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18日文章,原题:中国独生子女一代为到哪儿过年犯愁 本周,中国每年一度的大规模朝觐活动拉开序幕,数亿人乘坐火车和汽车返回老家过年。但对于一个特定团体——年轻的城市独生子女夫妻——回家过年的习俗也意味着艰难的决定,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争吵,也是对中国由来已久的家庭传统的现代挑战。
这些年轻夫妇是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执行34年间出生的一部分独生子女。同大多数人一样,他们从偏远省份来到大城市接受大学教育,之后在当地工作并结婚成家。如今,他们必须决定到谁的老家过年。这是一个充满感情因素的决定,尤其是对通常独自生活在远离子女的老家的老年人而言,在缺乏安全网的中国社会,子女们向来是他们老有所依的寄托。
“我们俩都想回到各自老家过年,”4年前与丈夫李海滨(音)结婚成家的北京公务员林幽兰(音)说。“我们总是在这个问题上争执不休。”她来自重庆,丈夫来自山东,并且都是独生子女。李说,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他承受着巨大压力。“在山东,男方必须同家人一起过年。而媳妇也应在丈夫家过年,”他说。“如果不能每年回家过年,我担心其他人将会怎样议论我的父母。”
本周二,中国政府宣布城镇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这种转变,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和其他社会变化,导致数千万老年人在通常缺乏政府资助的情况下独自生活。同时,中国女性1.54的出生率却低于每名女性2个子女的正常生育率。
“英国在圣诞节期间,也已出现类似问题,”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特雷斯·赫斯基斯表示,“但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大作用下,中国的这一问题变得极为普遍。”某些中国夫妻试图通过探望双方父母的方式解决过年冲突。但幅员辽阔的中国以及春节期间出行难的现实使这种想法往往难以实现。
最近,中国学者就是否终止计划生育政策展开激烈争论。据政府预测,计划生育已使中国少增加4亿人,并对脱贫工作起到有效作用。但经济学家找到另外一个反对的理由:中国正面临未来劳工荒问题。其他人则认为逐渐普及的城市生活方式令该政策形同虚设。他们声称,高企不下的养育费使大多数夫妻宁愿只生一个孩子。但某些正遭受回家过年等问题折磨的年轻夫妻表示,他们希望多生孩子。▲(作者里奇伯格,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