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清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赣南苏区作为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书写了气势恢宏、动人心魄的革命史诗。去年11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继承先烈遗志,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学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赣南是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座谈会,目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对苏区历史和苏区精神的认识,在全市上下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以坚定的信念、扎实的作风、务实的举措,奋力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站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弘扬苏区精神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同志强调,“苏区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了苏区时期的特色和个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也是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这一重要论断,是对苏区历史在中国革命史上重要地位的充分肯定,是对苏区精神本质内涵和时代价值的深刻揭示,对于我们准确把握苏区精神精髓、传承弘扬苏区精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我们要站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高度,深化对苏区精神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增强大力弘扬苏区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一,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是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是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赢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历史,也是党不断实现、保持、发展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中,在治党治国治军的伟大探索中形成的,凝聚着革命先辈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执着,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优秀的政治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操、昂扬的精神风貌。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培养浩然正气,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二,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基本内涵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探寻中国革命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中,中国共产党人将苏区革命实践与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赋予民族精神新的内涵和活力。尤其是在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坚持以民族大义为重,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名义发表宣言反对内战、团结御侮、抗日救亡,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充分说明,苏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积淀和结晶。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就是对民族精神的创造性传承,促进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升华,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丰富滋养、不竭源泉。
第三,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是牢固树立正确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苏区精神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苏区精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本内涵内在统一、一脉相承,价值核心经年越岁、代代相继。苏区精神所蕴含的坚定信念和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主题,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所倡导的一心为民、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等党的优良作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从本质上讲,苏区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的思想和理论来源。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把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是激发赣南苏区人民内在动力,加快推进振兴发展的迫切需要。苏区精神是我们党战胜艰难险阻,夺取革命胜利的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同样发挥着激励人心、增强信心、催人奋进的巨大作用,是我们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力量源泉。在中央深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通过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扎实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担当使命,凝聚发展合力,坚韧不拔地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成为国家战略;通过大力弘扬苏区精神,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在复杂形势下促进经济发展稳中趋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周边四省八市,在全省排位前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我们仍然要把苏区精神这个传家宝继承好、运用好,激扬斗志,坚定信心,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二、深刻理解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不断汲取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苏区精神是我们党在波澜壮阔的苏区革命斗争实践中锤炼出来的伟大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精神史上一座伟岸丰碑,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内涵,凝结着赣南苏区人民对中国革命精神的独特贡献,具有永恒价值和旺盛生命力。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必须深刻理解习近平同志关于苏区精神的重要论述,全面把握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
第一,必须深刻理解,坚定信念是苏区精神的灵魂。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经受考验的精神支柱。没有信念,就没有凝聚力,就没有一切。在风雨如晦的革命战争年代,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斗争充满生死考验。苏区军民始终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信中国革命必定胜利。历经磨砺的理想信念融入血脉,更可贵、更伟大,也更有力量。他们为了追求崇高的理想、光明的愿景,前仆后继、舍身忘死,奋勇向前。在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需要我们站稳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满怀信心地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前进。
第二,必须深刻理解,求真务实是苏区精神的精髓。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鲜明特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苏区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实践证明,求真务实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哲学命题,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强大武器,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该锤炼的政治品格。
第三,必须深刻理解,一心为民是苏区精神的本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党一天也不能生存,更谈不上发展。毛泽东同志在苏区时期就强调,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苏区干部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开展土地革命,发展各项事业,关心群众生活,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受到苏区群众的真心拥戴。广大群众把革命当作生命,当作无上光荣的旗帜,筑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历史昭示我们,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新的历史时期,更需要我们强化宗旨意识,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第四,必须深刻理解,清正廉洁是苏区精神的品格。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当年,党和苏维埃政府非常注重干部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坚持用制度和法纪反腐惩贪,创建了“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赢得高度赞誉。苏区干部纪律严明,不谋私利,成为廉洁自律的典范。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道德修养、人格修养的永恒主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就应该把苏区精神作为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生动教材、与腐败作斗争的有力武器,大力倡导勤政廉政的浓厚风尚。
第五,必须深刻理解,艰苦奋斗是苏区精神的要义。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还是一个地方、一级组织,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就难以发展兴旺。当年,苏维埃政权处在敌人的残酷军事“围剿”和严密经济封锁之中,物资极其匮乏,条件非常艰苦。苏区军民“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节约每个铜板”,推动苏区工农业生产、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没有艰苦奋斗的作风,没有坚韧不拔的韧劲,就不可能有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就不可能有中华苏维埃政权的诞生。艰苦奋斗不仅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期永葆先进本色、凝聚党心民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六,必须深刻理解,争创一流是苏区精神的特质。争一流、创一等,既是一种工作境界,也是一种人生追求。正是苏区军民发扬争创一等的精神,以蓬勃的革命热情、昂扬的革命斗志,踊跃支前扩红、发展生产,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涌现出模范兴国县、模范长冈乡等苏区典型,成为广大苏区军民学习的标杆。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肩负新的历史使命,仍然需要激扬这种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气魄和干劲,敢于担当、敢为人先,争做模范、再创一流。
第七,必须深刻理解,无私奉献是苏区精神的内核。为人民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格,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年所有苏区干部没有薪饷,“自带干粮去办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苏区群众义无反顾,倾其所有支援革命、支前参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精神,使党和红军能够在极端艰难时期发展、壮大,最终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我们更加需要传承和发扬这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甘于付出、乐于奉献的精神,兢兢业业、忘我工作,让敬业奉献成为时代最强音。
三、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全面开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苏区精神历久弥新、与时俱进,为今天我们担负起历史责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了强大动能。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苏区精神为强大动力,抢抓机遇、奋发有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努力谱写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新篇章。
一是要把崇高信仰贯穿振兴发展始终。苏区革命历史深刻启示我们,信仰是一个人的至高操守,也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支军队的精神支柱。在赣州整体贫困落后的基础上推进振兴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尤其需要坚定崇高信仰,坚守价值追求,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全市上下务必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饱满的激情,投身振兴发展的火热实践。要持续深入开展“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铭记党的关怀,进一步坚定热爱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凝聚振兴发展的深厚力量。要永葆不懈奋斗的坚韧定力,咬定目标不放松、不摇摆、不折腾,潜心静气打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百折不挠、锲而不舍,扎扎实实把《若干意见》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美好现实。
二是要把科学务实贯穿振兴发展始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所在。苏区革命道路的探索,就是把科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生动体现。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从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市情出发,科学分析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找准规律、把握规律,探索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之路。要把科学务实作为一种态度、方略和能力,不驰空想、不骛虚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围绕群众意愿和发展需求,针对存在的困难和症结,说实话、办实事、见实效,使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要把职责使命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提高执行力、操作力,在振兴发展实践中奋发有为、创造业绩。
三是要把惠民富民贯穿振兴发展始终。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要坚持亲民为民、惠民富民,优先解决最迫切、最直接、最突出的民生问题,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千方百计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要充分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优势,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推动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双向全覆盖”,以更有针对性、更有说服力的群众工作,浓厚干群鱼水深情,凝聚民心民力,不断促进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社会更和谐、发展上水平。
四是要把拼搏奉献贯穿振兴发展始终。吃苦奉献是一种品格修为,是干部职业道德最基本的遵循。与苏区时期相比,虽然我们经济条件有了改善,但与群众甘苦与共、患难相依的传统不能忘,克勤克俭、廉洁奉公的本色不能丢。要始终清醒認识到肩负的神圣使命,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切实把吃苦奉献当作信念来恪守、作为习惯来培养,以奋斗立身,以奉献树德,以攻坚克难成就事业。要坚持勤俭办事,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上,用在最急需、最关键的地方。要始终保持思想纯正、作风纯洁、清正廉洁,恪守为政底线,坚守精神家园。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以苏区干部为榜样,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争做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表率。
五是要把争创一等贯穿振兴发展始终。促进振兴发展的作为,很大程度取决于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要拿出当年苏区军民争一流、创一等的精气神,在振兴发展实践中比作为、比贡献,推动各项事业提速、提质、提效。要立足振兴发展的高起点,树立前瞻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克难奋进、追求卓越,务求各项工作精益求精、臻于至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务实创新,立足赣州实际,大胆先行先试,努力为全国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同志们,苏区革命波澜壮阔,苏区精神永放光芒。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伟大的苏区精神,协力同心、扎实奋进,为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张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