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国 罗玉秋 宋东宇
(1 凌源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凌源 122500;2 凌源市中心医院眼科,辽宁 凌源 122500;3 凌源市监狱管理分局中心医院眼科,辽宁 凌源 122500)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多样、病因复杂,早期诊断困难。现就3年来9例CVST患者的诊疗体会报道如下。
收集我院神经内科自2006年4月至2011年1月期间9例CVST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12~73岁,平均35.5岁。按起病时间将其分为急性期48h、亚急性期48h~30d和慢性期30d三种类型。9例患者中8例为急性期,1例为亚急性期。
9例患者均头痛、恶心呕吐;3例发热;1例抽搐昏迷;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双眼失明;肢体轻瘫2例。
9例患者入院后全部进行腰穿、头CT及头磁共振检查。
所有患者均使用普通肝素治疗,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达标后继续维持用药2~3周,视病情变化改用低分子肝素钠100IU/kg日2次皮下注,1个月后改用华法林治疗,使国际标准化比值达在2~3之间,维持用药3~6个月后停华法林。住院期间均给予降颅内压治疗,有炎症者应用抗生素;有抽搐者应用抗癫痫药;有出血者,继续抗凝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者针对病因给予相应治疗。
9例患者中,感染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例;口服避孕药1例;产褥期2例;全子宫切除、内分泌失调1例;原因不明2例。
9例患者中头CT除两例脑出血外无阳性发现。头磁共振急性期1例无异常,亚急性期5例患者相关静脉窦存在短T1长T2信号,4例正常,相关静脉窦MRV9例全部异常。腰穿与脑脊液压力全部增高。
9例患者中,1例治疗无效死亡,此患儿女,12岁,入院后反复抽搐昏迷,6d后因直窦血栓脑疝死亡;1例18岁男孩住院15d后枕叶出血,颅内压持续性升高,继续普通肝素抗凝1周,病情不缓解转北京宣武医院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痊愈。另外,1例患者双眼失明,其余全部康复出院。随访半年至1年,有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者静脉窦血栓复发。
引起CVST原因有100多种,包括感染性因素与非感染性因素。本文9例病例中有4例为获得性凝血机制障碍,其中3例妊娠及产褥期发病,1例为口服避孕药所致。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致CVST在本文中有2例。CVST临床症状与体征包括: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综合征;亚急性脑病表现(意识水平下降和无明显局限性体征的癫痫发作或颅内压增高);海绵窦综合征;头痛为唯一症状。本文9例病例开始CT扫描7例未见异常,这与发病时间早及CT未增强有关。颅高压患者,动态平扫CT发现皮层有个别出血,但应注意25%~30%CVST患者CT平扫正常[1]。另外跨动脉区脑梗死应想到有静脉脑梗死的可能。CVST患者的MRI检查在亚急性期T1、T2均为高信号,本文9例中有五例表现此特点,同时可发现继发性脑水肿和出血性脑梗死。结合MRV可见相应静脉窦血流信号缺失或边缘模糊、不规则的较低信号以及静脉侧支形成[2],本文9例患者全部如此。MRI/MRV结合是目前诊断CVST最佳无创性诊断方法,有取代脑血管造影的趋势,并最终可能成为诊断CVST的新标准。但临床需要注意有些患者的静脉窦,特别是左横窦有发育畸形、缺如或变细容易与CVST的影像学混淆的[3],必要时要进行磁共振增强并进行腰穿等综合判断以排除静脉窦先天发育畸形的可能。
总之,CVST的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MRI/MRV结合诊断特异性较高,适时辅以腰穿、增强MRI,CVST基本均能确诊。抗凝治疗为基础,建议重症患者必要时进行动静脉联合介入溶栓治疗。
[1]王建祯,凌锋,吉训明,等.脑静脉血栓形成诊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4(9):422.
[2]Stam J.Thrombosis of the cerebral veins and sinuses[J].N Engl J Med,2005,352(17):1791-1798.
[3]张致身.人脑血管解剖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