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固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系,福建漳州363000)
台湾地区许多地方都有精心设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借助公共艺术的展示形式,存在于公共空间并为公众服务,体现了在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价值;公共艺术作品作为城镇的地理标识,还能起到很好的指示作用。这些风格淳朴、饱含浓郁地方特色的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筑起了一道道独具魅力的地理风景线,仔细品味既感到亲切,又让人着迷。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对台湾地标公共艺术的相关研究不是形式层面上的总体介绍,就是导览式的走马观花,关于其发展现状、艺术形式以及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仍处于相对空白状态。因此,本文拟通过对以上诸方面的研究来加深对台湾地区乡镇地标公共艺术的了解,借此反思我国大陆地区在乡镇地标公共艺术设计与建设领域的文化政策、指导思想和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的途径。
在台湾许多乡镇的公共空间,地标公共艺术作品大多采用写实的造型和贴近自然对象的色彩,保留着自然而淳朴的艺术形式语言,但又并非只是自然形态的简单模仿,而是借助它的淳朴之美来传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的内涵主题,并通过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着力传递和突出庶民美学特征。
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逼真的形态塑造和自豪、亲切、热情的主题诉求具有引导感情移入的效果。“感情移入”是德国心理学家特奥多尔·李普斯在其《空间美学》一书中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感情移入又称“移情作用”,是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特定的对象从而享有对象的美感和情趣。[1]
图1是台湾红蒜之乡嘉义县的地标公共艺术作品《蒜头》,两棵逼真硕大的红蒜被高高擎起,立柱上的题字“蒜头香味传台湾”赫然在目,既直观表述了当地人的自豪之情,又能让观赏者仿佛闻到餐桌上红蒜的香味,成为民众自家特产强力行销的精神地标。再如台南市南化北寮镇的地标公共艺术作品《水果之乡》(见图2),该作品坐落在交通枢纽中心,巨型果篮里装满了新鲜的莲雾、芒果、柳丁等当地特色水果,它不但传递出当地人的好客热情,还能吸引观赏者专注欣赏,进而引导其了解北寮,体验北寮的在地特征。类似这样特色鲜明、易于辨识的地标景象,在台湾的各乡镇很容易见到。[2](P9)地标反映的地产都是当地民众赖以生存的支柱产品,是当地民众的骄傲。“民以食为天”,游客或途经者面对迎接自己的鲜美果蔬自然恋恋不舍,从而产生感情移入,于是公共艺术作品收到了它所追求的物我交融、物我合一的效果。
图1 嘉义县大林镇《蒜头》
图2 台南南化北寮镇《水果之乡》
图3 新北市北海岸《芋头之乡》
根据人的视知觉反应,实物放大能产生形象的视觉张力而形成视觉体验,达到突出形象或展现主题的作用。著名的美国波普艺术家汤姆·韦塞尔曼就是以实物放大表现手法赢得荣耀的。其实他没有想创作什么奇特的作品,只是抓住波普艺术的特点,向生活要艺术,处处从生活出发,生活的素材经过艺术家的思想过滤,生发出一种创作灵感。[3]
以突出本地产品和特色为宗旨的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主要通过实物放大的表现手法来实现。以新北市北海岸的《芋头之乡》作品为例(见图3),作品中的芋头直径接近1.6米、芋头与茎叶总高度达6米多(比例是实物的数十倍),在天连水尾背景的衬托下,巨大的芋头、勃发的片片新绿显得格外醒目壮观。这种将农副产品实物提炼后进行超放大而塑造的朴素表现语言,看似直白、简单,但仔细分析和比较后发现,它与波普艺术有众多共同点:传导给观者的都是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艺术形式;作品不需要令人凝视的奇异表象,却可以让观赏者报以会心的微笑。
地标公共艺术是多介质的艺术景观,在材料方面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台湾地区的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的制作多遵循经济、实惠的原则,尽可能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很少用奢华的高档材料。作品展现出的是朴实的乡镇民风,体现的是节俭的经济思想。
以台湾南投县竹山镇的地标公共艺术作品为例。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台湾盛产的竹子要比其他地区产的竹子柔韧度更好,而南投县竹山地区生产的竹子材质又是台湾最好的。作为台湾地区竹子精加工的重要生产基地,南投县竹山镇生产的竹木工艺品和竹木家具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因此,在南投县竹山地区的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的制作都是以当地的竹子为原料,结合巧妙的设计和独特的编织工艺精制而成(见图4)。这些作品的材质独特且成本较低,质感温和,其用心和真情能深深地打动人们,从而恰到好处地凸显了作品的庶民美学特征。
由此可见,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既没有现代都市里那种密码符号似的艺术修饰,也没有学院式的唯美色彩和造型,但它凝聚着每一个乡镇的灵性,展示着它们特有的语言,诉说着每一个地域的观念。这种质朴的艺术语言同样可以触动观者的思维与情感,传达其美感认知和美感经验,让人们从中品味到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情怀,领悟其中孕育的庶民美学特征。
台湾引入公共艺术始于1980年代,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1992年7月颁布了《文化艺术奖助条例》,1998年1月通过了《公共艺术设置办法》,公共艺术政策、法令日趋完备。2001年以来,台湾各地开展的“社区总体营造”运动拉回了地方的主体性,社区民众参与公共事务有了可能性。这些举措使艺术的思考与定位重新回归到使用者和观赏者的身上。这样的改变,避免了将艺术全部都委托外包给艺术家或专业单位,民众不再只是单向的被教育者。公共艺术与社区总体营造背后的思想与观念,主要目标是提升民众的参与度及公共意识,强调落实到地方的宗旨,所有公共艺术项目都由社区及社会大众来检验。
公共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共性和自身的地域文化属性决定了它必然受到特定文化及思维模式的影响。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文化是由它的生态环境决定的,其生态环境决定了其生态文化,虽然生态文化在社会文化的层面上只是隐性存在,似乎也只能在只言片语间窥见一斑,但从文化的遗传发展进程看,如果将文化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树,那么生态文化就是最初掉在地上的那粒种子。[5]
图4 南投县竹山镇《竹笋》
图5 新北市《北海美腿》
台湾民众历来崇尚自然生态,其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必然展现这种特定的庶民美学风貌。台湾地标公共艺术不仅追求美的艺术形式和视觉效果,还在乎场的意识、对公众理解的发掘,以及公众的参与和文化的选择等,而这一切都是庶民美学的旨归。以作品《北海美腿》为例(见图5),该作品是台湾新北市金山镇的地标公共艺术。金山地区盛产优质的茭白笋(在台湾也叫“脚白笋”),茭白笋是一种水生蔬菜,外形尤如人腿,当地人用“美腿”来形容它。该作品拟人化的命题手法,不但生动而且富有地方民俗文化色彩。
地标公共艺术的重要性在于与公众的互动、对话和交流。它客观上吸收、物化公众的精神,在满足公众精神需求的前提下诠释作品的观点。因此,它的社会属性重于艺术属性。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审美,这些作品的题材多是质朴的蔬果类、畜牧类和海产类产品,造型上采用写实唯真的手法,故能散发出天然的品位与自然的气息。图1—3中的每件作品都力求通过真实再现来引发联想,让观者感受近距离的热情,产生难以抗拒的庶民艺术魅力。此外,这些以在地农业、渔业产品形貌为题材的设计作品,在造形和材质上都少有装饰,反映出某种微慢、轻松的在地生活模式。这种以在地民众的生活观为创意原点所产出的“公共”与“公园”的空间[2](P16),造就的是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贴近生活与亲近民众的艺术风格,体现的是公众的审美需求,所突出的也是在地民众淳朴的美学观。
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的设置多数具有为地方特产行销和代言的目的,这些作品的内容多是以经济务实为考量,所以不需要那种借此转译的抽象造型、繁复符号的艺术操弄。如新北市《北海美腿》等作品的题材都是原汁原味在地特色产品,且无不以在地产品的广告宣传和行销为目的,这种务实的创作态度,造就了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庶民美学特征的彰显与产品市场行销共融的局面。
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与公众最亲近的艺术形式、最现实的表达方式构建已经被现代人淡化了的庶民美学。台湾各地的这些非都会地标公共艺术作品,由于题材所具有的在地文化特色,不管原设计者或创作者有意无意,作为各个乡镇的地方指示性标志,大多能显露区域内居民的情感、生活习性等地域性文化特征[2](P29),展现出庶民美学的自信:平凡而不平淡。相比一些现代、后现代的公共艺术作品,它更能深入人们的心灵,故而令人难忘。[6]
地标公共艺术具备当代艺术的许多特征,如多元性、开放性、互动性和模糊性等,显现出与日常生活和地域文化的共生关系。如何设计地标公共艺术一直是我们着力反思和探索的问题,这关系到地标公共艺术生命力的展现及其存在的价值。当前,我国大陆许多地方都十分重视地标公共艺术的建设与发展,也有一些作品很有地域特色和代表性,但在乡镇地标公共艺术的设置与发展方面相对薄弱,抽象、冷漠的作品因千篇一律而普遍缺乏地方特色;同时还有一些是纯粹的“形象工程”,没有考虑地方的经济实力而建设所谓的“主题公园”等,既增加了财政负担,又脱离了公众文化需求。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为突出的是:缺乏相关的公共艺术发展政策的鼓励、促进与指导。
海峡西岸的各省与台湾地缘接近、生态相似,具有推动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经济文化融合的地理优势和生态条件,许多乡镇都有自己特色的农副产品,各地也相继规划和发展了许多旅游农业观光园,为提升原产地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还纷纷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些地方可以借鉴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方法和表现形式,以展现当地的特色风貌,通过贴近生活、亲近民众的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为当地产品塑造出独具特色的形象。
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主要是体现当地民众的公共意识和公共情怀。因此,它的特殊性要求艺术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不能与公众拉开距离,不能让公众处于一种艺术强权之下:如果公众不接受这种艺术,就说人家没有文化。我们可以借鉴台湾的一些有益经验,制定以提升民众参与度和公共意识为目的、以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为宗旨的公共艺术发展政策,从而促使乡镇地标公共艺术良性发展。
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规划和修建应该与地方的生态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相适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从节俭和经济务实的角度出发,在规划、设计和建设方面搭建公众参与的平台,避免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的设置脱离当地实际,成为显示领导人政绩的“形象工程”。
内地许多地方的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只满足于表面的形式,却忽视了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现象,不但使乡镇地标公共艺术缺乏形象魅力,也失去了它作为地域标志的作用,有的艺术作品已变为艺术垃圾。所以,应注重地域文化素材的发掘,选择当地特色产品或注册的地理标志等为设计创意的素材,并结合当地特有的材料、工艺等进行制作和建造,以避免出现作品同质化的现象。
关于富有庶民美学特色的台湾乡镇地标公共艺术作品,如抛开意识形态思维,从单纯的艺术创作角度来分析,这种以亲近民众、触动欣赏者的心灵,追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形式,与当前我们主张“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宗旨是一致的,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理念也是一致的。因此,针对地标公共艺术的发展模式、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两岸可以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有益的交流,推进海峡两岸文化艺术的不断融合,共同促进中华文化艺术的提升。
[1] 曾仰贤.艺术美感与鉴赏[C]//黄嘉胜.艺术概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10:173.
[2] 游本宽.台湾公共艺术——地标篇[M].台北:佳信印刷,2011.
[3] 彭晓东,谭娟.放大的视觉感受——美国艺术家韦塞尔曼[N].美术报,2007-11-30(9).
[4] 樊莘森,李范,杨恩寰,等.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 刘桂荣.灵魂的铸就——公共艺术设计理念的思考[J].文艺评论,2006(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