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学科“十一五”研究成果回顾及展望

2012-01-24 09:06刘玉祁李春华苑鸿雯张鹏辛思源李静朱江程凯
中医药信息 2012年1期
关键词:十一五针灸学经穴

刘玉祁,李春华,苑鸿雯,张鹏,辛思源,李静,朱江,2,3,程凯,2,3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北京 100029;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特色疗法评价重点研究室,北京 100029)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2010年,“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腧穴理论是针灸学的核心理论,腧穴学科是针灸学的基础学科,其发展一直得到国家的重视。早在“十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关注经穴主治标准的前期研究,设立了相关研究专项,该项研究一直延续到“十一五”,重点开展了经穴主治的文献研究与临床验证性研究。“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又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设立了腧穴相关项目,致力于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1]。本文拟对“十一五”期间腧穴学科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总结,并对其下一步的发展进行展望。

1 腧穴学科研究成果的回顾

“十一五”期间,腧穴学科在许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有力地促进了针灸学的进步。通过对2006年~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针灸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相关网站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发现:

1.1 两项腧穴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973计划先后于2006年和2010年设立了“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项目和“经脉体表特异性联系的生物学机制及针刺手法量效关系的研究”项目,旨在从经穴-脏腑相关和经穴-体表相关两个角度,以传统针灸理论下的特异性经穴为切入点,采用国内外公认的先进研究方法,证实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并探索其特异性规律、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继而通过对经穴特异性规律的整理和总结,探讨经脉体表与体表上下之间联系和经脉与脏腑之间联系的完整的经络表现,以现代科学语言解读经络腧穴理论,促进针灸学理论的继承、发扬和传播。

1.2 8项腧穴研究成果分获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8项腧穴的研究成果分获中国针灸学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2006年度“针刺镇痛的节段性机制与全身性机制研究”获首届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研究将经穴部位、痛源部位和针刺强度综合考虑进行针刺镇痛机制的系统研究,发现与病变部位同神经阶段经穴和异神经节段经穴的针刺镇痛机制存在差异[2];2008年度“国际标准(针灸经穴定位)研究”获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该研究首次由中国提出并被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立项,项目就361个经穴进行了国际统一标准定位,其中359个经穴的定位标准采纳了中国专家的方案;2010年度“39个针灸单穴主要主治作用的临床再评价”获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该研究就合谷等39个针灸单穴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等40种临床常见病症的主治作用进行了临床再评价,为腧穴主治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循证依据。

1.3 腧穴的三项国家标准和一项国际标准确立

“十一五”的五年间,针灸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共修订、制订针灸国家标准22部,其中腧穴国家标准3部,分别是《腧穴名称与定位》、《腧穴定位图》和《腧穴定位人体测量方法》[3-5],均为腧穴定位规范的相关标准。以《腧穴名称与定位》为基础,还形成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经穴定位标准,这也是目前唯一发布的针灸国际标准。这些腧穴标准的制订为腧穴学科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应用提供了规范的取穴方法,对于推动腧穴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4 一些腧穴的新学术观点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关注

“十一五期间”,腧穴学科的一些新学术观点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这些观点主要集中在经穴效应特异性及其机制研究方面,如:1)经过文献、临床、代谢、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研究,初步肯定了经穴效应具有特异性[6]。2)穴位-靶器官具有特异性关联:体表经穴与相同节段神经支配的内脏器官在交感神经控制下组成一个相对紧密联系的结构-功能性单元(体节);异节段神经支配区域经穴形成一个可能通过迷走神经通路发挥相悖效应的功能性集元。单元经穴和集元经穴共同构建通过躯体传入信息调整和平衡内脏功能的稳态系统[7]。3)体表腧穴面积的大小和功能强弱实际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状态,而是一个“活”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即腧穴功能强弱及其面积大小会随着机体状态,尤其是内脏功能状态的不同而发生改变[8-10]。4)人体经络穴位的物质基础是以结缔组织为基础的复杂体系,而结缔组织内肥大细胞脱颗粒是穴位效应的始动因素之一,手针机械信号通过胶原纤维传导作用于肥大细胞,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出活性物质一方面作用于周围神经末梢的感受器,将针刺信号上传至中枢;另一方面向外周扩散,作用于细胞产生生物电信号或化学信号,进而传输形成得气、循经感传等现象[11-18]。5)穴区不同的组织结构乃是决定和影响穴位功能特异性的关键因素[19-20]。

1.5 三十三项腧穴国家专利获授权

以“一种人体穴位红外辐射光谱检测方法与仪器”、“经络腧穴与解剖关系的实体模型制作”、“现代针灸铜人”系列为代表,有17项与腧穴相关的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获国家授权。为腧穴生物物理特性、解剖结构、定位等研究及腧穴教学提供了简单易行的工具。

1.6 多项新技术应用于腧穴研究

腧穴研究学者密切关注其他学科的研究动态,不断将新技术应用于腧穴研究。“十一五”期间有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两项新技术应用于腧穴研究。此外,与“十五”期间相比,功能成像和基因组学两项较新技术在腧穴研究方面的应用亦有大幅增长,前者相关文献分别由23篇增至86篇,后者由6篇增至13篇,增长率分别为273.91%和116.67%。这些新技术在腧学研究方面的应用虽然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其对于深入揭示腧穴作用的规律和促进针灸学科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1.7 多部腧穴学术专著出版

“十一五”期间,有多部腧穴学术专著出版,如《针灸单穴临床研究》和3部用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经络腧穴学》教材等[21-23]。《针灸单穴临床研究》为腧穴主治标准制定、针灸临床和教学及科研提供了科学的临床依据,并为今后其他单穴的主治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模式。

2 腧穴学科研究成果的展望

作者曾提出,经穴效应具有特异性,而此特异性具有相对性、规律性和系统性3个基本特征[24]。“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经穴效应特异性方面继续增加投入持续深入研究。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重点项目“穴位效应与穴位配伍的生物学基础”,将深入进行经穴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2012年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将开展“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规律及关键影响因素基础研究”,在2006年973项目已初步证实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的基础上,基于临床,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与手段,深入研究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的基本规律及关键影响因素,阐明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多环节靶向调节的生物学机制。有理由相信,在国家的支持和研究者的努力之下,经穴效应特异性的规律将得以充分阐释,并最终形成系统性的理论。

由于经穴具有反应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两大功能,经穴反应特异性也是经穴特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经穴的温度和电阻反应是这方面的研究重点,通过多学科合作,研制出稳定、标准的经穴温度和电阻的测量仪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经穴反应特异性研究,以更加客观和全面地阐释经穴特异性的基本规律,同时可为经络研究奠定腧穴学基础。

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提出要“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体系,推动我国中医药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随着经穴部位国际标准的制定,腧穴学科已经走在针灸国际标准制定的前列。今后可对已有的标准加强宣传和推广,收集使用建议和经验,不断完善和提升,从而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的认可,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同时,可扩大对腧穴主治作用临床评价的范围,为经穴主治标准的制定奠定循证医学基础。

综上,由于国家对腧穴研究的重视,以及对整个针灸学科的政策扶持,腧穴学科迎来了令人鼓舞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十二五”期间,腧穴研究将以提高临床疗效和阐释科学内涵为根本目的,坚持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注重本学科与系统生物学、循证医学、影像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在继承和发展“十一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新的更重要成果,进入更快的发展时期。

[1]吴焕淦,姚伟,周恩华,等.经穴特异性研究的思考[J].中国针灸,2007,27(1):59 -62.

[2]朱兵,荣培晶,贲卉,等.针刺镇痛的节段性机制与全身性机制研究[J].针刺研究,2007,32(3):2.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腧穴定位图(GB/T 22163 -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腧穴定位人体测量方法(GB/T 23237-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6]李振吉,张先恩,苏钢强,等.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2005~2006年项目成果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92-93.

[7]Zhu B,Rong PJ,Li YQ,et al.Acupoints- stimulated effective regularity and its mechanisms[J].Shi Jie Zhen Jiu Za Zhi,2009,10(1):3-9.

[8]喻晓春,朱兵,高俊虹,等.穴位动态过程的科学基础[J].中医杂志,2007,48(11):971 -973.

[9]曾芳,唐勇,刘旭光,等.论腧穴的动态性[J].四川中医,2008,26(6):103-105.

[10]贲卉,李亮,高昕妍,等.穴位和非穴位一氧化氮含量及导电量的比较[J].针刺研究,2009,34(6):383 -392.

[11]Zhang D,Ding GH,Shen XY,et al.Role of mast cells in acupuncture effect:a pilot study[J].Explore(NY),2008,4(3):170 -177.

[12]程珂,沈雪勇,丁光宏,等.激光针灸镇痛效应与穴区肥大细胞功能的关系[J].中国针灸,2009,29(6):478 -483.

[13]林俊,黄红,丁光宏,等.穴区肥大细胞功能与针刺缓解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疼痛效应的关系[J].针刺研究,2007,32(1):16-19.

[14]黄红,詹睿,余晓佳,等.穴位神经阻滞对肥大细胞功能和手针及电针镇痛的不同影响与机制研究[J].针刺研究,2009,34(1):31-35.

[15]张迪,丁光宏,沈雪勇,等.肥大细胞功能对针刺大鼠“足三里”镇痛效应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7,32(3):147 -151.

[16]汪丽娜,Wolfgang Schwarz,顾全保,等.用于针刺穴位研究的结缔组织片模型[J].针刺研究,2009,34(5):291 -296.

[17]余晓佳,丁光宏,姚伟,等.穴位处胶原纤维在针刺大鼠“足三里”镇痛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针灸,2008,28(3):207 -213.

[18]余晓佳,詹睿,黄红,等.手针与电针“足三里”穴镇痛效应的穴位传入机制差异性分析[J].针刺研究,2008,33(5):310 -315.

[19]高俊虹,王玉敏,崔晶晶,等.穴位不同组织结构决定和影响经穴-内脏效应特异性的科学基础[J].中国针灸,2010,30(4):293-295.

[20]徐斌,喻晓春,陈采益,等.经穴穴区不同组织结构与经穴刺激效应量差异的关系:经穴相对特异性的实验研究[J].针刺研究,2010,35(6):422 -428.

[21]沈学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2]胡玲.经络腧穴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3]黄建军.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24]丁喜艳,佘延芬,马良宵,等.经穴效应特异性的三个基本特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9):1356-1359.

猜你喜欢
十一五针灸学经穴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运用反射疗法和经穴按摩及配方沐足液调理常见气郁体质袁忠亮
重庆市针灸学会刮痧、推拿、耳穴专委会举行2019年学术年会
梁丘穴在治疗急性胃痉挛中的应用
“十一五”至今广西农科院产业支撑能力分析研究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
课堂学习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
《实用英文中医辞典》针灸经穴英译评析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
宁夏科技发展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