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伟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430072)
某地铁车站基坑深度17.26 m(盾构井段19.65 m)。拟建车站位于断陷盆地北部边缘地带Ⅰ级阶地。据钻孔揭露,车站范围内岩石溶蚀严重,呈溶隙、溶沟及溶洞。该区属隐伏岩溶区,可溶岩基本被覆盖,钻孔见洞率约为82%。溶洞埋深:5.20~24.00 m;洞高:0.90~21.60 m,高度小于2.00 m约为40%,2.0~5.0 m约30%,大于5.00 m约为30%,最大溶洞高度21.60 m。这些溶洞将严重影响基坑稳定,给工程施工带来较大风险,因此必须对溶洞进行处理,保证工程安全顺利实施[4-5]。
溶洞对深基坑安全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
(1)溶洞易形成贯通,与附近河流形成水力联系,一旦基坑围护结构隔水失效,易导致基坑失稳;
(2)溶洞部位承载力差,易使深基坑内支撑结构失稳;
(3)溶洞区岩板承载力不足,易被桩基顶穿从而导致基坑路面系统崩塌;
(4)溶洞区岩体承载力差,易引起主体结构不均匀沉降,给车站安全运营带来隐患。
溶洞按其内填充物的特性分为以下3类[4-5]:
全空溶洞:溶洞内无任何填充物或者绝大部分空间被地下水充填;
部分填充溶洞:溶洞内部分被淤泥或其他力学性质较差岩土填充;
完全填充溶洞:溶洞被粉土、黏土或其他力学性质较好的岩土填充。
(1)基坑周边:沿连续墙四周2 m的范围内布置地质钻孔,钻孔深度按以下原则双控:深入连续墙底部以下不小于3 m;深入基坑底以下不小于10 m,取以上两个深度值较大的一个作为钻孔深度的控制值。见图1、图2。
(2)格构柱:在距格构柱中心2 m距离的位置,成梅花形布置4个探孔,钻孔深度为深入格构柱桩底以下10 m。见图3、图4。
(3)除去以上基坑周边和格构柱探孔范围,在基坑内则采用4 m×4 m梅花形布置探孔,探孔与格构柱探孔及基坑周边区域的探孔不重复布置,钻孔深度为深入基坑底以下10 m。
图1 连续墙周边溶洞处理钻孔布置剖面(单位:mm)
图2 连续墙周边溶洞处理钻孔布置
图3 临时立柱周边溶洞处理钻孔布置剖面(单位:mm)
图4 临时立柱周边溶洞处理钻孔布置
施工工艺对注浆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每种施工工艺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在进行注浆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地基土特性、注浆目的、注浆范围和注浆浆液等因素,对施工工艺加以明确。施工工艺的选择带有一定的经验性,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本工程拟采用袖阀管注浆法进行溶洞处理。
表1 注浆工艺的适用情况
注浆的最大容许注浆压力推荐采用注浆试验曲线确定,即在注浆试验过程中,逐步提高注浆压力,求得压力和流量关系曲线(图5),当压力升到某一数值时,注浆流量突然增大,表明地层已产生劈裂,因而把这一压力值作为确定最大容许注浆压力的依据。
图5 注浆压力与注浆流量关系曲线
在试验前需预定一个试验压力值时,可以根据以下注浆的经验公式确定
[Pe]=βγT+cKλh
式中 [Pe]——容许注浆压力;
T——注浆覆盖层厚度,m;
K——与注浆方式有关的系数,自上而下注浆时K=0.8,自下而上时K=0.6;
λ——与地层性质有关的系数,可在0.5~1.5选择。结构疏松、渗透系数强的地层取低值,反之取高值;
h——注浆段到地面深度;
β——系数,在1~3选择;
γ——地面以下,注浆段以上土层的重度。
如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快凝浆液,则注浆压力宜小于1 MPa。在保证可注入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注浆压力,浆液流量也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10~20 L/min。
根据以上的探孔布置进行基坑范围内的溶洞探测。当探孔揭示底板以下超过10 m范围未出现溶洞,则该探孔所在的位置灌注1∶1水泥浆,注浆压力控制在1.0 MPa;若在探孔范围内发现较为软弱的土层,如地基承载力较低的淤泥质土时,采用双管高压旋喷进行加固,要求加固后的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qu≥1.0 MPa。
对于空洞、半填充,全填充性溶洞,则进行如下处理。
(1)全空溶洞:在探孔区域探测到全空溶洞且空洞内含岩溶水较少时(岩溶水较少时则表明该处的岩溶水一般不具备连通性),先抽出岩溶水向溶洞内充填细砂,或填充粒径较小的砂石,填充时采取压力吹灌的方式。当填料达到孔洞高度的1/3时,进行1次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2 MPa;待加固体达到一定强度后继续进行吹灌充填,当填料达到孔洞高度的2/3时,进行1次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3 MPa;待加固体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吹灌充填,填满整个空洞范围,然后进行注浆,注浆压力可以适当加大,但应控制在0.5 MPa以内。
(2)部分填充溶洞:在探孔区域探测到部分填充溶洞时,向溶洞内填充细砂,或填充粒径较小的砂石料,填充时采取压力吹灌的方式,然后进行注浆加固,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3 MPa。
(3)完全填充溶洞:在探孔区域探测到完全填充溶洞时,直接向溶洞内灌注1∶1水泥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5 MPa以内。
(4)对于大量岩溶水填充的溶洞:首先对该溶洞的岩溶水进行抽排,抽排的同时注意观测水位的变化,若水位变化较快,则表明该溶洞内的水不具备连通性,此时将溶洞内的岩溶水抽排干净之后,以全空溶洞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若抽水过程中水位变化较慢或不变化,则表明该溶洞内的岩溶水与地下其他水系具有水力联系(但在无干扰时不具备流动性),此时应立即停止抽排,并扩大探孔的范围,即在既有探孔周边1~2 m增加探孔,并经过以上探孔向溶洞内灌填粒径较大的石料,然后进行注浆加固,加固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1 MPa以内,待加固体形成一定结石体后,重复以上步骤,注浆压力随着空洞内结石体增加可适当提高,但最大不应超过0.3 MPa,注浆时应使多个探孔做到同步注浆。
(5)以上各种处理方式中,最后阶段均应进行一次压密注浆,注浆采用1∶1水泥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5 MPa以内。
(1)注浆管:φ80 mm无缝钢管。
(2)水泥:P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8∶1~1∶1。
(3)水玻璃:38~43 Be′,模数2.4~3.0。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中,水玻璃要进行水灰比、水玻璃浓度、CS体积比的现场试验,以确定水泥水玻璃浆液的凝胶结时间、结石体强度。加固后进行抽芯检验,要求无侧限抗压强度qu≥1.0 MPa。
(1)注浆前先进行30%先导勘探孔的钻探,先导孔施工完毕后进行注浆孔的钻探和注浆施工;
(2)土层采用干钻,岩层采用水钻;土层采用φ108 mm钻头钻进,岩层基岩面以下0.5 m为φ110 mm钻头钻进,其下采用φ91 mm钻头。孔位移动不超过0.5 m,垂直偏差小于1%。
(3)套管应下至基岩面以下0.5 m,嵌入基岩并用水泥砂浆固结,待水泥砂浆初凝后继续岩层钻进。
(4)钻孔深度为进入岩层深度不得小于5.0 m,并应确保钻到溶洞底板以下不小于1.0 m。钻至设计深度后进行清孔,保证钻孔底部的沉渣小于0.2 m,清水冲洗时间不小于30 min。
(1)注浆的顺序为先两侧后中间跳孔注浆的顺序。
(2)注浆前每孔做好注水试验,根据钻孔的地质情况和注水试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注浆浆液和措施。注浆后选取5%的注浆孔清孔后做注水试验,对前后2次注水试验的资料整理,对比单位吸水量,若未达到设计要求(注浆后的单位吸水量小于注浆前的单位吸水量3%~5%,且不存在明显漏水现象),说明该孔注浆不合格,应继续清孔注浆,直到注水试验合格。
(3)注浆前准备及注浆工艺选用
①注浆前,应分析注浆孔的地层及岩溶和裂隙情况,并根据地层情况初步选定注浆方案(如注浆孔地层中存在空洞,应先考虑填灌砂或水泥砂浆;全充填溶洞或裂隙应先用单液注浆等)。
②注浆施工工艺选用的顺序一般为:填灌砂或水泥砂浆→双液注浆(或单液注浆)→补偿压密注浆。
③注浆工艺在实际注浆施工操作中应灵活选用,每种工艺(如灌砂,单、双液注浆)根据注浆情况可能多次间隔反复使用,以达到既满足质量要求又节约注浆材料的目的。
④注浆终孔结束标准
流量控制:注浆孔口压力维持在0.2~0.5 MPa,吸浆量不大于40 L/min,维持30 min;
压力控制:注浆钻孔基岩完整,或多次注浆,孔口压力超过1.5 MPa时;
范围控制:冒浆点已出注浆范围外3~5 m时;
浆量控制:单孔注浆量达到平均注浆量1.5~2.0倍,且进浆量明显减少时,当达不到上述结束标准时,应清孔再次注浆。
⑤封孔:注浆结束拔出套管后,用M7.5号水泥砂浆封孔,封孔时必须边灌边插捣,确保孔内密实。严禁不封孔或假封孔,以致人为形成竖向水力通道,加重路基岩溶病害。
注浆施工工艺施工流程见图6。
图6 灌浆施工工艺
(1)进行不同水灰比的小样配比试验,确定0.8∶1~1∶1的材料用量,便于施工工艺控制。
(2)施工时因受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应及时调整浆液配比。
(3)注浆过程中严格按照试验配比控制水泥浆比例,避免对注浆质量产生影响。
(4)针对地下溶洞,严格执行先探后施工的原则。
(5)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含有岩溶水的溶洞进行填充与压浆处理,隔断地下岩溶水的水力联系,避免溶洞中的岩溶水与周边建筑物下部的岩溶水形成连通,从而因基坑降水导致坑外建筑物的地基沉降,进而导致建筑物的破坏,引发地质灾害。
溶洞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建设的重大问题,尤其对深基坑稳定性有着重大影响,溶洞处理的精髓在于探灌结合,只有对溶洞分布形态、发育规律作出准确预测,宏观把握整个施工场区岩溶情况,才能采取针对、有效的处理措施。
[1] 张 勇.复杂岩溶隧道充填性溶洞综合处理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07.
[2] 李仁江,盛 谦,张勇慧,等.溶洞顶板极限承载力研究[J].岩土力学,2007(8).
[3] 袁腾方.高速公路岩溶路基稳定性风险分析方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4).
[4] 刘之葵,刘宝臣,曹平. 岩溶地区岩土工程技术现状评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3).
[5] 车 平,黄宏伟.相似理论在溶洞顶板稳定性数值分析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4).
[6] 刘国彬,王卫东.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7] 邝健政,王 杰,杜嘉鸿.岩土注浆理论与工程实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8] 龚晓南.地基处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 阳军生,张 军,张起森,等.溶洞上方圆形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
[10] 张建华.基于突变理论的岩溶区路基顶板安全厚度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3).
[11] 陈双庆.宜万铁路下村坝隧道大型溶洞处理[J].铁道标准设计,2009(7).
[12] 薛 斌,韩小敏.宜万铁路隧道岩溶规模化处治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10(8):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