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针灸治疗戒断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2012-01-23 15:18:27黄文静王君南
中医研究 2012年9期
关键词:海洛因吗啡针灸

陈 莹,黄文静,王君南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

国内针灸治疗戒断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陈 莹,黄文静,王君南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

本文回顾近年来国内针灸治疗戒断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献报道,探讨针灸治疗戒断综合征的各种方法及临床研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戒断综合征;针灸;综述

戒断综合征指停用或减少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后所致的综合征,临床常见有毒品戒断综合征、香烟戒断综合征、酒精戒断综合征、药物戒断综合征等,临床表现为精神症状、躯体症状或社会功能受损。精神活性物质指来自体外、影响大脑精神活动并导致成瘾的物质,包括酒精、阿片类、大麻、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中枢兴奋剂、致幻剂等。其中,以阿片类物质的成瘾性最大,致幻剂的成瘾性最小。近年来,针灸在治疗戒断综合征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和一定的研究进展,笔者整理了针灸治疗戒断综合征方面的报道,现将其主要研究概述如下。

1 针刺治疗毒品戒断综合征

毒品戒断综合征指吸毒者因长期吸毒成瘾,戒断时出现的渴求使用阿片、恶心呕吐、肌肉疼痛、流泪流涕、瞳孔扩大、腹泻、呵欠、发热、失眠等瘾癖症候群。现代研究[1]认为: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会分泌一些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与体内各型阿片受体的亲和力处于一种相对恒定的基础水平。当吸食毒品时,大量的外源性阿片样物质进入体内与阿片受体结合,反馈性地抑制机体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破坏了基础平衡。当毒品等戒断时,尽管外源性阿片物质对内源性阿片肽释放的抑制开始解除,但内源性阿片肽在细胞内合成与释放恢复还需一段时间,尚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因而产生一系列的戒断现象。现西医多采用药物治疗,如美沙酮、丁丙诺啡等药物替代递减法,联合心理疗法和行为疗法等,但费用十分昂贵。目前,针刺治疗毒品戒断综合征因手法操作技术更加规范,针刺器械简单,方法简单易行,起效快,针刺时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得到了国内学者广泛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1.1 临床研究

1.1.1 毫针治疗

刘辉等[2]在给予海洛因戒断综合征患者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的同时,给予针刺治疗。取穴: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穴。采用平补平泻的手法,以患者最大忍受量为度,每次留针30 min,留针期间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7 d为1个疗程。在患者在入院后第1天及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空腹胃电图检测。结果:①海洛因戒断者胃运动功能障碍,经治疗后得以改善。②海洛因可使胃电活动减弱,抑制胃肠蠕动。治疗后胃电活动增强,幅值增加。曾湘玲等[3]将7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美沙酮10 d递减疗法,配合针刺督脉穴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美沙酮10 d递减疗法。两组均采用戒断症状评定量表进行评定记分和症状分级。结果治疗组实际完成脱毒治疗31例,对照组26例。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戒断症状记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逐日戒断症状记分,治疗后出汗、焦虑和肌肉骨骼疼痛症状的分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宋小鸽等[4]将60 例海洛因依赖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针刺和美沙酮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酮治疗。结果治疗组戒断症状积分比对照组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戒断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5。温屯清等[5]对220例海洛因戒断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针刺治疗组111例和对照组109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对照组口服盐酸洛非西定片,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有效戒除海洛因成瘾(急性期),治疗组后戒断症状总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逐日戒断症状总分第4、第5天,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失眠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自身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计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HAMA计分第4天后,优于对照组(P <0.05)。

1.1.2 电针治疗

梁艳等[6]将60例男性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针刺1组(针刺双侧内关穴)、针刺2组(针刺双侧神门穴),每穴行针2 min,留针20 min。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4周。采用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分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4周后的变化。结果:针刺1组、针刺2组在控制稽延性戒断症状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针刺1组、针刺2组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王华[7]在研究中,对照组25例单用戒毒药,治疗组40例在应用戒毒药的同时,联合穴位电刺激及口服多虑平治疗,进行为期10 d的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占90.0%,对照组占44.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戒断症状计分对比,治疗组各项分值明显较对照组低(P<0.01);治疗组稽延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陈宝珠[8]采用电针治疗戒毒综合征患者1例,选择耳穴神门、肺、口、皮质下、肾、心。结果经3次电耳针治疗后,患者戒断症状基本消失,5次治疗后患者神态如常人。穆敬平等[9]将120例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4组——针刺1组(夹脊穴、肾俞)、针刺2组(四肢穴)、模拟组和对照组,采用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分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和抑郁自评量表积分 (SDS),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8,10周的变化。结果在治疗4,8,10周,针刺1组、针刺2组的稽延性戒断症状和HAMA、SDS与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1)。

1.1.3 其 他

王晓中等[10]采用梅花针叩击至阳穴,及其周围敏感区治疗出现海洛因戒断综合表现的患者30例,中度手法,每日叩刺1次,每次叩刺5 min,使局部有轻微的点状出血,再用细火针快速点刺以上部位。治疗10 d后统计疗效,结果显效21例,有效9例,有效率占100%。

1.2 实验研究

1.2.1 毫针治疗

胡军等[11]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自然戒断组、吗啡依赖组、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结合组,每组各8只。利用吗啡成瘾大鼠模型,比较针刺、中药、针药结合脱毒的效应。结果3种疗法均有一定的脱毒作用,针剌组、中药组、针药结合组催瘾后的戒断症状计分与自然戒断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3种疗法本身无明显成瘾性;针刺组、针药结合组与吗啡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与解痉镇痛中药结合后没有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

1.2.2 电针治疗

刘胜等[12]将23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吗啡依赖组7只、吗啡戒断组7只、电针组9只。建立急性吗啡成瘾模型,采用瞬时基因c-fos表达作为神经元活动的标志,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电针“肾俞”穴对抗吗啡戒断症状,以及可能涉及的脑区进行研究。结果电针“肾俞”穴能明显抑制大鼠戒断症状,降低导水管周围灰质区、下丘脑室旁核、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和下丘脑外侧区的cfos表达,但增加杏仁基底外侧核、杏仁中央核和伏隔核区(core)的c-fos表达。

1.2.3 艾灸治疗

宋小鸽等[13]将3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艾灸组。采用逐次逐日增加吗啡注射剂量的方法,造成对照组和艾灸组小鼠的吗啡依赖后,腹腔注射盐酸纳络酮造成戒断模型。艾灸组于腹腔注射盐酸纳络酮15 min后开始灸治关元穴,手持清艾条(南京同仁堂生产),距关元穴5 cm处,以动物安静为宜,每日灸治1次,5 min/次,连续灸5 d。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艾灸后小鼠戒断症状改善,体质量增加,RBC-C3b升高,RBCIC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艾灸具有改善吗啡依赖小鼠戒断症状和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2 针灸治疗香烟戒断综合征

香烟戒断综合征是指吸烟者长期吸入含尼古丁的烟叶制品,当中断吸烟后,所出现的全身软弱无力、烦躁不安、哈欠连作、口舌无味,甚至心情不畅、胸闷、焦虑、感觉迟钝等一系列瘾癖症候群。其发生原因为戒断时摄入的尼古丁迅速减少,达不到大脑要求的水平而致。现代西医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多采用心理疗法和行为疗法等。针灸治疗香烟戒断综合征有一定的疗效,但国内关于其报道较少。韩颖[14]将42例香烟戒断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耳穴贴压组20例、针刺配合耳穴贴压组22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吸烟者烟瘾改善程度。结果针刺配合耳穴贴压组患者22例,有效率占95.45%;单纯耳穴贴压组患者20例,有效率占80.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1)。骆燕宁等[15]将52例香烟戒断综合征患者分为3型——脾气虚弱型、肝郁气滞型、心火亢盛型。针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5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3型的有效率分别占 100%、88.2%、92.3%。

3 针灸治疗药物戒断综合征

药物戒断综合征是指在反复应用一种药物之后,突然停药或其作用被特殊拮抗剂阻断时,出现严重的生理机能障碍,引起停药后的症状或停药后的危象,如心血管系统药物、抗抑郁药物、激素等。目前多采用提前预防、规范用药、缓慢停药的方法,在症状严重、急性发作时多采用恢复用药、镇静药治疗等方法。目前国内有报道认为:针灸治疗药物戒断综合征有一定的疗效。韩友栋等[16]给予4例脊髓炎恢复期因擅自停用或减用激素而出现戒断综合征的患者针刺治疗。取穴后溪、关元、三阴交,施平补平泻手法,每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3例,有效1例。在治愈的3例中,最短3个疗程,最长7个疗程,平均治疗 4.5个疗程。于金栋等[17]将45例“药物依赖性慢性每日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取双侧太阳、头维、四神聪、风池、神门、内关、丘墟,平补平泻针法,中等刺激强度,每次留针30 min。每日针刺1次,治疗28 d。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淀粉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服用28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5.51,P <0.05,说明治疗组疗效较优。

4 针灸治疗酒精戒断综合征

长期酗酒者停止饮酒后在12~48 h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多因在戒酒过程中,乙醇刺激的突然解除造成脑内γ-氨基丁酸(GABA)抑制效应的降低及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所致。临床表现为震颤、乏力、出汗、幻觉、妄想、反射亢进,以及胃肠道症状等,严重时会发生癫痫大发作。现西医多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补充维生素B1、B6和烟酸、能量合剂,根据其特殊症状使用镇静药物、抗癫痫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并配合心理治疗。近年来,临床主要采用西医治疗,鲜有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该病的相关研究及报道。姚宇鹏[18]将39例酒精性肝硬化代偿期合并AW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用支持疗法加地西泮进行治疗,对照组16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以针刺穴位联合中药健脾化瘀安神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1.3%;对照组治愈2例,有效7例,无效7例,有效率占56.2%。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小结

随着国内外对戒毒、戒烟、戒酒等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戒断综合征日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针灸由于价格相对低廉、操作方便且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能缓解对成瘾物质的渴求,尤其对戒断综合征的精神障碍症状,如焦虑、抑郁等有明显缓解作用,同时能调节体内气机,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治疗戒断症状,所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目前针灸治疗戒断综合征的研究范围较片面,绝大部分研究以戒毒为主,对其他戒断综合征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实验研究还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虽然研究以临床研究为主,但开展的广度还不够,应多加强穴位的选取与配伍、针刺手法等方面的系统研究,以及评价指标的建立。对于针灸治疗戒断综合征机制方面的研究极少,还需进一步探讨,并加强对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为针灸治疗戒断综合征探索可靠依据,使其更规范化与科学化。

[1]陆英,胡军,莫启忠.针刺戒毒的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1999,18(3):43.

[2]刘辉,陈向明,谷雨,等.针刺合美沙酮对20例海洛因戒断综合征胃电图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5):32 -33.

[3]曾湘玲,雷龙鸣,卢永红,等.针刺督脉穴用于海洛因依赖脱毒治疗的临床对照观察[J].中国针灸,2004,24(6):385 -387.

[4]宋小鸽,张浩,王振华,等.针刺配合美沙酮改善海洛因戒断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2,22(12):795-797.

[5]温屯清,阳召军,雷希龄,等.针刺治疗海洛因戒断综合征的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05,25(7):449 -453.

[6]梁艳,黄寅,程波,等.电针内关、神门穴对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04 -806.

[7]王华.穴位电刺激治疗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1,21(12):711 -712.

[8]陈宝珠.电耳针戒毒及其机理[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5,5(3):252 -253.

[9]穆敬平,刘莉,胡军,等.电针夹脊穴干预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9):599 -602.

[10]王晓中,马素兰,马毅钧.至阳穴在海洛因戒断治疗中的效应[J].中国针灸,1996,16(10):19 -20.

[11]胡军,马骏,陆英,等.针刺、中药、针药结合对吗啡成瘾大鼠脱毒效应的对比观察[J].中国针灸,2002,22(4):252-254.

[12]刘胜,周文华,刘惠芬,等.针灸“肾俞”穴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反应和成瘾脑区神经元活动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4,24(11):805 -808.

[13]宋小鸽,唐照亮,侯正明,等.艾灸对吗啡戒断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9):51 -53.

[14]韩颖.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戒烟戒断综合征42 例[J].JCAM,2006,22(11):16.

[15]骆燕宁,孙彩霞.针灸治疗戒烟戒断综合征52例[J].中国针灸,1999,19(12):735 -736.

[16]韩友栋,张晓莲,高明慧,等.针灸治疗脊髓炎恢复期的体会[J].中国针灸,1998,18(8):490.

[17]于金栋,赵援非.针灸治疗药物依赖性头痛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3):27 -28.

[18]姚宇鹏.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代偿期合并酒精戒断综合征23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9,19(6):364 -365.

R245

B

10.3969/j.issn.1001 -6910.2012.09.036

1001-6910(2012)09-0074-04

2011-12-29;

2012-02-17

(编辑 李亚峰)

·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海洛因吗啡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勘误: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医药前沿(2020年23期)2020-12-03 04:08:05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海洛因依赖患者慢性严重疼痛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短期戒断的海洛因成瘾者大脑白质完整性的DTI研究
磁共振成像(2015年2期)2015-12-23 08:52:21
呼和浩特地区部分土制海洛因的分析
警察技术(2015年4期)2015-02-27 15:37:57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44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