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或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2年转归

2012-01-22 22:56:25田国祥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主动脉瓣瓣膜结果显示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 2012年 5月 3日发表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TAVR)研究(PARTNER)2年随访的结果。该项研究结果支持TAVR作为高危患者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替代方法。两种治疗方法在患者死亡率、症状的减少和瓣膜血流动力学改善方面相似,但TAVR后瓣周反流更常见,且与晚期死亡率增加相关(N Engl J Med,2012,366:1686-1695)。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研究(PARTNER)前期结果显示,在有主动脉瓣狭窄的高危患者中,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的1年生存率相似。然而,有必要进行更长期的随访,以确定TAVR是否具有长期获益。

研究者在25个中心,将699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高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另一组接受TAVR。所有患者均至少接受2年的随访,并接受临床转归评估和超声心动图评价。

2年的随访结果显示,TAVR组与外科组的全因死亡率相似[TAVR组风险比为0.90,95%可信区间(CI):0.71~1.15,P=0.41],2年时(Kaplan-Meier分析)在TAVR组为33.9%,在外科组为35.0%(P=0.78)。随访期间,两组间全部卒中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风险比为1.22,95%CI:0.67~2.23,P=0.52)。30 d时,TAVR组患者卒中较外科置换术组更多见(4.6%vs.2.4%,P=0.12)。此后,TAVR组又发生了8次卒中,外科组又发生了12次。接受TAVR与外科置换术患者瓣膜面积的改善相似,并且这种改善维持了2年。TAVR后的瓣周反流更常见(P<0.001),而即使是轻度的瓣周反流,也与晚期死亡率增加相关(P<0.001)。

猜你喜欢
主动脉瓣瓣膜结果显示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
保留二叶主动脉瓣的升主动脉置换术疗效分析
主动脉瓣环扩大联合环上型生物瓣膜替换治疗老年小瓣环主动脉瓣狭窄的近中期结果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最严象牙禁售令
中国报道(2018年2期)2018-04-20 04:12:46
“烂”在心里
大学生(2017年10期)2017-10-23 18:35:06
新闻眼
金融博览(2016年7期)2016-08-16 18:44:41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绿色中国(2016年1期)2016-06-05 09:02:59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问卷调查系统
软件工程(2014年6期)2014-09-24 12: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