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婧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 300270)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高等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所以,职业技能大赛的出现就成了职业院校展示教育成果的舞台。温家宝总理说过,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要大力发展。他勉励学生们既要学知识,又要学技能;既要会动脑,又要会动手;既要学会生存,又要懂得做人,这样才能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为国家做出贡献。
从微观上说,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学生展示职业技能的一个舞台,是使企业了解劳动力市场技能水平的一个渠道,是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一个途径。
从宏观上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行业的严重冲击,在各个行业转型以及振兴的关键时刻,高技能人才队伍对行业整体发展的影响力更加凸显,职业技能大赛在职业院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不可忽视。职业技能大赛架起了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桥梁。
在进行职业院校调研时发现,一般职业院校学制基本为三年。在校期间前两年学习基础知识及其技能,第三年开始顶岗实习。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一方面使企业可以发现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职业院校在企业中的认知度,使企业可以和职业院校建立起人才输送的良好通道,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一些地方、行业技能人才供求结构失调,学校通过技能大赛与企业建立的良好关系,可以更好的调整人才供应结构,使之达到平衡。
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天津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推动我们调整职业教育存在的严重结构性问题,调整产业大类就业与专业结构协调度不够高的问题。同时,职业技能大赛也促使职业院校进行教学改革,使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更好的吻合,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调研的结果,在进行企业调研时将企业分为制造业和服务行业两大类。
(一)制造业
1.一类企业:央企与大规模国有企业
2.二类企业:外资企业
3.三类企业:民营企业和小型国有企业
目前除了一类企业愿意培养技术人员外,二类、三类企业更倾向于即得的可用人才。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好的人才被选拔出来,企业可以降低员工的培训成本。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提供稳定的高技术人才,更好的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作。
(二)服务型企业
1.贸易服务类企业
根据国家的要求,外贸服务类企业的从业人员要考取相关的证书,此类考试一般更注重实际操作,尤其是各种复杂单证和规范的操作。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也组织了相关的比赛,如2011年的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外贸技能大赛,全国106所院校参加了此次大赛。
2.金融服务类企业
金融服务类企业的技能一般分为传统型技能和新型技能。
传统型技能:以银行为例,柜员点钞技能是自动验钞机不能取代的。
新型技能:一般由于金融服务的延伸发展,开始应用电子银行,引进了很多软件。通过新型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服务质量和减少人为工作环节,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要熟知软件和设备的工作原理、检修以及故障调节。
3.生活服务类企业
生活服务类企业的操作技能更注重最终的客户满意度。生活服务类企业一般包括物业公司、商贸公司及维修服务公司等等。其中较具规模的有典型代表性的是物业公司。
教育部明确规定:高职院校要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为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2011~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全国独立设置公办高等职业学校中,支持1000个左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以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从职业岗位能力的开发、课程标准的制定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仅靠校内的教师是难以胜任的。成立由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利于设计制订一线岗位技能人才实际要求和岗位变化趋势,使之直接融入课程教学体系中去,从而缩短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及岗位需求的差距,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有利于学生就业的同时也满足了用人单位的要求。
以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改革为例。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始建于2002年,其前身是国际贸易专业,2005年更名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同年被评为天津市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近10年的专业建设中,紧紧依托行业办学,贴近企业需求,定位明确、特色鲜明、成果丰富,形成了在天津市具有领先地位、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一)构建了“行业、校友、企业共建“的专业发展平台
该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瞄准外经贸行业,在专业设置上紧跟外经贸行业发展趋势,在人才培养上满足外经贸行业发展需求,在教学资源建设上充分利用外经贸行业资源,发挥了行业发展对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
校内实训基地莱特商务单证实训室是本专业与天津利和集团莱特进出口有限公司共建。该专业与克运集团成立了克运国贸订单班、与天服三悦服装进出口有限公司、天津瑞湾国际商务中心有限公司、天津利和集团莱特进出口有限公司、天津北方集团新的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等23家外贸企业、船货代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岗位认知、轮流顶岗、岗位实习及就业需求。
(二)构建了一支具有广泛行业影响力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学团队是天津市级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4人,借助企业资源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企业兼职教师14人,专兼职比例达到1:1。专任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2人,“双师型”教师10人,其中4人在专业外贸公司做进出口业务长达10年以上,4人具有单证员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师资质。专业带头人被天津市商务委聘为天津市商务专家库专家。
(三)构建了双证书对接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路径
外贸制单能力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之一,单证员岗位也是该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该专业自2002年开始举办学生外贸单证技能竞赛,2005年对进出口单证课程实行“以赛代考”,2008年将此赛事通过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力推到全国,形成了全国外经贸院校的热点赛事,至今已举办4届,近240多所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职院校参加比赛。
(四)构建了为天津中小外贸企业输送人才的培养方案
90%以上的天津外贸企业为中小型外贸公司,这些中小型企业特别需要上手快、留得住、能够掌握全部进出口业务流程操作的多面手。为满足企业需求,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原则,学校对原有知识结构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梳理了进出口业务流程的14个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7个行动领域,重构了《进出口单证实务》和《国际市场开发实务》为代表的12门核心课程。《国际市场开发实务》课程的教学情境设计与2011年首次举办的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对接。
(五)赛考融合
赛考融合是指课程考核与高水平的职业技能竞赛融合。以全国职业院校外贸技能竞赛引领《进出口单证实务》课程教学,以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引领《国际市场开发实务》课程教学,以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引领《进出口业务流程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在校内组织专业学生参赛,探索以赛代考模式,增加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选拔优秀选手参赛。
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培养选拔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成果的一次检验。
从天津市近几年组织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的效果来看,技能大赛既检验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也检验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水平。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定位于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系统组织与行业企业相结合,个人发展与团队协作相结合上,这对于引领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也将引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成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要提高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需着重提高以下三种能力:
一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能力。要依靠行业、企业,调整专业结构,连接技能人才的供给与需求。
二是专业群的基础能力。有了强大的专业群,职业教育开发新专业、改造老专业的能力就更强,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就更强,培养产业结构提升中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能力也就更强。
三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提高学生适应能力。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更应关注其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年一度的职业技能大赛,已远远超越教育本身的范畴,不仅得到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行业的高度关注与加入,更吸引了一大批企业的深度参与。一场原本只是属于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因为这些关注,使职业院校不得不深思怎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才是教学之本。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徐岩.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现状调查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0).
[2]陆天奕.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现状调查分析[J/OL].2009-05-05.
[3]吴泽忠.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体系建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
[4]姚辉波.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现状与实践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