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名甫
(山东平阴一中江氏蜂苑,250400)
雄蜂蛹该割还是该留,一直争议较大。笔者的文章《割除雄蜂蛹是“劳民伤财”》在本刊2004年第5期发表之后,许多蜂友提出异议,促使我多年来不敢懈怠,观察蜂群,重视实践,对雄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谈及下列几点,不当之处望指正。
1.割一次雄蜂蛹就多培育一代雄蜂。在黄河下游地区蜂群大约从3月上中旬开始产雄蜂卵,到9月上中旬结束,育雄蜂蛹期约180天。若任其自然,不割雄蜂蛹,培育一代雄蜂大约24天,全年培育7代。若割蛹,大约12~15天割一次,蜂群就会连续育雄蜂蛹,增加到10~12代,要多哺育近一倍的雄蜂蛹。
2.蜂群有补偿性育雄蜂蛹趋向。每割一次雄蜂蛹,工蜂比上一次就多改造一些雄蜂房,蜂王更及时的产入雄蜂卵,连续割到8月份,有些巢脾雄蜂房就占到整脾的 1 /2。
3.多占用2/3的哺育蜂。不割雄蜂蛹,工蜂哺育一代雄蜂幼虫只需7天,其余17天就可投入采集等其他工作。若割蛹,哺育蜂要连续不断地培育雄蜂蛹,而不能参于采集等其他劳作。
4.雄蜂蛹比工蜂蛹多耗营养资源。雄蜂幼虫比工蜂幼虫个体大,需要多消耗1倍多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5.工蜂幼虫减少。蜂群多培育雄蜂蛹,不光多消耗饲料,还占用很多哺育蜂,必然会减少工蜂幼虫的哺育数量。
割雄蜂蛹的蜂群,雄蜂数量减少,看似少消耗蜂蜜,但割雄蜂蛹既多占用了哺育蜂,又少培育工蜂,采集蜂减少,采集蜜粉的数量也必然减少。
收获蜂蜜的多少,要看蜂群自身消耗,更要看采集量,应当容忍蜂群自身消耗,鼓励其采集,蜂群自身有很强的节能降耗习性,采集能力越强,养蜂收益越好,所以在管理上着眼于发展强群,使采集量大于消耗量,才能增加收益。研究结果表明:不割雄蜂蛹的蜂群比割蛹的蜂群平均产蜜量提高9.37~14.4%,产粉量提高23.8~26.5%。
养蜂是为了取蜜,蜜多效益高,取的蜜是蜂群自我消耗以后的剩余,余的多,效益好。反之则差。一般养蜂人看到蜂群中的雄蜂,只吃不干活,在蜂群里自由出入,不光消耗大,有时还剥夺了雄蜂的交配权,使蜂群退化,因此除育王的父群之外的雄蜂蛹“割杀勿论”。
事物都具两面性,雄蜂存在的实质,就是交配功能。保持一定数量的雄蜂,量中求质,质则优;无量则无质,优质者获交配权,才能使群优,延续种群。现在的蜜蜂虽经人工驯养,但驯化程度有限,对大自然的依赖性还很强。在蜂群的管理上,必须顺应其生物学特性,因蜂群经过亿万年的物竞天择,形成了特定的群体性比结构。据学者测定,雌雄比例是83~96∶1,这一比例关系经受了长期自然环境的考验,适应代代选择的需求,蜂群必然要不惜任何代价保持其群体的性比关系,从雄蜂数量中优化竞选,使种族不断进化,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保持种群延续的优势,所以要“刀下留蜂”。
1.大小蜂场密集。一般小生产蜂场众多,相距很近,都自育生产王,对种用雄蜂难以控制,只能对母群去雄,控制自交,是可行的。
2.青年蜂王产雄蜂少。生产蜂场多用当年王,产卵力强,不会雄蜂泛滥,只有小弱群蜂王和需要淘汰的老蜂王,才有产生过多的雄蜂。研究得知:不割雄蜂蛹的蜂场,蜂群雌雄性比为 83~96∶1。
3.蜂群自身很注意节能降耗。蜂群的“计划生育”特性就表明了这一问题。当外界蜜源稀少时,蜂王就会少产卵,采集蜂也静卧巢中,不乱飞翔。就是流蜜期,也是在蜜源植物一天中的流蜜高峰时出巢采集,过后做巢内工作。
4.非繁殖季节群内不留雄蜂。秋末冬初,外界蜜粉源稀缺,工蜂对雄蜂开始不让它们吃蜜,逐渐驱逐出巢,工蜂推赶雄蜂的场景,箱箱门前可见,不许它们返回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