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华
(北京四中 北京 100034)
提高解题能力,不仅仅是应试的需要,也是素质提高的需要.在教学中,笔者一直思索着学生解题中有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解题能力.有一点体会,陈述如下.
(1)读完题,不知所云者.此类学生大多数知识上存在着严重漏洞,或者是阅读、理解字面意思能力较差,也不排除建立物理图景能力极差.
(2)只会套公式者.此类学生进入了一个误区,认为解物理题就是套公式.不管三七二十一,找到一个数据,一套完事,解完后自己都不知干了什么,往往即使出现极不合常理的数据也不知道.或仅能解出一小步,如某些动量综合问题,只会应用动量守恒求出某速度,而不会继续往下探究.他们的解题是“机械的”,也是一种定势思维.
(3)思维片面者.此类学生表面看一般思维较敏捷,一会儿就出结论,但仔细一问,往往思维简单,看问题片面,且漏洞百出.
(4)信心不足者.此类学生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面对过程稍微复杂或计算较繁琐的问题,常有畏难情绪,没开始解题就已矮了半截,表现为,解题往往只能半途而废.
总结上述各类情况,可以看出,“扎实知识+思维能力+坚强意志”是解题的三个最重要因素.笔者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同了解一个人,我们首先得知道他现在的状态,还得清楚他的过去,尤其得清楚他达到现在这种状态,是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地了解他.解题也一样,确切清楚状态和过程,就可以将问题很好解决.如:“用绳子拉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完整圆运动,求在最低点的拉力最小值?”
状态: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
(1)
当在最低点的速度最小时,则拉力T最小.那最低点速度怎么来的呢?往前追述.
状态:在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
(2)
要通过最高点,则T′等于零时,则此时
连接这两个状态的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从能量角度,有机械能守恒.则有过程:由最高点到最低点,由机械能守恒得
(3)
状态(1)+状态(2)+过程(3)式,问题得解.一般物理问题的设置及解决都离不开状态和过程的分析.
笔者认为,解题其实就是一个从不同角度对物理过程进行描述的过程.
(1)用语言、文字描述物理过程
答疑时学生问老师一个题,我们常会反问:“你把这个过程说说看!”于是学生“磕磕绊绊”地说着,“物体先……,再……,然后……”说着说着,学生突然一拍脑门,“噢,忘了,……,会了”.于是学生特别佩服老师——不说话,就把问题给解决了.其实我们心里特别清楚,很多学生题解错,就是因为做题前总急于动笔算,总想不起来要去分析过程,于是我们让他“说说看”,让他补上这一环节,好多问题就在“说说”的过程中被解决.
这也是改正“只会套公式”的最有效的一步.他总以为解物理题就像做数学一样,总想代公式.我们就偏让他每做题前想想,说说怎么回事,慢慢地,他也就习惯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套”公式前,会琢磨琢磨什么物理情景,这就为彻底解决问题提供可能.
(2)用图景描述物理过程
物理图景的正确建立应是我们在物理教学中总要强调和追求的东西.问学生什么是物理,他想起的应该更多的是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小车往前运动,小球在空中运动等,而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公式.要能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在平常教学时,能演示的演示,能用简笔画图说明的画图说明,让学生接受并学会这种描述过程的方式.解题时,要总想着画个简图,表示出这个过程.这样做可以将物理过程具体化,有助理解过程;画图时,不自觉地从题中将重要信息提取出来,有利解题.
举个例子说明:先用F1将物体由静止拉动时间t,然后撤去F1,同时施以反向的F2作用,又经过时间t,物体回原处,这个过程,用语言描述就是:物体先在F1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后在F2作用下,会先减速到零,再反向匀加速运动,直至回到原处.用简图描述一下.
做出图1,很快会理解该过程,并能提炼出两段过程时间相同,位移大小相等的条件,则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可解.
图1
(3)用已知定理定律描述过程
这是很实质性的一步,是要将你的思维过程,用数学工具展现出来,并求出某个物理量.结合刚才谈到的“状态+过程”的问题,笔者认为,做好这一步,最重要是搞清楚用什么定理定律去描述一个状态和一个过程.
对于状态,笔者以为,高中物理力学中,一般就是利用牛顿定律进行描述,如上述对圆周运动例子中的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描述,就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
对于过程,则主要有三个工具可以描述:一为匀变速运动公式,主要适用于单个物体做匀变速运动;二为能量,适用范围较广,主要是利用动能定理、能量守恒进行描述;三为为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两个或以上物体相互作用过程时.
借助一个例子,将以上三种描述方式,进行阐述.
【例1】质量为M的机车拉着质量为m的拖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前进,拖车中途脱钩.当司机发现时,机车已离脱钩处有L距离,于是立即关闭油门撤去牵引力.设机车的牵引力是定值,机车和拖车受到的阻力都与车重成正比.求机车和拖车完全停止时相距多远.
解析:过程Ⅰ脱钩后,拖车做减速运动,机车加速;过程Ⅱ当司机发现并制动机车后,机车减速,可能在此过程中,拖车减速至零.
用一简图画出该过程,如图2.
图2
方法一:设牵引力F,所受的阻力
f=k(M+m)g
由开始时是匀速前进
F=f=k(M+m)g
脱钩后,机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kMg=Ma1
状态式
机车加速,位移为L,设初速度为v0,则在L处的速度
v12-v02=2a1L
过程式
刹车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kMg=Ma2
状态式
设总位移为s1,有
-2a2(s1-L)=-v12
过程式
对于拖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kmg=ma3
状态式
减速至零,有
v02=2a3s2
过程式
联立求解以上各式,得到
以上就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状态)+匀变速运动公式(过程)求解得到.
方法二:用能量来描述过程
对于机车,由动能定理
WF+Wf=ΔEk
即
过程式
对于拖车,由动能定理
Wf′=ΔEk′
即
过程式
F=K(M+m)g
解以上各式可得
方法三:若在描述过程中注意到,若绳断时,机车也马上刹车,则两者停在一处,而由于由牵引力F多做功FL,所以机车比拖车多行了d,摩擦力多做了KMgd的功.则由以上分析可知
FL=KMgd
所以
可见,这三个角度的描述,在解题时有机结合在一起,问题就会很易于理解,易于解决.
(4)用图像来描述过程
举个例子来说明:
【例2】如图3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立在地面上的轻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落下,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在压缩的全过程中,弹簧的压缩量最大时
A.球所受合力最大,但不一定大于重力值
B.球的加速度最大,且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值
C.球的加速度最大,有可能小于重力加速度值
D.球所受弹力最大,且一定大于重力值
图3
解析:(1)语言、文字描述.球下落的过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弹簧弹力由零逐渐增大,小球做加速度变小的加速运动;当弹簧弹力等于重力时,小球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继续向下运动,则弹簧弹力会大于重力,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当减到零时,弹簧压缩量最大.
(2)v-t图像描述.如图4,在速度为零时,小球的加速度(即图像的斜率)一定大于g;则选B,D.
图4
运用图像来描述过程,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它能直观、简明地将物理过程表现出来.对于v-t图像,只需遵循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这两点,一定能很好做出.所以笔者总强调学生对于复杂运动,或加速度变化的运动过程,都要试着用v-t图像去描述一下,即使不能用之来解题,也一定可以用其帮助理解过程.因为它本身就是思维的产物.
在平常习题教学中,笔者一直坚持从上述各角度来描述物理过程,觉得有以下几点收获.
(1)将解题等效为描述题,降低了解题的心理门槛.这并不是简单地改变了一种说法,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遇到题知道如何入手了.乍一看,不会的问题,在“说着说着,画着画着”的过程中就会找到思路,从而解出问题;
(2)形成良好解题思维习惯.每道题,都坚持这样去做,久而久之,学生耳濡目染,也会养成下笔解题前先分析过程,再考虑应用什么定理定律来解决的良好解题习惯;
(3)使学生解决问题信心增加.信心的增加,离不开成功的经验,成功的次数越多,信心越大.教学时,大部分时间,笔者会让他自己说,自己画,自己写,而笔者只在旁边指导:该说了,该画了,该挑公式描述了.偶而改正一下他的错误观点,所以学生很有成就感,自然,信心也会倍增.
解题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是笔者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解题能力也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在应试向素质教育转轨期,更应该研究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以上对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在实践中,还是很有成效的.对于学生如何更好地创造性解题、更好地发散,是将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