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建,刘统洲,刘新江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7)
我国的铸件产量已经连续12年居世界首位,但我国铸造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1],从业人员中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人数多,患病数量大。尤其是部分中小企业劳动条件差,工艺相对落后,缺乏有效防护措施,职业危害问题突出。目前,我国铸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提高职业病防护意识、加大职业病危害防护投入和职业病危害防护技术研究是我国铸造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当前要务。
铸造厂可能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2],见表 1.
另外,清理工段的工人在对工件进行无损探伤时还可能接触到超声波以及X射线。控制室、监控室操作工人需要在显示器前进行长时间的视频作业,容易造成操作工人的视觉疲劳、视力下降等工作相关疾病。
铸造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尘肺、一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中毒、皮肤病、眼病、急性氨气中毒、急性甲醛中毒、急性化学源性猝死、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缺氧性脑病)、慢性苯中毒、苯所致白血病、硫化氢中毒、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噪声聋、窒息、冻伤中暑、射线辐射、工频电场慢性病、锰中毒、视觉疲劳等。
1)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它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
2)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表1 危害因素分析表
3)生产布局合理,工作场所与办公生活场所分开,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2.2.1 总平面布局
1)在满足先进生产工艺流程和最佳物流路线的前提下,总图设计要结合场地特点做到功能分区明晰、生产管理方便,并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安全、职业卫生、消防、节能、绿化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2)厂区各建筑物之间的间距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之4.4.1条的规定。产生噪声和粉尘的车间在总图布置上尽可能远离办公生活区。生产车间均与围墙留有通道和绿化带,除满足消防要求外,并可较好地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制氧站、锅炉房等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大的动力站房,宜布置在厂区最小频率方向的上风侧。
4)探伤室宜布置在厂区内人流少、位置僻静的区域。与居民点和人行道之间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16357)的规定。
2.2.2 建(构)筑物设计
建(构)筑物设计需结合工艺要求,充分考虑防火、防爆、通风和采光,合理确定厂房的平、立、剖面,厂房设计有可靠的排除余热、灰尘、烟雾、有害气体的措施,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职业卫生条件。
2.2.3 生产过程中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3]
1)铸造生产中涉及的危化品主要有:煤气、丙烷、氧气、油漆及稀释剂、煤、液氩、液态二氧化碳、氨气等,危化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修订)的有关规定。
2)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毒或易燃、易爆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设置泄漏报警装置及与其相连锁的事故通风装置,并在现场醒目处放置必需的防毒护具、空气呼吸器、急救箱等物品,以备逃生、抢救时应急使用。
3)通风除尘系统要尽可能采取良好的密封及导流措施,减少污染物的外溢。在工艺操作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对污染源做全封闭处理,若工艺不允许,则在密闭罩上设置活动门及软围护结构,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好的通风效果,满足清洁生产的要求。
4)需要采暖的厂房,冬季设置岗位送风系统,使工人处在洁净区工作;过渡季节组织合理气流进行通风换气。
5)高温高热设备的表面温度要求≤50℃,炽热产品、半成品在厂房内的停留时间与运输距离尽量短,尽量减少向车间内排放热量;对厂房内热源采取各种有效隔热措施;作业点采取降温措施,当作业点辐射强度在350W/m2以上时,采取隔热措施。车间内温度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标准的规定。
6)高温、低温作业工人要做好个人防护。高温工作时供给合理饮料和补充营养,工人工作时间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温作业分级》(GB/T 4200-2008)的规定。
7)噪声控制设计执行《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规范》GBJ87-85中的标准,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如仍达不到要求则采取隔声、消声、吸声、隔振以及综合控制措施。设备选择时对设备制造厂商提出噪声指标的控制要求,优先选择噪声指标低的同类型设备。高噪声工作场所,当采取降噪措施后仍超过噪声限制值时,采用减少接噪时间和佩戴耳塞等防护用品,使岗位噪声作业危害程度降到较低的程度。
8)电离辐射、工频电场防护,以预防为主,加强安全卫生管理,禁止违章作业,做好操作工人的个人防护。对电离辐射源的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电离辐射防护设计时,各类人员的年剂量当量限值严禁超过《机械工业职业卫生设计规范》(JBJ18-2000)表8.1.6规定。
9)作业工人接触存在的危害作业时,作业前需穿戴适合的个人防护用品。
10)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明确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11)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在生产车间内设盥洗室或盥洗设备,接触油污的车间,供应热水;根据生产特点和实际需要设置休息室和休息区。休息室内设置清洁饮水设施。女工较多的企业,在车间附近清洁安静处设置孕妇休息室或休息区。
1)根据最新颁布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51号令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在编制初步设计阶段,需编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报送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严格落实专篇各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在项目建成试运行阶段,及时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
2)建立起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的要求,委托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对项目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做好作业人员上岗前、在岗、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对作业工人的健康状态进行动态观察。
3)组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建立救援队伍、明确职责分工、设置应急救援装备和信息通讯系统;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进行演练和改进。
4)建立、健全个人防护用品制度,内容包括劳动防护用品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监督、报废等管理制度;并建立、完善个人防护用品的登记台帐、记录等。
5)建立工人职业卫生教育制度,使劳动者及时了解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的种类、产生的原因、方式、危害后果及防范措施,增强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6)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时需进行职业病防护投资概算,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投资主要包括: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治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配置与维护、个人防护用品配置与维护、应急救援设施配备与维护、职业病危害监测设备及维护、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是力争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及其相关权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铸造生产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较多,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工作是铸造厂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中最关键的一步,危害因素分析应做到全面、准确。
新建铸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各项措施的可实施性要强,在实际操作中力求切实有效,达到预期效果,以保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内容能够满足新建铸造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要求,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
[1]盛达.关于绿色铸造的思考及对策[G]//2010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辽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2010.
[2]丁璐.某铸造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员工健康损害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10,9(6):69-71.
[3]吴勇卫.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内容概述[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6,5(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