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再认识
——读罗建文教授《社会发展理念与民生幸福研究》

2012-01-21 20:26孙伟平温航亮
关键词:民生理念理论

孙伟平,温航亮

(1.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20;2.湖南科技大学,哲学系 湖南 湘潭 411201)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再认识
——读罗建文教授《社会发展理念与民生幸福研究》

孙伟平1,温航亮2

(1.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20;2.湖南科技大学,哲学系 湖南 湘潭 4112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国在2003年提出并开始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何反思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实践,总结历史经验,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认识,以指导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当前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思考的理论问题。由湖南科技大学罗建文教授撰著的《社会发展理念与民生幸福研究》一书,正是探究这一理论问题的研究成果。作者对一段时期以来的社会发展理念进行了深刻反思,深入研究了从GDP崇拜到GNH关怀的发展理念的转变,阐释了在新的发展理念视域中民生幸福与善治政府、制度安排等的内在关系,指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伦理文化体系对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民生幸福的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纵观全书,无不体现着罗教授深刻的反思精神和关注民生的理论执着。

一、在实践中反思社会发展理念问题

反思精神,无疑是哲学的根本特征。无论是孟子“心之官则思”,还是黑格尔笔下密涅瓦的猫头鹰,都给反思以高度的赞扬。但反思应该在实践的场景中展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对于社会发展理念的反思也是如此,只有与具体的历史环境相结合,我们才能从理论上理清其演变进程和内在逻辑理路,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处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发展理念产生的历史根据及其实际地位。

罗教授对于社会发展理念的理性反思,便是围绕6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展开的,成为一部对一段时期以来社会发展理念进行反思的优秀成果。作者从价值论的角度深刻反省了人类发展困境尤其是发展理念上存在的难题,认为社会发展理念经历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理念阶段”、“包含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发展理念阶段”、“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阶段”、“弗朗索瓦·佩鲁的新发展理念阶段”和“中国倡导科学发展理念的新阶段”,而通过这种考察,尤其是通过对以上各阶段发展理念特征的比较,“发展的本质就是实现人的发展”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结论。

在这种以世界为背景的理论思考基础上,作者进而考察了新中国社会发展观的演变历程,依据发展目标、发展标准、发展途径、发展重点、发展方式、发展类型、发展动力、发展态势、发展层面、区域发展、发展结果等的不同,将建国以来的社会发展观划分为起步发展观、政治发展观、经济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四个阶段,并且认为,这种阶段性的呈现根本上是由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要解决的社会发展问题不同造成的。尽管前三个阶段对于发展的理解及其具体实施存在着某些问题,但它们都分别解决了对应时期的社会发展问题,分别达到了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政治基础、提高生产力水平等目的,在理论的发展层面和经济的发展层面上都与具体的历史环境相适应,并且为“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为目的的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和形成奠定了理论的和现实的基础。由于作者的思考是结合了历史条件的具体的反思,是以详实而又充分的数据为基础的,因而其总结的“中国社会发展观演变的启示”,就具有了让人信服的理论证据和事实依据,也为理论上思考GNH关怀问题准备了充分的实证依据。

二、在反思中关注民生幸福问题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域中,“人”的问题始终是其理论思考的焦点。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确立的基本理论宗旨之一,就是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对象,要求在实践中理解“全部社会生活”。[1]罗教授秉持了这一哲学精神,始终围绕发展价值论和民生幸福问题来展开对GDP崇拜发展理念的反思,并且将发展的价值目标定格为发展民生幸福上。

从民生幸福的角度反思GDP崇拜发展理念,首先应该正确认识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的发展战略在民生幸福发展中的积极意义。民生幸福的实现,显然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势力为其基础。只有彻底改变建国之初“一穷二白”的现实面貌,民生幸福问题才能获得它的物质基础从而进入人们思考的范围。随着经济建设的全面开展,GDP显著而持续的增长,使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民生幸福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但是,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感却并没有随之表现为正相关发展,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的发展战略甚且带来了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和沉重的道德代价等问题,使人们认识到“GDP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人们幸福感的增加”。通过这一反思,作者将单纯物质财富的增长与人们普遍追求的幸福区分开来,确认幸福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进而分析道德代价过大的原因,并寻求其合理控制的可行途径。不断追索的最终答案,要求我们改变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准,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以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并以之统领各个历史阶段的具体价值目标。在具体操作层面,则应该改变原有的以GDP为标准的衡量体系,而建立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极组成的GNH衡量体系。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恰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内在需求相一致,是冲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问题的科学理论,有利于我国民生幸福的实现和不断发展。

三、人与社会、自然的统一

在作者的理论视域中,坚持价值论的致思理路,“人”始终是理论观照的核心,是全书得以展开的出发点,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归宿。但对“人”的过度强调,又会违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自然关系的辩证认识,往往有陷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危险。如何在理论上既强调“以人为本”而又避免此种错误倾向,是理论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重要难题之一。

费孝通在反思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时认为,“强调文化是人为何为人的性质”的观点存在着很大的困境,将“文化”看作是一种独立于“人”的存在物,这“不仅把人和自然对立了起来,也把文化和自然对立了起来”。在反思自己的研究一直“只见社会不见人”的基础上,费孝通倾向于将个人和社会、文化统一起来,强调社会学研究“不仅需看到社会结构而还要看到人”,“这是社会和个人的辩证关系,个人既是载体也是实体。”[2]这与马克思“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3]的观点是一致的。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人”既是载体,也是实体。社会并不是独立于人的另一存在物,而恰恰就是人本身。

罗教授显然坚持了这一立场,因而在论述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不断调适时,对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发展价值的重心由经济移向了社会”,“将社会发展确立为发展的最高价值”,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以经济为重心与以社会为重心这两种发展观都“遮蔽了人的发展和人的幸福在发展中的价值”,进而批判地指出,可持续发展价值观虽然“由物趋向了人”,但侧重点却在人的生存条件的持续性,对于人自身的发展和幸福的实现及其社会价值则关注得不够。在个人与社会、自然的统一方面,显然只能是以“人”为核心的统一,即在人的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主体尺度和客体尺度、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也正是基于这一立场,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及其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价值,罗建文教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从理论上建议政府应以发展民生幸福作为基本理念,从政策制度体系和伦理文化体系的两方面为实现民生幸福提供现实的保障和道德的论证。

总体看来,作者的理论思考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理念和确立当前的发展价值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正如作者所说的,幸福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所有一切外在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文化氛围、自然环境等都只是为人们的幸福提供了可能,真正的幸福的实现更有待于人的素质的提升。限于理论论域的制约,作者主要探讨了政策制度、伦理文化等外在规范对于实现民生幸福的意义及其可行方案,而缺乏对主体内在问题的讨论,这既是本书的一个缺陷,也是民生幸福研究在此基础上可以继续关注的新的理论问题。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54,56.

[2] 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460,151,15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2012-10-20

孙伟平(1966-),男,湖南常德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价值哲学。

[本文编校:徐保风]

猜你喜欢
民生理念理论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坚持理论创新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