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思勤
(贵州省岑巩县人民医院内二科 贵州岑巩 5578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COPD急性发作时常常引起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等危重症,可直接危胁患者生命[1]。纳洛酮系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能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临床上使用纳洛酮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如急性颅脑损伤、新生儿呼吸衰竭等,均取得较好的效果[2]。为探讨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笔者对我科应用纳洛酮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我科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80例,其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65.5岁。主要临床表现:头晕、呼吸困难、反应迟钝、不同程度的紫绀及意识改变等。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卫生部2008年颁布的关于慢阻肺的诊断标准,且血气分析符合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3]。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对照组给予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营养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及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纳洛酮0.8mg加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治疗,1d2次,连用3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分析。
根据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疗效判断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显效: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体征明显缓解,血气分析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体征有一定缓解,血气分析指标有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血气分析指标无改善或加重。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记为总有效率。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2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成组设计秩和检验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PaCO2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和PaC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2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1 2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间 PaO2 PaCO2观察组40 治疗前 6.58±1.85 10.83±1.33 40 治疗后 10.98±1.12 5.95±0.68对照组 40 治疗前 6.57±1.83 10.92±1.18 40 治疗后 9.81±1.01 7.98±2.13
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2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可导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4]。其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肺通气不足、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耗氧量增加等,最终作用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上的相应受体,抑制因缺氧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兴奋从而进一步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5]。目前临床上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是吸氧、抗炎、解痉平喘、祛痰、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使用呼吸兴奋剂及无创通气等。
人体在严重缺氧及感染等应激状态下垂体前叶释放的内啡肽等内源性阿片肽物质增多。这些增多的内源性阿片肽物质与分布在下丘脑、延脑的相应受体结合从而抑制呼吸加重呼吸衰竭[6]。纳洛酮与吗啡受体的亲和力比内啡肽大,可以竞争性取代内啡肽物质与受体的结合作用,从而达到改善呼吸衰竭的目的[7]。本观察中,观察组的PaO2、和PaC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动脉血气,临床疗效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1] 黄强,应可净,邵方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伴急性呼吸衰竭[J].浙江临床医学,2007,9(5):642.
[2] 赵晓宏.纳洛酮治疗COPD呼吸衰竭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97:9795.
[3] 谢艳丽,王以炳,李玉磊.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9):1181.
[4] 朱银喜,申小青,李为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34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2):148~150.
[5] 区育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1,22(1):21.
[6] 曹晓红,魏健,陈军.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1,8(10):5.
[7] 贺安勇,周国清.纳洛酮治疗COPD合并II型呼衰疗效观察[J].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2,4(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