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中的检测意义研究

2012-01-23 12:07李红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3期
关键词:期组尿常规微量

李红平

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尿病肾病也很常见[1]。原发性高血压的并发症中,由于长期高血压可导致患者肾损伤[2]。早期检测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肾病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文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中的检测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糖尿病组,以上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小为37岁,最大为73岁,平均年龄为(54.3±5.7)岁,尿常规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阴性。同时选择同期临床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作为糖尿病肾病组,以上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为44岁,最大为75岁,平均年龄为(58.9±8.1)岁。选择同期高血压患者50例,其中高血压1期患者22例,作为高血压1期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最小为47岁,最大为75岁,平均年龄为(55.7±4.6)岁,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显示阴性。高血压2期患者28例,作为高血压2期组,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最小为45岁,最大为74岁,平均年龄为(56.3±6.3)岁,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显示阴性。同时选取同期到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小为42岁,最大为76岁,平均年龄为(58.9±5.7)岁。

1.2 方法 所选患者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留取24 h尿液,记录尿量,混匀后取10 ml送检。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下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具体检测步骤均按照试剂盒列出的步骤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 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比较。对照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为(5.1±2.3)mg/24 h,糖尿病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为(32.1±4.7)mg/24 h,糖尿病肾病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为(83.5±10.7)mg/24 h,高血压1期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为(28.9±9.8)mg/24 h,高血压2期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为(96.4±16.7)mg/24 h。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高血压1期组、高血压2期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2期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1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尿蛋白出现之前可以检测到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升高,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肾小球损伤的敏感指标。在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升高持续一定时间后,尿常规检测可显示蛋白尿,此时患者肾功能已发生损害,所以采用尿常规检测尿蛋白来早期发现高血压肾病及糖尿病肾病有局限性。

在正常情况下,白蛋白不容易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3]。糖尿病时,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电荷的丢失和基底膜孔改变,从而引起白蛋白漏出;高血压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通透性增加,肾小管多滤过的白蛋白重吸收减少,从而引起尿中白蛋白增加。研究表明,采用传统的肾功能检查时,尿素氮水平和肌酐水平没有改变时,但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已经升高,提示患者肾脏已经出现损害,主要表现在早期肾小管损伤。

本文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糖尿病组,高血压2期组显著高于高血压1期组。提示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作为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肾损害,及时实施预防和治疗。

[1]周建光,杨梅.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意义及诊断价值.实用医技杂志,2008,15(5):578-579.

[2]梁凌,覃永生.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与治疗进展.疑难病杂志,2003,2(2):119-121.

[3]黄灼伦,熊斌,罗北京.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3):1560-1561.

猜你喜欢
期组尿常规微量
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PBMC 中Fas/FasL 表达及免疫机制研究*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低水平HBsAg患者纤维化分期特征及其与血小板的相关性分析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癌胚抗原、糖蛋白抗原联合检测对不同分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矿物质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