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霄 王迅 冷晓磊 邹立君
大面积脑梗死是内外科均常见的棘手问题,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目前大面积脑梗死的标准认为:梗死区直径大于4 cm或梗死区面积大于大脑半球平面的2/3,或整体位于一个脑叶或多个脑叶部分可累及至基底节区[1]。我院于2003年9月至2011年10月,对收治的27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均采取减压手术治疗的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符合上述标准,现分析如下。
1.1一般资料 男16例,女11例。年龄:11~73岁之间。外伤性病例16例:其中交通事故伤9例,坠落伤5例,打击伤2例。自发性病例11例:其中合并有高血压病史者8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房颤3例。
1.2临床表现 外伤性病例入院时初次行头CT检查均无发现梗死表现,其中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6例,硬膜外血肿2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后经常规治疗病情无好转或稳定后又加重,表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加重,失语,意识障碍明显加深,出现新的定位体征。其中有8例出现脑疝,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等表现。自发性病例均为从内科转入,均急性起病,表现突发的偏瘫、失语、昏迷等神经功能障碍。其中出现脑疝,一侧瞳孔散大3例,两侧瞳孔散大1例。
1.3梗死部位 本组病例均复查头CT及部分行MRI检查,发现梗死灶均位于一侧大脑半球,在额颞顶叶者17例,在颞枕叶者10例。
1.4手术方法 ①单纯去大骨瓣减压:本组13例采用该方法,运用改良的Kelly问号皮切口,范围从前额发际内沿顶骨正中线弧形达乳突上缘,自耳后发际边缘拐向前缘,止于颧弓上耳屏前lcm,尽可能低暴露颅中窝底,骨窗应多咬除蝶骨嵴,充分放射状剪开硬膜,放出脑脊液减压,另置引流管引流。②内外减压并小脑幕切开:本组12例采用该方法,开皮及扩大骨窗同方法[1],在切开小脑幕时,应在横窦上2~3 cm沿颞叶底部垂直向深部探查此处的小脑幕裂孔间隙,尽量分辨labble静脉,予以保护避免损伤,此时脑压板应完全与皮质相平,释放脑脊液,在近小脑幕裂孔间隙时,用脑膜钩将小脑幕裂孔挑起,完全在直视下将小脑幕裂孔缘切开2 cm,勿损伤小脑幕内的静脉窦,将切开的幕缘彻底电凝止血,若幕缘切开后脑压缓解仍不明显,脑组织膨出,应行额极颞极切除内减压,切除应充分,另置引流管引流。
本组27例均手术成功,死亡3例,存活24例。随访半年以上,按日常生活能力[2]评定:恢复部分劳动能力者7例,轻度残疾需照顾者14例,重残者(植物生存状态)3例。
大面积脑梗死后会导致严重的脑水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行开颅大骨瓣内外减压手术,能有助于患者平稳渡过脑水肿高峰期,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外伤性脑梗死多是由于重度颅脑损伤后微循环障碍、血管壁损伤及血管痉挛造成的缺血和闭塞,伤后早期症状容易被掩盖[3],故对重度颅脑损伤的病例,应严密观察,动态追踪随时复查头CT或MRI,一旦确诊大面积脑梗死,应尽早进行手术减压治疗。
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应由术前患者状况及术中脑压缓解情况而定,手术主要的目的是缓解颅内压,解除脑疝,最大限度挽救梗死区残存血供和保证侧支血供[4],挽救生命,提高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对术前仅出现头痛、呕吐加重、意识障碍加重,术中见脑组织压力高者,可行单纯减压,对术前一侧瞳孔散大,一侧瞳孔散大经脱水后恢复或双侧瞳孔散大大于0.5 h者应行内外减压加天幕切开。内减压切除额颞极范围应由脑压情况而定,加用天幕切开可充分减压外,可防止大脑后动脉梗死。
从本组病例(除3例死亡外)随访结果分析,对大面积脑梗死预后评估及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梗死部位及范围、年龄、原发脑损伤的轻重、合并基础病轻重、手术减压程度、范围及手术的时机。本组病例中发现原发性脑损伤重、颅内血肿量大者预后差,高龄、基础病重者预后差,未发生脑疝者预后佳。
[1]符耀清,冯东侠,马元品,等.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1):81.
[2]李天栋,李建亭,白红民,等.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100例.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0):129.
[3]高立志,刁艺,乔向华.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附31例报告).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162-164.
[4]李平,吴庆昭,于尚进.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附术抢救急性大型脑梗死 3例报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5,21(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