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琳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大学生社会化视阈下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实效性探析
张晓琳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起着保证方向和确保目标实现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化目标有利于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更新理念、完善目标、拓展载体,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社会化;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涂尔干曾经在其教育学理论中提出:教育的主要社会功能是社会化功能,教育能够系统地使年轻一代社会化,即把人从个体的人转变为社会的人。[1]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教育的本质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学生社会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以大学生社会化为目标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要为培养德才兼备、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服务,而这也正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之一,“大学生社会化不仅是教育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仅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也是人才的第一基本特征的回归”[2],这种内在的逻辑联系把“大学生社会化”和“高校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两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1.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高职学生社会化的根本目的一致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根据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来施加教育影响,使其按照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它的目标是使教育对象——学生成为一个有坚定政治方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而大学生社会化是根据社会的要求,“获得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健全和完善人格,努力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培养社会角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成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化,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社会成员并履行其社会职责的过程。”[3]
由此可见,大学生社会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两者的根本目的一致,都是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服务,这成为两者可以结合起来考虑的关键入口,大学生社会化作为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新视野也必将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发挥重要力量。
2.大学生社会化程度如何,是检验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实效的重要标准
大学生社会化是在中学阶段基础上的继续,在大学阶段,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家庭的社会化功能逐步减弱,社会亦未对学生社会化形成系统影响,此时,对学生影响最大的社会化主体就是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当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作为育人的核心内容,指的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通过课堂、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等载体,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达到社会所需要的水平。由此可见,高职学生社会化程度如何,成为检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因此,关注大学生社会化就成为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开展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一定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程度为衡量标准,将学生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心理社会化等纳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内容体系。
美国社会学家I·罗伯逊提出,社会化是使人们获得个性并学习其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的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社会化具有长期性,贯穿于人的一生;同时具有阶段性,大学阶段,高职学生由于其思想、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在社会化过程处于关键阶段,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1.把握时代要求,确保高职学生社会化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一切追求受制于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和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高职学生社会化,理所当然受制于一定时代要求。尤其是新时期,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产生了一定影响,从国际形势来看,全世界日益变成一个“地球村”,国际化既为我们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对我国青少年潜移默化的“西化”,一定程度上为高职学生社会化提出了新课题。从国内情况来看,“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改革、大调整、大发展和大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着种种复杂情况。”[4]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导向功能,将其贯穿于高职学生社会化的全过程,正确引导高职学生社会化的方向。
2.传递社会需求,确保实现高职学生社会化目标
大学生社会化,实质是“从一个非独立的社会人转变为一个自食其力,能适应社会变化的社会人”[5]。由此可见,“适应社会变化”是高职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词,特定的社会,以其固有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习俗舆论等各个方面影响着高职学生的社会化。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就是将社会需求内化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并外化为行为,不断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从而使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大学生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行为规范,高职学生常常会觉得无法适从,无法正确定位其社会角色,影响社会化进程。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将政治社会化、思想道德社会化、心理素质社会化等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有目的地开展教育,从而与高职学生社会化目标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内化社会认可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体系,并自觉地遵守和传递,确保社会化目标实现。
1.更新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观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中,长期把受教育者当做对象实施灌输,忽视了其主动性的发挥,忽视了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导致其被动接受,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对教育内容产生抵抗情绪,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社会学家郑杭生认为,“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6]在这里特别强调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也就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
从自我需要出发,有选择地学习和接受社会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知识技能。这种自觉性又使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具有能动性。大学生是社会化的对象,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来自社会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被动者,大学生也是自我社会化的主体,“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和方式具有自我选择性。”[7]。大学生社会化作为当今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目标之一,势必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受教育者这一“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真正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基础上,传授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素质。
3.完善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终极目标
以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片面强调社会要求、忽视受教育者全面发展需要的情况,如革命战争年代,片面强调激发受教育者的政治热情,大力倡导爱祖国爱人民而不言其他,导致培养了一代“政治人”;经济高速发展时候,则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的人才,从而产生的一批“经济人”。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人与社会息息相关、相互促进发展。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化是作为个体的人对于其本质的追求,只有经历和实现社会化,人才能实现成长和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生活,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社会是由每一个人组成,只有重视人的发展,每一个社会成员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实现推动社会发展的目的。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以大学生社会化为教育目标之一,就应该树立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价值,把学生的一切利益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引导政治方向、提升思想素质、增强道德水平、塑造个性人格和调控行为能力。
3.拓展载体,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性参与
“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的必然要求和影响”,[8]人的社会化过程要受到社会大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这些因素统称为社会化环境,新形势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出现,现代人交际时空不断拓展,社会化因素更加广泛和复杂,人们受到思想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9]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要尤为重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性参与,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在教育中纳入家庭和社会等社会资源。
家庭是每个人现实社会化的摇篮和起点,家庭成员之间不和谐的关系、家庭教育方式的不恰当等不,都成为大学生社会化问题产生的原因。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应该纳入家庭的力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多方面掌握学生在家的表现和思想动态,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建议家长继续承担起学生社会化的重任,改变不适当的教育方式,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尊重孩子的个人自主发展和兴趣爱好。
社会环境是每个大学生最丰富的课堂,良好的社会坏境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反之则阻碍其社会化,这就要求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中树立“环境育人”意识,不断优化社会环境,发挥社会环境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重要功能。引导高职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需求,适应社会环境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优化环境,创设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提升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继而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1] 张德祥.高等教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12.
[2] 马 雷.大学生社会化思想教育的隐性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02,(3):85-87.
[3] 黄沙沙.当代女大学生的社会化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17.
[4] 李晓元.德育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价值[J].现代教育科学,2007,(4):36—38.
[5] 徐振龙.大学生社会化与创新教育[J].江苏高教,2001,(6):88-90.
[6]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1.
[7] 李小豹.从社会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9,(7):87-89.
[8] 徐保风.道德个体社会化的双重路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8-12.
[9] 王昌标.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及其基本依据[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4,(1):54-57.
Effective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Vi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zation
ZHANG Xiao-lin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education provides guidelines and ensure that objectives achieved in the course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zation, which benefit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education to update concept, perfect targets and expand vector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socializ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education
G641
A
1673-9272(2012)03-0138-03
2012-05-20
2011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大学生社会化视阈下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优化研究”(编号:11B24)。
张晓琳(1983-),女,湖南常德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编校:徐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