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会芹
缩宫素是晚期妊娠引产与催产比较常用的药物之一[1],但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因使用不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子宫破裂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母儿生命[2],因此,缩宫素引产时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现对本院180例妊娠晚期孕妇使用缩宫素引产时的观察和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80例应用缩宫素引产孕妇,年龄23~37岁,孕周37~43周。其中胎膜早破127例,羊水过少15例,过期妊娠2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例,孕妇胎心音正常,无缩宫素引产禁忌证。
1.2 方法 用5%葡萄糖溶液行静滴,8~10滴/min,然后用1 ml注射器准确抽取缩宫素2.5 U加入上述液体,摇匀。每15~30分钟根据孕妇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宫缩强度和胎心率的情况,缓慢调节滴数,每次递增2~4滴/min至有效宫缩出现,即达到每3~4分钟1次宫缩,持续30~40 s,最大剂量不超过30~40滴/min。对连续滴注3 d仍未临产者,即视为缩宫素引产失败。
2.1 临床观察
2.1.1 宫缩情况观察 一般采用手摸法与胎儿监护仪相结合,宫缩频率以每10 分钟 3~5次为适宜,每10分钟<3次为宫缩乏力,每10 分钟>5次为宫缩过频,宫缩强度以持续时间衡量:持续时间45~60 s为强,30~45 s为中,<30 s为弱[3]。引产孕妇专人守护,准确观察宫缩频率及压力,及时调整用药浓度与滴速。每个孕妇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本组有8例非常敏感,出现强直性或痉挛性子宫收缩症状,给予立即停药并间断低流量吸氧措施后,症状迅速缓解。因病情危急,其中5例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另外3例未再行引产,但在1~2 d后自然分娩。
2.1.2 胎心变化的观察 一般采用多普勒胎心听诊器听诊,每隔15~20 min与宫缩间隙时听胎心音1次,每次听1 min,如胎心>160次/min或<120次/min,立即采用胎心监护仪持续监测胎心,本组观察中5例因羊水污染、胎心率改变即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2.1.3 产程进展的观察 根据宫缩强度每30~120 分钟进行肛查1次,了解宫口扩大及胎先露下降程度等情况,如发现宫口扩张很慢或胎先露下降停滞,需查找原因,给予恰当的处理。经阴道检查发现3例因头盆不称者即行剖宫产结束分娩,10例宫颈水肿,给予2%利多卡因5 ml、阿托品1 mg宫颈封闭后,同时予安定注射液10 mg缓慢静脉注射后自然分娩。
2.2 护理措施
2.2.1 做好引产前准备 术前检查产妇脉搏、血压、胎心、胎位、胎儿大小、胎先露的高低及骨盆等情况。对高危妊娠应做无刺激试验(NST)或缩宫素应激试验(OCT),B超检查胎儿、羊水、胎盘情况,另外还需判断宫颈成熟度。
2.2.2 输注缩宫素的护理 为保证孕妇安全催产,必须在引产室或待产室内进行输注,胎心监护仪、氧气应在床旁备用,条件好的机构科进行全程电子监护。对产妇的宫缩频率、强度、持续时间、胎心、血压及脉搏设专人密切观察,注意观察羊水性状,如发现羊水粪染,表明胎心宫内缺氧,立即吸氧,并视产程进展情况决定终止妊娠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2.2.3 及时正确填写引产记录 在使用缩宫素引产前,先测孕妇血压、脉搏、呼吸1次并做好记录,以便与引产后有所对照。一般15 min记录1次,有情况随时记录,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妇则视病情及医嘱随时了解血压变化。由于引产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自然分娩,故应用缩宫素后分娩的产妇,产后应继续应用,以防出血。
2.2.4 呼吸调节护理 宫缩疼痛时可导致副交感神经反射促使孕妇呼吸加深加快,因通气不足致胎儿缺氧,同时因疼痛可影响子宫的有效宫缩,从而产程延长。因此,助产士应当指导孕妇如何运用胸式呼吸,在宫缩开始和结束时才用鼻吸气、口呼气,间歇时停止,并与按摩下腹和腰骶部相协调,促使肌肉放松,达到降低产妇痛苦的作用。
2.2.5 产褥期教育 产后嘱咐家属要协助保持床单干净整洁,教育产妇勤换衣服,勤换消毒会阴垫,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会阴伤口者,2次/d会阴擦洗消毒;指导产妇适时床上活动和下床活动;进行产后饮食、休息、运动、产后复查等健康知识的宣教工作,避免产后感染,促进产妇尽快恢复。
经精心护理,引产成功164例(91.11% ),失败16例(8.89%)。无新生儿窒息、子宫破裂及软产道损伤等并发症。
缩宫素为多肽类激素,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主要用于产后止血、引产与催产。小剂量缩宫素能使子宫肌张力增加,收缩力增强,收缩频率增加,但仍保持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即模拟正常分娩的子宫收缩作用,导致子宫颈扩张,这就是缩宫素引产的原理[3]。剂量过大时,能引起肌张力持续增加,乃至舒张不全导致强直性收缩,还可引起血压升高、脉搏加速及出现水潴留现象。
本组资料显示,缩宫素引产是产科最常用且有效的引产方法,合理运用缩宫素诱发宫缩,是妊娠晚期分娩成功的关键。所以,护理时严格遵医嘱,掌握药量、滴速,专人守护,严密观察子宫收缩、产程进展、胎儿及孕妇等情况,使孕妇顺利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高劲松,刘海元,边旭明.晚期妊娠引产与催产的指证、禁忌及规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5):257-259.
[2]辛晓燕.催产与引产时的监护及疗效判定[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5):273-274.
[3]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