“三虚”被认为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三虚”具体包括三个时间要素:“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如《灵枢·岁露论》:“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
人体发病与“三虚”及腠理状况密切相关。当处于“三虚”的时间环境下,人体的气血随之相应不足,腠理相应疏松,抵御邪气的能力变得低下。如《灵枢·岁露论》所论:“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烟垢落。”当此之时,正气匮乏,如果遭遇邪气的侵袭,则会出现“其入深,其内极病,其病人也,卒暴”的暴病暴亡恶性后果。观中恶、卒死、中风偏枯(真中风)诸疾病的形成过程,多是在以“三虚”为主因,同时遭遇邪气侵袭、正气不能御邪的情况下,导致病邪侵入而致的疾病。
“三虚”是致病的外部条件,人体正气强弱是决定发病与否的内在因素,腠理的致密与否是正气强弱的外在表现。因腠理是人体与外部的屏障,人体对于外邪的防御能力主要依赖于腠理的致密。腠理是否致密不但与外界寒温有呼应关系,而且尚与气血有密切的联系。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略先后病》:“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一般观点认为,当寒温得宜之时,腠理较为致密,具有较强的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但《内经》认为,腠理致密与否受外界温度、时间因素的潜在影响。如《灵枢·岁露论》:“虽平居,其腠理开闭缓急,其故常有时也。”指出腠理开闭随天时变化而开合变化。
对于“三虚”的预防《内经》有言:“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同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防患“三虚”之害的重要性。“三虚”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交替出现,但如果人能自养,注重保养正气,无犯虚虚之戒,自能规避“三虚”之害。如《金匮要略》有云:“若人能养慎,则不令邪风干忤经络”,“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所以即使“三虚”在天,亦必因人之虚,气才容易失守而中邪。“三虚”中“乘”、“逢”、“失”皆为言人事,以示人因时调摄避忌,以御外邪。
《素问遗篇·刺法论》认为,“三虚”与疫病的流行关系密切,因之有“三虚化疫”之说。此处“三虚”含义与上文不尽相同。顾植山[1]认为,“三虚”包括天虚、人虚、邪虚三个因素。详考《素问遗篇·刺法论》与《素问遗篇·本病论》所论,邪虚并不隶属于“三虚”的内容。如《素问遗篇·本病论》:“天虚……又遇饮食饱甚,汗出于胃,醉饱入房……因而三虚……却遇土不及之年,或己年或甲年失守,或太阴天虚,青尸鬼犯之,令人卒亡。”邪气均是在“三虚”的状态下侵犯人体,所以邪气并不隶属于“三虚”。
此处“三虚”是指天虚与人虚的重叠状态,是人虚的同时又受到天虚的影响,使正气处于极度匮乏的综合状态。天虚是指因上年的司天或在泉之气不退位,导致当年的司天或在泉之气不得迁正其位;人虚即人体脏气虚引起的正气不足的虚损状态。
《内经》认为,天虚会导致运气的暴郁,是疫疠之气萌发的时间条件。如《素问遗篇·刺法论》:“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疫疠之气开始产生,大约历经3年左右的时间,郁气待时暴发。而人虚的出现又为疫疠传播提供了载体,促使了瘟疫的流行。“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说明了人虚是感受疫病侵袭的重要内部条件,人虚之时又遇天虚,使疫疠毒气较易侵袭人体,最终导致死亡的发生。值“三虚”之时,在外当“避其毒气”以防感触冒犯,在内当垂帘反照,摒绝诸魔,令神不营于物,使正气盈溢于内,以期“气出于脑,即不邪干”[2]。
《难经》对“三虚”进行了全新的定义。《难经·四十八难》曰:“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将“三虚”解释为脉虚、病虚、诊虚,属于诊断疾病的范畴。《难经八十一难》是解释《黄帝内经》难点的著作,越人沿用《内经》三虚之名,但拓展了“三虚”含义,使其更方便临床使用。正如《难经古义》指出:“按《灵枢》分年之虚衰,月之虚满,时之和不和,以言三虚三实,然其义广远,而非至近之法,故此篇沿用其名,而革其法。所谓三虚三实者,脉病及诊是也,可谓至近矣。[3]”将“三虚”从对天时宏观含义的描述,向疾病诊断实用方面的转换,更切合临床。《难经·四十八难》中对于虚实的诊候判断部分脱胎于《内经》。如《内经·调经论》:“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荣卫泣,卫气去,故曰虚。”《难经》对应有:“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对虚实的判断标准较《内经》之说有所充实完善。
关于“三虚”含义尚有其他观点。《脉诀乳海》记载:“三虚者,阴也。指下寻之不足,举之亦然,曰虚;虚者,阴也,离之象也。离中虚。[4]”把“三虚”指代为虚脉,将“三虚”形象对应成离卦中虚的脉象。《广瘟疫论》将“三虚”按寸口脉诊部位分为上虚、中虚、下虚,总称为“三虚”。
概言之,此处“三虚”属于临床诊断学的范畴,为临床评判虚证提供了诊断方法,是对《内经》诊断理论的总结、发展和完善。
“三虚”指代精气神三者的不足。如张志聪[5]:“精气神三虚相搏,则为暴疾。”认为人处于精、气、神三者同时不足的状态,易突发严重的疾患。同时张氏提出了针对精气神“三虚”的治法。其曰:“故治三虚之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者,言精气充益,则肾至强,肾志强则耳目聪明。盖心肾开窍于耳,精神共注于目也。”指出补益心肾有助于精气神的恢复。
精、气、神有人之三宝之称,医家与道家均十分重视。《医方絜度》引《道经》云:“人宝惟有精、气、神,葆得三者可永生。[6]”李中梓:“人有三奇,精、气、神,生生之本也。精伤无以生气,气伤无以生神。[7]”可见,精、气、神为人体至精至贵之物,是生命的根本,保养精、气、神即为养生之道。《理虚元鉴》:“以先天生成之体论,则精生气,气生神;以后天运用之主宰论,则神役气,气役精。[8]”指出精、气、神原属一体,即使其中一虚也可能相互波及导致“三虚”。
“三虚”为患病之源。精、气、神不足,正气亏空于内,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如《鲁府禁方》:“夫万病之源,总归于虚。虚者,人不自慎而戕之。[9]”形成“三虚”的原因很多,如《古今医统大全》:“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10]”而如今大多数人处在身心俱疲的生活状态下,内有眷慕之累,外有伸宦之形,忧患伤其内,苦形伤其外,使精、气、神“三虚”于内。过劳引发猝死的频繁发生,也正是精气神“三虚”的结果,使精气神不能内守于内,最终导致“神去则机息”的严重后果。
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对精、气、神的摄养。《证类本草》:“神不可大用,大用即竭;形不可大劳,大劳则毙,是知精、气、神,人之大本,不可不谨养。[11]”《内经》也有保养精、气、神的方法:“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可见,精气神是影响正气的重要因素。善养生者,当保养精气神,不使“三虚”于内,以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
古人认为,房事之中有很多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存在,尤其认为不恰当的时间选择有害于身体健康。如《医统大全》说道:“房事之戒多矣,而天变为尤。”
房事种子的时机选择与胎儿的健康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万氏女科》[12]首次将“三虚”定义为房事种子的首要禁忌:“男女无疾,交会应期,三虚四忌,不可不避。”指出值“三虚”之时,人应规避房事。如果任性而行,则会求嗣不成,反而会招致疾病。
万氏认为,“三虚”由天虚、地虚、人虚三个要素组成。《万氏女科·种子章》:“三虚者,天地晦冥,日月薄蚀,雷电风雨,晦朔弦望,天之虚也;地震土陷,山崩水溢,地之虚也;忧怒悲恐,醉饱劳倦,人之虚也。”自古医家十分重视天地对人的影响,强调尤其在种子之时需敬天地之威,当有所避忌,倘犯禁忌而不自知,或可影响新生儿发育。
对于“三虚”的含义,万全在《广嗣纪要》与《万氏女科》两书中的说法有所不同。《广嗣纪要·协期》:“三虚者,谓冬至阳生,真火正伏,夏至阴生,真水尚微,此一年之虚也;上弦前、下弦后,月廓空,此一月之虚也;天地晦冥日月,此一日之虚也。[13]”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三虚”的多义性和复杂性。
“三虚”说在病机的虚实侧重判断方面,也有助于临床对疾病采取相应治法的选择。
《医门法律》提出:“七实三虚,攻邪为先。七虚三实,扶正为本”[14],这里的“七实三虚”代表疾病七分实、三分虚,邪气实而正气不虚,攻邪为先;“七虚三实”代表疾病七分虚、三分实,正气虚而邪气不实,扶正为本。《医医病书》:“三虚一实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盖谓虚多实少,犹当先治实证也。[15]”此处实证特指碍手的实证,必当先除其实,不然虚未能补,而实证滋长。对于碍手的实证,《重订广温热论》指出有3种情况:“一者湿热盘踞中焦;二者肝木横穿土位;三者前医误用呆腻,闭塞胃气,致胃虽虚而不受补,法当先和胃气。[16]”
《黄帝内经》“三虚”属于发病学范畴,包括天时之虚与人体之虚两方面,是以天人相应为指导的发病观。本文对“三虚”含义做了系统的研究归纳,通过对其含义的研究,明确了“三虚”在不同的语境下具备不同的含义。(1)“三虚”在天之时,医者应当注意运气的考察和天相的观测,全面考察所处的环境,把握人体因时而变的内在机能,达到“有先知之妙”的上工水平,从而更好地为预防控制疾病服务;(2)随着社会的发展,精气神容易出现过度的损耗,出现“三虚”在体的状态,使体内正气不足,为邪气的侵入埋下伏笔,引发疾病的发生。因此,避免精气神三者的过度消耗,重视内养才是防病的根本所在;(3)天地人三者均对种子及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房事种子之际应恰当的选择时机,避免房事“三虚”的出现,规避可能给胎儿带来异常发育的风险;(4)“三虚”还在指导临床诊断、选择恰当治法、指导临床的用药思路等方面具备指导临床应用的价值。
总之,无论是在养生保健,还是在防病、发病、诊病和治病等方面,“三虚”均具有指导意义,这正是本文诠释“三虚”含义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1]顾植山.“三虚”化疫—中医学对疫病病因的认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5):350-351.
[2]杨丽娟,于智敏.“气出于脑,即不邪干”含义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3):237-239.
[3]滕万卿.难经古义[M].北京:中医书局,1930.
[4]王邦博.脉诀乳海[M].北京:中医书局,1930.
[5]张志聪.本草崇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7.
[6]中医古籍珍惜抄本精选(四)[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9.
[7]李中梓.冯氏锦囊秘录[M].北京:中国中国医药出版社,1998:323.
[8]汪绮石.理虚元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
[9]龚廷贤.鲁府禁方[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5.
[10]徐春圃.古今医统大全(十二)[M].台湾:新文丰出版社,6856.
[11]唐慎微.证类本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27.
[12]万密斋.万氏女科[M].西昌裘琅玉聲氏世德堂重刊本,卷1:20.
[13]万 全.广嗣纪要[M].清乾隆6年辛酉(1741)敷文堂刻本,卷5:11.
[14]喻嘉言.医门法律[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99.
[15]吴鞠通.医医病书[M].苏州: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1.
[16]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M].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