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
湖北省石首市中医医院药剂科,湖北 石首 434400
本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分布于广西、贵州等地。其药性寒,味苦,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本草求真》载:“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本文就其主要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近十年来的研究综述如下。
研究表明山豆根中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皂苷类化合物及多糖等活性成分。从山豆根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有[1~3]:苦参碱、氧化苦参碱、N-甲基金雀花碱、臭豆碱、金雀花碱、氧化槐果碱、槐胺、槐醇、-14β-乙酸基苦参碱和 (+)-14α-乙酸基苦参碱。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LH-20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从山豆根中分离得到21种黄酮成分,包括黄酮、二氢黄酮、查耳酮和一氢异黄酮类化合物、紫檀素、染料木素、山槐素、谷醇、蛇麻脂醇、光甘草酚、芒柄花素、金雀异黄素等[4]。从山豆根中提取的多糖组分有[5~8]:SSa-1、SSa-2、SSa-3、SSa-4和SSb-1 FA、SSb-2、SSb-3、SSc-1。SSa、SSP1、从SSa的进一步分离中得到SSa-1、SSa-2、SSa-3、SSa-4 4个组分;用碱提醇沉法分离得到SSb,再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SSb-1 FA、SSb-2、SSb-3、SSc-1 4个组分。
2.1 抗肿瘤作用 肖正明等[9]用山豆根 (SSCC)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线粒体代谢活性观察,发现其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的增殖,降低线粒体代谢活性。
2.2 抗炎作用 杜士明等[10]用山豆根水提物作抗炎实验,山豆根水提物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显著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显著的抗炎,对急性炎症、免疫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周金兰[11]报道山豆根在临床上治疗慢性咽炎、风热感冒、乳蛾红肿、白喉、口舌生疮或溃烂等症,疗效卓著。
2.3 治疗肝炎 山豆根能有效抑制HBV,保护肝细胞,减少内毒素血症,促进受损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增强免疫功能作用。胡长征[12]用拉米夫定联合山豆根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86例,治疗组治疗第48周及停药后12周的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87%和81%,高于对照组的69%和48% ,P<0.05。
2.4 免疫调节作用 山豆根多糖能通过提高脾脏指数,对地塞米松所致的免疫抑制有一定的拮抗作用,通过增加体内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水平达到免疫调节作用,并通过提高免疫器官内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和调节一氧化氮水平影响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13]。
山豆根中苦参碱有烟碱样作用,能使胆碱能自主神经系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呼吸肌麻痹,从而出现头昏呕吐、出汗、步态不稳、惊厥、呼吸停止等症状;金雀花碱能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使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14]。
山豆根主要含苦参碱、金雀花碱等生物碱,有强毒性,用量在10g以下为宜。据报道[l5]有患者服用山豆根12g即可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有口服60g而中毒死亡者。故临床上用量以10g以下为宜。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新编拉汉英植物名称[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689-690.
[2]窦金辉,李家实,阎文玫.山豆根生物碱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89,5(19):40-42.
[3]章育中.山豆根 (越南槐)叶中分出的两个新的苦参型羽扇豆碱:(-) -14β乙酸基苦参碱和 (+)-14α-乙酸基苦参碱[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21(6):42.
[4]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1.
[5]张岚,任丽娟,顾玉诚.山豆根中性多搪SSA的分离纯化和性质[J].中草药,1993,24(1):8-9.
[6]李志孝,黄成钢,陈耀祖.山豆根多糖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0,20(2):294-298.
[7]董群,方积年.山豆根多糖的性质和化学组成[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2):85-87.
[8]董群,丁思炜,方积年.山豆根木葡聚糖的研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98,14(6):746-750.
[9]肖正明,宋景贵,徐朝晖等.山豆根水提物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增殖及代谢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1):62-64.
[10]杜士明,周本宏,杨光义.山豆根水提物抗炎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08,19(18):1371-1372
[11]周金兰.山豆根在临床上的妙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1,4:81·
[12]胡长征.拉米夫定联合山豆根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86例疗效评价[J].新医学,2005,36(8):453:454.
[13]帅学宏,胡庭俊,曾芸等.山豆根多糖免疫调节与氧化还原相关分子水平关系的试验观察[J].江苏农业科学,2009,(4):286:288.
[14]焦万田.中药不良反应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23.
[15]庄国康,刘瓦莉.中药中毒与解救〔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