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骨结核的经验总结

2012-01-25 00:04:21王文红李红菊刘莎莎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7期
关键词:骨结核鹿角胶次服

王文红 李红菊 刘莎莎

(山东省安丘市中医院,262100)

骨结核属中医学“流痰”范畴。本病是发生于骨与关节的疾病,可在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为“流痰”。后期可出现虚劳现象,因此又称“骨痨”。本病的特点是:好发于骨与关节,起病缓慢,化脓迟缓,溃后不易收口。因发病于骨和关节,故易损伤筋骨,轻则残疾,重则危及生命。本病为阴证、虚证。初期宜滋补肝肾为主,以温通经络、散寒化瘀为辅。若已化脓,宜用托补,溃后则宜培补。

笔者治疗本病,疗效确切,总结如下。

内治法

1.初期:益肾温经,散寒化痰。用阳和二陈汤加味。方药组成:熟地黄30g,肉桂3g,麻黄2g,鹿角胶15g(烊化),白芥子6g,姜炭5g,甘草3g,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5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2.中期:扶正托毒,用透脓散加味。方药:黄芪30g,当归10g,炮穿山甲5g,皂角刺6g,金银花15g,甘草6g。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1剂。

3.后期:气血两虚,宜调补气血,托里透脓,滋阴助肾,健骨为主。方用龟鹿二仙汤治之(自拟方)。方药:黄芪60g,鹿角胶13g(烊化),龟板胶13g(烊化),骨碎补10g,山药24g,茯苓20g,砂仁6g,生姜10g,大枣15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4.加减:肢冷畏寒者加熟附子、炮姜、肉桂、麻黄;脓尽肌生,改服龟鹿丸(自拟方)。凡此病者不论何期皆可加服青龙丸,需长久服用方能见效,一般6~9个月方愈。

外治法

1.初起漫肿无头,皮色不变,外敷回阳玉龙膏;内中坚硬者敷回阳化坚膏(自拟方)。

2.中期:脓成可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

3.溃后:疮面撒祛腐生肌散(自拟方),疮口深者,插祛腐生肌条。若形成瘘管,久不收口者,内插红升条,以腐蚀瘘管。肌肉生迟者,涂生肌玉红膏。疮面均宜用加味太乙膏。

猜你喜欢
骨结核鹿角胶次服
鹿角胶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骨结核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呢
磁共振成像对骨结核和骨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鹿角胶-脱蛋白骨制备工艺
中成药(2016年8期)2016-05-17 06:08:38
磁共振成像在骨结核和骨肿瘤中的诊断分析
治神经衰弱
妇女生活(2015年3期)2015-09-10 07:22:44
动物药整理研究
——鹿角胶
吉林中医药(2014年1期)2014-08-09 01:15:34
磁共振成像在骨结核和骨肿瘤中的诊断分析
中外医疗(2013年15期)2013-01-26 04:01:56
妊娠呕吐
家庭医药(2012年7期)2012-04-29 00:44:03
糯稻草根治病验方
保健与生活(2009年5期)2009-04-29 16: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