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彦青
(原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山西 原平 034100)
倒伏在玉米高产栽培中造成产量损失很大,尤其在抽雄前后倒伏影响最大。因为玉米一倒伏,植株互相覆盖,茎叶重叠,直接影响光合作用;同时,倒伏后不利于授粉结实,会造成棒子空粒或缺粒。另外,倒伏也会引起根的折断与挫伤,使根系吸收机能下降,影响籽粒正常灌浆,造成粒重下降,产量降低。
玉米倒伏分为茎倒伏、根倒伏和茎折倒伏三种,不论哪种倒伏都会对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1 茎倒伏:因为茎秆节间细长,植株过高,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地上部重量与茎秆基部节间所能承担的力量不相适应,引起茎秆倾斜或弯曲。由于这种倒伏根、茎的损伤轻,故对产量影响小。
1.2 根倒伏:由于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在下雨或浇水后遇上大风而发生倒伏。因这种倒伏在地面上,根系受到严重损伤,故对产量影响较大。
1.3 茎折倒:主要出现在玉米抽雄前后,多因为抽雄前生长较快,茎秆组织脆嫩,或遭虫害,降低了茎秆的抗风能力引起的。折断的位置在果穗下部,所以对产量影响较大。
2.1 品种原因。高秆品种易倒伏,矮秆而株型好的品种抗风抗倒伏能力就强。
2.2 灌水施肥不合理。如氮、磷、钾三要素配合不当,特别是施氮肥过量,节间机械组织发育不良。苗期受涝,茎叶徒长,尤其基部一、二节间细长柔嫩,果穗位置相应提高,或中后期灌水后遇大风等,最容易引起倒伏。
2.3 密度过高,光照不足。茎叶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导致植株高而不壮,抗倒力下降。
2.4 田间管理不及时。播种较浅,中耕培土不及时,质量差,导致根系发育不良,扎根较浅;或翻土深,土壤被雨水浸泡松软等。
2.5 病虫危害。玉米螟等害虫蛀食茎秆造成折断,茎腐病也会导致植株折断。
2.6 气候原因。狂风暴雨是导致玉米倒伏的直接因素。
3.1 选用抗倒品种。选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品种,尤其是多风多雨地区,应选用紧凑型、根系发达、穗位较低的品种。
3.2 及时中耕培土。中耕培土可使根系发达,尤其是拔节后的培土,能使玉米产生大量的支持根。
3.3 合理使用肥水。底肥要施足,保证前期促苗早发,植株健壮。苗期一般不浇水不施肥,拔节后肥水量不宜过大,防止在高温、高湿、高肥的情况下徒长。
3.4 合理密植。一般紧凑型品种亩留苗4400株左右,平展叶型品种3800株左右。通过适当密植,可改善植株个体发育,对减轻倒伏很有益处。
3.5 防治病虫。要及时做好玉米螟、茎腐病等病虫的防治工作。
抽雄前后倒伏,植株互相压盖,难以自然恢复直立,应在倒伏后及时扶起,以减少损失,并要边扶边培土边施肥。拔节后倒伏,自身能够恢复直立,不必人工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