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危局掀石油恐慌

2012-01-17 10:19
环球时报 2012-01-17
关键词:海湾制裁石油

●本报驻埃及、美国、日本、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黄培昭 李勇 李珍 青木 ●本报记者 刘洋 ●柳玉鹏 魏辉

“世界能够在没有伊朗石油的情况下活吗?”美欧对伊朗的“禁运大锤”近日把这个问题敲得响彻世界。同样证明世界焦虑的,还有排着队奔赴海湾寻求替代“油路”的各国领导人,他们也让16日在阿联酋召开的世界未来能源峰会看上去比联合国大会还有吸引力。伊朗15日用“后果自负”警告准备填补石油缺口的海湾国家。美国则被爆正向海湾增派兵力。与步步惊心的对抗同步的,是步步攀升的石油价格。对伊朗禁运的最大受害者被认为是中印日韩四个亚洲国家,但对油价的恐惧却“很公平”地蔓延到全世界。《华盛顿邮报》15日说,《圣经》中有4骑士的说法,指的是战争、饥荒、瘟疫和死亡,“油价和伊朗正成为2012年启示录中的四骑士之一”。《华尔街日报》一篇评论称,制裁伊朗可能会引发一场“经济切尔诺贝利事件”,如果高油价与经济衰退接踵而来,“欧元区那脆弱的心脏肯定不止停跳一下而已”。对伊石油禁运会不会是美国故意挖给其他经济大国的陷阱呢?伴随着失控的局势,各种阴谋论也冒了出来。

石油外交考验亚洲四大经济体

“如果为替代伊朗石油打开绿灯,这些国家将是本地区、包括霍尔木兹海峡发生事端的罪魁祸首。”伊朗驻欧佩克组织代表哈提比15日这样警告准备弥补伊朗原油供应缺口的海湾国家。他还表示,“我们的阿拉伯邻国不应与这些(美国和欧洲)冒险家合作……这些措施不会被视做友好行为。”英国《每日电讯报》说,引发伊朗愤怒反应的是沙特石油大臣纳伊米上周末的表态,他称,沙特“已准备好满足任何情况引发的全球需求增长”。

让伊朗如此敏感的更大原因是美欧制裁战线的推进。英国外交大臣黑格15日表示,相信欧盟27国将在1月23日的欧盟外长会上决定对伊朗石油业实施彻底制裁。英国《卫报》称,欧盟国家提议给目前的合同1到12个月的“宽限期”,以便各公司在执行禁运前找到其他供货方。俄罗斯《独立报》16日说,美欧已下定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的决心,正在石油领域开辟一条反伊朗的战线。

“油价、伊朗正成为忧虑之源”,《华盛顿邮报》15日以此为题说,美欧当下越来越严厉的制裁威胁不仅让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之一的伊朗压力重重,也让“油价”、“伊朗”二词迅速在全球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2012焦虑榜单”中登顶。一名顶级投资分析师说,该问题一直存在,但现在它从幕后跳到了前台,成为“2012年启示录中的四骑士之一”。英国财经网站citywire16日称,中东局势再次考验人们的神经。去年,由于“阿拉伯之春”和利比亚内战,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4月曾高达每桶115美元。2012年,焦点重回伊朗以及霍尔木兹海峡。如果冲突爆发,原油价格将上涨到每桶180美元至210美元。

在危机面前,海湾产油大国成了各方竞相追逐的“香饽饽”。海湾新闻网16日题为“制裁推动石油外交”的报道称,与去年12月底相比,今年油价已经每桶上涨6美元。在美国推动制裁的压力下,世界的外交也瞄准石油,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领导人纷纷奔赴海湾,寻求石油供应。正在阿曼访问的韩国总理金滉植与阿曼达成协议,后者将确保对韩国的油气供应稳定。此前,日本已从阿联酋得到类似保证。

中国总理温家宝对海湾的访问也被与“石油外交”联系起来。海湾新闻网称,面对美国的制裁游说,中国态度模棱两可,因为作为伊朗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中国可能发现难以取代每天从伊朗进口的60万桶石油。中国领导人可能会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卡塔尔寻求石油供应。温家宝总理16日还在阿联酋召开的世界未来能源峰会发表演讲,阐述中国的能源政策。但多数分析人士将此行与石油和了解所访国家对形势的看法联系起来。

“中国是伊朗及其石油出口的生命线?”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5日提出这个问题。文章称,鲜有迹象表明美国劝说北京少买伊朗石油有什么成效,北京不愿和华盛顿一道制裁伊朗并不令人惊讶,不过在其他国家削减进口之际,中国也不太可能增加进口伊朗石油帮助德黑兰。报道援引一名中国专家的话说,中国“不会完全支持伊朗”,也不会“彻底与美国对抗”。英国广播公司说,石油一直是最敏感的政治商品之一,

在美国与欧盟切断伊朗石油出口之际,对伊石油制裁正分裂亚洲四个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日本、印度与韩国都发现平衡政治意志与经济现实多么困难,它们不得不在国际关系与国家需求之间小心翼翼地走钢丝。

美国欲借制裁削弱中印?

没有伊朗石油,世界能应付吗?倾向于强硬惩罚伊朗的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15日给出的答案是“没问题”。但在其他国家的舆论场中,更多对此持怀疑态度。俄罗斯《观点报》16日以“西方石油禁运可能引发经济停滞”为题称,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将导致油价大幅上涨,俄国家杜马议员亚泽夫表示,禁运甚至会推动世界油价上涨到每桶200美元。巴基斯坦《黎明报》16日说,欧洲人应当问问自己,一旦油价在禁运后上涨,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脆弱的经济能否承受。

“经济切尔诺贝利”,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篇评论用这样的耸动字眼形容西方制裁伊朗带来的经济后果。文章提出一个设问:什么才是西方的噩梦?并回答说,噩梦不是制裁得不到位,而是制裁得太好了,如果伊朗扛不住制裁导致国内经济崩溃和内乱,全球石油市场必然跟着遭殃。如果伊朗真的封锁了霍尔木兹海峡,高油价和经济衰退必然接踵而至,欧元区那脆弱的心脏肯定不止停跳一下而已。新加坡“今天”网16日也对局势日趋紧张忧心忡忡,尤其是高油价,因为“翻滚的油价是脆弱的全球经济最不需要的东西”。

对于制裁能否达到目的,西方并不乐观。英国《金融时报》15日称,历史已经表明,石油禁运完全无效。国际石油市场太复杂,有许多玩家和许多选择来掩饰交易。历史上,失败的石油禁运不胜枚举,从对古巴、津巴布韦到上世纪90年代后对伊拉克的禁运都是如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6日表示,现在的制裁对伊朗核计划没有什么效果,必须进一步加强。

复杂乱局下,指责美国借石油制裁削弱中国等竞争对手的说法也越传越多。据《德黑兰时报》15日报道,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梅赫曼帕拉斯特表示,美国企图通过制裁伊朗削弱其经济竞争对手,特别是中国和印度。梅赫曼帕拉斯特说,中国、日本和印度需要能源驱动经济,它们将是美国的最大竞争对手,在华盛顿的政治压力面前,中国等国家有足够的智慧避免危害本国利益。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16日说,欧盟对伊朗的石油禁运,实际上等同于对自己的制裁。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对美国没有任何影响,美国本来就不从伊朗进口石油。如果来自中东的石油中断,欧盟将陷入最严重的能源危机,从而失去对美国经济竞争力。因此,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是个陷阱。另外,切断海湾石油大动脉对中国来说也将是致命的。

美被爆正向海湾增兵

在石油制裁的同时,西方也没有放弃对伊朗的军事压迫。埃及《共和国报》16日报道称,海湾上空的火药味依稀可闻,美国在完成从伊拉克等中东地区撤军、将重心放在亚太的情况下,现在又来了一个“回马枪”,决定向科威特增派近两万人的兵力。同时,美军三艘航母云集海湾地区,也预示着美伊交锋之前的紧张气氛。

不过,美国也释放出缓和信息。据美联社报道,以色列官员16日表示,以色列与美国决定将大规模联合军演推迟到下半年。两国消息人士都否认此举是为了避免和伊朗的紧张关系升级。但《德黑兰时报》将此称做美以矛盾扩大的信号。

美国和伊朗还玩起“信件游戏”。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16日报道,伊朗外交部15日证实,伊朗收到美国关于霍尔木兹海峡的信函,强调正在对信函内容进行研究,如有必要将予以回应,但他没有透露信函细节。伊朗则通过信函谴责美国参与暗杀伊朗核科学家。《德黑兰时报》报道说,伊朗情报部长穆斯利希15日表示,伊朗将对参与暗杀伊朗学者的美国、英国和以色列做出坚决回应。伊朗议会发言人拉里贾尼16日表示,已经逮捕多名参与暗杀行动的嫌疑人。

“伊朗战争:时钟滴答走向末日。”伊朗新闻台15日做出这样的判断。报道称,美国里根时期的财政部高官罗伯茨警告,如果发动对伊战争,将使世界面临比确保互相毁灭的美苏对峙时更大的核决战风险。华盛顿提高调门,加紧妖魔化伊朗,表明华盛顿有意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伊朗核计划只是美国进攻的借口,美国的战争准备实际上因其他因素驱动。首先,美国政府的“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呼吁美国利用其军事和经济超级地位实现世界霸权。第二个因素是以色列希望清除对巴勒斯坦人和真主党的一切支持。促使美国打击伊朗的第三个因素是通过控制中国获取能源来阻止或延缓中国作为军事和经济大国的崛起。▲

猜你喜欢
海湾制裁石油
制裁之痛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海湾国家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
初识海湾女神
石油PK太阳能
欧盟对白俄罗斯制裁延长一年
制裁等于束手无策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