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肖怀志
湖 北 省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肖怀志
2011年,湖北省共有期刊407种,《武汉科技学院学报》等5种期刊变更刊名,《财政监督》等5种期刊变更主管单位,《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等11种期刊变更主办单位,《美术文献》等22种期刊变更刊期。
根据2011年度核验数据统计,全省期刊总资产156554.4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2385.14万元,年末净资产96867.63万元,来自主管主办单位经费支持4067.62万元;全年经营总收入108244.4万元,其中广告收入16562.91万元,发行收入85106.69万元,新媒体收入91.65万元,其他收入6483.15万元;总支出95680.71万元,其中纸张印刷费用51832.9万元,人员工资14103.62万元,支付稿酬4289.38万元,员工培训支出443.04万元,信息化投入额645.1万元,社会公益捐赠1044.49万元,其他支出16419.9万元;利润总额12563.69万元,纳税总额6902.28万元。全年全省期刊总印数86889.98万份,总印张数3746689.72千印张;定价总金额351882.21万元。全省期刊从业人员总人数3901人。
2011年,湖北省期刊管理着眼期刊业的改革与发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期刊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大力实施期刊发展战略,加强和改进期刊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省期刊业健康有序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积极部署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年初开始对全省报刊单位改革情况进行了摸底,并陆续到部分报刊单位调研,研究报刊改革问题。中办发[2011]19号文件下发后,多次召开报刊出版单位负责人会议,进行动员和调研。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结合湖北省实际,提出“三步走”、“四结合”的方法步骤,成立了省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联席办公室,制定印发了《湖北省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方案实施细则》,起草湖北省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方案,并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逐一沟通,听取意见,提交省文改办领导小组并获批。在全国率先上报改革方案并获批。
积极支持知音传媒集团改制上市工作。支持知音传媒集团理顺内部公司及股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成转企改制工作,帮助其做好各项上报工作。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已向证监会提交上市申报材料,进入最后的上市阶段。
继续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为推动期刊持续稳定地发展,9月初召开“新形势下报刊发展专家研讨会”,请名刊大刊等期刊出版单位负责人交流和研讨期刊发展经验,探讨新形势下的期刊发展之道。12月初,召开名刊大刊负责人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交流报刊发展经验,调研报刊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为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材料。组织“湖北十大有影响的学术期刊(社科)”评选活动。
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组织期刊出版单位积极申报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分配100万报刊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支持期刊单位做大做强。
继续实施数字化出版战略。在10月第四届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期间成立了省报刊数字出版工作委员会,被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称为“全国第一个省级报刊数字出版组织”,将为湖北省期刊数字出版工作取到推动作用。
继续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支持报刊集团“四跨”发展,知音传媒集团成功控股中国致公出版社有限公司。
努力办好期博会。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成为湖北省文化建设的一张名片。
大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组织全省期刊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报道,特别是加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建党90周年的报道,弘扬主旋律。配合新闻出版总署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
继续实施出版通气会制度,完善预警机制。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国两会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等重要节点前,及时召开部分期刊负责人通气会,通报期刊审读中发现的导向问题,强调要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
进一步健全审读机制,提高针对性和时效性。积极贯彻落实《报刊审读暂行办法》精神,进一步加强了审读体制机制和审读队伍建设,对重点期刊审读分配落实到人。重点抓好时政类、文化生活类报刊和人文社科类期刊的集中审读,严把政治导向关。全年共发报刊《审读快报》41期,其中发现重大问题、引起上级领导关注、新闻出版总署《审读通报》转载以及有重要理论价值的12期。
规范期刊出版秩序,提高监管水平。开展打击非法报刊专项行动,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一号多刊”和重大选题未履行报备等问题,约谈多家涉嫌违规出版的报刊单位负责人,全面清理违规问题,责令其限期整改到位。加强期刊内容审读,加大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对多家期刊违规出版单位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以期刊年度核验为抓手,强化管理。将年度核验作为加强和改进期刊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着力查处一号多刊、转让出版权、重大选题未报备等违规行为。在2010年报刊年度核验中,对9刊予以缓验,10刊予以批评纠正。在2010年底对内部资料性连续出版物检查的基础上,对19种严重违规的内部资料作出停刊处理。
加强采编人员队伍建设。举办两期采编人员培训班,共有300余人参加了新闻采编人员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