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亮,王春涛,陈文峰,孟德友,范况生
(1.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475001;2.商丘师范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商丘476000;3.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郑州450000)
收入分配差异一直是学术界和相关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的指标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民收入差异展开了深入研究,国外专门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的文献较少,但在收入分配、农村制度、人口流动、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等研究中将农村问题纳入其中进行分析,其相关理论和方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国内学者对全国农村居民收入的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和省际差异进行了讨论,陈英乾分别选取代表省份对东中西部农民收入进行对比分析[1],张车伟、王德文对收入结构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2],刘慧对1993—2005年中国农村居民区域收入差异因子分解的实证研究表明工资性收入是影响农村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因素,但对农村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并不明显[3],另有万广华[4-5]、唐平[6]、祝伟[7]、陈冲[8]等采用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析了不同时间段我国农村地区收入差异程度、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等。对跨行政区域间及省区内部农民收入差异的研究也开始增多,曾光、张晓菊对1978—2004年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差异的演变过程及收敛性进行了实证检验[9];朱述钧、韩召迎等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对江苏省1990—2000年间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状况进行了测度[10];孙虎、刘彦随对山东省乡村收入差异进行了地域和结构分析并对乡村收入差异机制进行了剖析[11]。
已有研究多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对地区间农民收入的区域差异及结构差异进行探讨,鲜有从空间统计分析的视角对农民收入差异的空间格局及演变态势进行分析,并且对中、西部落后省区内部县市单元间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关注也相对薄弱。河南省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核心区,至2009年底仍拥有农业人口6 200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已成为推进河南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关键。近些年来,河南农民收入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问题也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和协调发展。虽有学者对河南农民收入区域差异进行探讨,但分析较为粗略,尤其是以市域为比较单元往往会掩盖农民收入水平在微观区域上的异质性程度[12-13]。基于此,笔者拟以县域为分析单元,对1995—2009年间河南省县域农民收入水平的区域差异状况进行数理统计和空间统计分析,以探讨其差异演变的时序态势和空间格局特征。
基尼系数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用于刻画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其值介于0和1之间,值为0时,表明分配完全平均,值为1时,表明分配极不平衡。通过对样本排序,使y1≤y2≤……≤yn,然后根据协方差方法可把基尼系数表示为[14-16]:
式中:G为基尼系数;n是区域数量;yi为第i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μy为各县域单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i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小到大排序时的序号。
数理统计建立在样本相互独立的基础上,事实上,许多地理现象受地域分布上具有连续性的空间过程影响而在空间上具有自相关性。度量空间自相关的指标主要有 Moran’s I,Geary’s C 和 Getis’G 等,这些指标都分为全局和局部两种指标。本研究采用Getis-Ord General G和Getis-Ord Gi*测度河南县域农民收入的全局和局部空间关联特征,前者用于全局空间关联结构模式分析,后者用于识别不同空间上的高值和低值簇群,即热点(hot spots)与冷点(cold spots)的空间分布。Getis和Ord于1992年提出了用于全局空间聚类检验的Getis-Ord General G,G指数一般采用距离权,要求空间单元的属性为正值,其表达式为[17]:
式中:d为距离;wij(d)为以距离规则定义的权重;Xi和Xj分别是i区域和j区域的观测值。与Moran’s I相类似,可对G(d)进行标准化,即Z(G)=(G-,式中:E(G)和var(G)分别为G(d)的数学期望和方差,根据Z值可判断G(d)是否满足某一指定显著性水平以及是存在正的还是负的空间相关性。当G(d)为正,且Z统计显著时,表示存在空间集聚,检测区域出现高值簇群;当G(d)为负,且Z统计显著时,表示存在低值簇群。Getis-Ord是用来检验局部地区是否存在统计显著的高值和低值,其计算式为:
式中:d,wij(d),Xi和Xj的含义与上式同。为便于解释和比较,对(d)进行标准化处理,得Z()=(-,式中:E(G*i)和var()分别为(d)的数学期望和方差。若Z()为正,且统计显著,表明位置i周围的值相对较高(高于均值),属高值集聚的热点区;若Z)为负,且统计显著,表明位置i周围的值相对较低(低于均值),属低值集聚的冷点区[18]。
河南省现辖17个地市,21个县级市,88个县,共126个县域单元,文中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1996—201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和《河南60年统计资料汇编》,由于地级市辖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具体数据无法准确获得,同时为了保持数据在空间地域上的连续和完整性,地级市辖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暂用其市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替代;图形数据来源于全国1∶400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河南省农村经济水平获得了逐年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县市均值由1995年的1 219元增至2009年的5 056元,增长了3倍多,但县域经济单元间农民收入的区域差距也在逐步拉大,从最大值、最小值、极差和极商等描述性统计量(表1)可看出,1995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新乡县为1 867元,最低的洛宁县仅为706元,极差1 161元,不足新乡县的1/2;2009年巩义市农民人均收入跃居首位达8 481元,最低的鲁山县为3 190元,极差增至5 291元;由极差和极商来简单地描述县市间农民收入水平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化趋势,1995—2009年河南县域农民收入绝对差异持续增大,而相对差异并无明显变化,由1995年的2.64增至2009年的2.66,但期间波动变化态势较为显著,2000年极商达到最大,最高的巩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最低的息县的4.23倍。
表1 1995—2009年河南省农民收入水平 元Tab.1 Statistics of rural residents’per capita net income from 1995 to 2009 in Henan Province yuan
以标准差指标来反映河南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间的绝对差异变化态势(表2)可直观地看出,1995—2009年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异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且近几年呈加快扩大的态势,标准差由1995年的221元增至2009年的980元,期间虽有波动,但波动幅度较小,阶段性变化特征不明显。为排除样本均值对标准差指标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对河南县域农民人均收入的相对差异进行详细分析,从总体趋势看,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相对差异趋于增大,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分别从1995年的0.181,0.126增至2009 年的0.194,0.131;但阶段性波动变化态势较为显著:1995—1999年为相对差异缩小阶段,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分别达到考察期的最小值0.126和0.092;1999—2003年相对差异持续回升,至2003年两指标分别达到考察期最大值0.206和0.144;2003年以来县域农民收入相对差异处于高位相对稳定阶段,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在2004—2009年间均保持相对平稳的态势。
表2 1995—2009年河南省农民收入区域差异时序演变Tab.2 Disparity of per capita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from 1995 to 2009 in Henan Province
利用ArcGIS9.2空间统计模块对1995—2009年间河南省县域农民人均收入全局空间关联指数G(d)进行测度(表3),各年份G(d)值都为正且在0.75以上,且Z(d)统计量在0.01水平上检验显著,反映了河南县域农民收入水平存在突出的空间正相关,监测区域呈现出高值和低值集聚分布的现象,农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县市在空间上邻接集中连片分布。从时序态势来看,G(d)值在1995—2009年间表现出阶段性波动变化特征,1995—1999年间G(d)值呈波动降低趋势,由0.766降至0.753,表明各县市农民收入在空间上集聚趋势逐步减弱;2000—2003年间G(d)值升至最大值0.770,说明该阶段农民收入水平在空间上集聚趋势不断加强;而在2004—2009年间G(d)基本保持稳定,说明农民收入水平空间分布格局状态基本保持稳定。G(d)值的变化反映了河南县域农民收入热点和冷点区在空间分布上的演化和变迁。总体而言,在整个研究期间G(d)值虽然有所变化,但变化幅度并不十分剧烈,说明考察期内农民收入水平的总体空间格局只是在初始起点基础上的部分变动,全省层面上的总体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动,而对于具体空间格局状态则需用局部空间关联指数做进一步探讨。
为进一步识别河南各县域单元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态势,进而采用局部空间关联指数Getis-Ord G*对农民收入水平的高值热点集聚区的变动情况进行考察,利用ArcGIS9.2的空间统计模块对1995—2009年间全局空间关联指数Getis-Ord General G处于峰值或谷值的1995,1999,2003和2009年4个典型时间截面做局部空间关联分析,并采用自然断裂点法对各年份局部空间关联指数从高到低划分为4类,即热点区、次热区、次冷区和冷点区,由此获得河南县域农民收入水平的空间格局演变态势图(图1,图2)。由图可知,河南县域农民收入空间格局稳中有变,1995—2009年整体上呈现以郑州、焦作和许昌所辖的大多数县市为核心,以周边豫北、豫东、豫东南和豫西南为外围的中心-外围型空间格局状态。高值热点区和次热区的数量和范围逐步缩减,次冷和冷点区的数量和范围逐步拓展,集中连片分布于豫东和豫西南地区,反映了河南省东、西部地区间的农民收入差异在逐步拉大。
表3 1995—2009年河南农民收入水平Getis-Ord General G指数Tab.3 Getis-Ord General G of rural resident’s per capita net income from 1995 to 2009 in Henan Province
3.2.1 热点区。河南县域农民收入水平高值热点区在研究期间分布相对稳定,主要集中在豫中和豫西北的漯河、许昌、郑州、焦作以及新乡的部分县市,洛阳偃师也一直处于该类型,另有林州于1999年落入该区,灵宝、辉县、卫辉、扶沟和西华仅在1995年显著。近几年来,漯河所辖县市、许昌县、襄城、修武和获嘉等地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相对于周边邻近地区增长缓慢,河南县域农民收入高值热点区的数量和范围由1995年的31个缩减至2009年的21个,这些地区工业化水平较高,农副加工业发达,农民从非农产业中获得的收入较高,是河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3.2.2 次热区。主要集中在高值热点区周围的安阳、鹤壁、新乡、开封、周口、驻马店和南阳所辖的部分县市,周口的鹿邑、太康、项城和商水等地仅在1995年显著,内黄、滑县和汤阴等地波动变化态势较为明显,新乡和开封所辖的封丘、原阳、开封县、通许和尉氏等地近几年来落后于周边地区,农民收入次热区的数量和范围由1995年的37个缩减至2009年的26个,主要分布于豫西北和豫西南及漯河等地,这些地区近些年来注重农业和农业加工业齐头并进,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产业发展较快,是省内农村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3.2.3 次冷区。次冷区在1995—1999年间主要分布在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南阳以及洛阳、三门峡和濮阳等省际沿边地区,而濮阳市的台前、范县仅在1995年显著,驻马店平舆、新蔡以及淮滨、桐柏和淅川等县区也在1999年以来落后于周边地区;至2009年次冷区单元数量降至41个,商丘、周口和驻马店所辖县市显著落后于邻近县市,次冷区集聚分布态势减弱,随机分布态势逐渐增强。
3.2.4 冷点区。研究期间该类型区范围和分布均发生了显著的变迁,冷点区单元数量由1995年的10个增至2009年的41个,空间分布格局也逐步由集中分布在豫西部分县市向豫东和豫东南商丘、周口、驻马店和信阳所辖县市拓展,另有南阳桐柏、社旗和淅川等地也落入该区;这些地区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业种植区和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工业化水平较低,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比较利益较低,也由此造成了豫东和豫东南广大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从农民收入热点区分布看,以郑州和焦作所辖县市为主体集中连片分布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河南农村经济高收入核心区,在全省农村经济发展中优势突出,冷点区的数量和范围从豫西向豫东和豫东南地区转移拓展,宏观上河南县域农民收入空间分异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尤其是西北和东南地区间差异尤为突出。从类型区变迁看,热点区、次热区和次冷区的比重由1995年的24.6%,29.4%和38.1%降至2009 年的 16.7%,20.6%和32.5%,冷点区的比重则由1995年的7.9%增至2009年的30.2%,表明河南农民收入水平的空间分异程度在加强,尤其是豫东和豫东南地区商丘、周口、驻马店和信阳所辖县市呈被边缘化的趋势。
从时序态势来看,河南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在研究期间绝对差异逐步拉大,而相对差异呈阶段性波动变化态势;从空间关联态势来看,农民收入水平在空间上存在高度正相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集聚分布,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高值核心区和低值边缘区,区域分异格局宏观上呈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态势,尤其是西北部和东南部地区间差距更为显著,两极分化趋势增强;全省农民收入水平的低值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逐步由豫西向豫东和豫东南地区变迁,着力推进豫东黄淮传统农区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将是该地区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实现收入分配协调发展的关键。
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数量,通过提高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首先,必须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调整县域产业结构,推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发挥县域工业经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有序流动。其次,提升地方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优化粮食种植结构,积极推进农业内部生产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加工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产品加工工业体系。再次,要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强农村劳动力科技技能培训、致富技能培训和就业转移技能培训,开展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中介服务,推进国际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
[1]陈英乾.中国农民收入的地区性差异及对比分析[J].农村经济,2004,22(12):68-70.
[2]张车伟,王德文.农民收入问题性质的根本转变——分地区对农民收入结构和增长变化的考察[J].中国农村观察,2004,25(1):2-13.
[3]刘慧.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变化的因子解析[J].地理学报,2008,63(8):799-806.
[4]万广华.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8(5):36-42.
[5]万广华.解析中国农村区域间收入不平衡:一种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方法[J].经济研究,2004(8):117-126.
[6]唐平.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6,22(5):69-75.
[7]祝伟,汪晓文.中国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和收入差距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137-142.
[8]陈冲.我国省际间农民收入差距的趋势及其结构分解:1996—2008[J].经济经纬,2010,17(5):106-110.
[9]曾光,张晓菊.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5):64-69.
[10]朱述钧,韩召迎,王洪亮.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06,22(2):171-174.
[11]孙虎,刘彦随.山东乡村居民收入地域差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2):69-72.
[12]王放,丁文斌,王雅鹏.河南省农民收入差异趋势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7,29(6):5-8.
[13]张海军.河南省市域农民人均收入空间自相关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9):57-61.
[14]敖荣军.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及其演变的产业变动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4):420-424.
[15]余海清,陈阿林,杨军.基于基尼系数分解的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70-74.
[16]孟德友,陆玉麒.基于基尼系数的河南县域经济差异产业分解[J].经济地理,2011,31(5):799-804.
[17]张松林,张昆.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和G系数对比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4):93-97.
[18]靳诚,陆玉麒.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09,64(6):71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