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旸 董文静 聂红岩 詹晓晴 黄艳红 吴成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江苏淮安 223300)
淮安市市区成年人身体成分变化特点及相关研究
沈旸 董文静 聂红岩 詹晓晴 黄艳红 吴成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 江苏淮安 223300)
目的 检测成人人体成分,探讨身体成分变化趋势及相关特点。方法 分层抽取部分社区成人1700人,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定空腹受试者各项体成分指标,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男女间在体质指数、去脂体重、健康评估、身体细胞量、内脏脂肪面积、骨矿物质含量等均存在统计学差异;(2)两性基础能量需要量均低于相应报道;(3)骨矿物质含量与去脂体重和脂肪均有关,并且与腰臀比的相关性更佳。结论 多频生物电阻抗技术应用于体成分变化监测,有益于成人体质的监控和健康管理。
体成分 生物电阻抗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人均期望寿命的延长,以肥胖病为基础的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糖耐量低减、恶性肿瘤等)的流行已经成为当前疾病控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旨在了解淮安市区成人身体成分等指标的现况,探讨该市人群体成分相关指标的影响因素和流行规律,为营养监测及生活方式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1)分层抽取2011年2月至3月市区部分单位和社区的18岁以上成人170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94人,年龄(44.51±10.18)岁;女性706人,年龄(39.98±11.19)岁。所有参与调查人员均为自愿参加,资料取得可信。
1.2.1 测量指标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清晨、空腹前来营养门诊参加检查,填写一般资料。 体脂肪测定:采用韩国inbody720进行测定,自动生成各项参数。
1.2.2 数据整理与统计 各指标变异度=(终末测量值-初次测量值)/初次测量值×100%
所得参数采用SPSS 17.0中文版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分别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bivariate correlation和linear regression进行分析,P<0.05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表1 不同性别间身体成分检测指标的差异(±s)
表1 不同性别间身体成分检测指标的差异(±s)
注:健康评估<70分为亚健康,否则为健康;内脏脂肪面积>100cm2为内脏型肥胖
男(n=994) 女(n=706)年龄(岁) 44.51±10.18 39.98±11.19体重(kg) 73.69±10.27 58.78±9.29去脂体重(kg) 54.97±5.91 40.64±4.75身体细胞量(kg) 36.05±3.92 26.34±3.14健康评估(分) 71.04±5.73 72.86±4.74体质指数(kg/m2) 25.04±3.06 22.79±3.38内脏脂肪面积(cm2) 103.37±28.11 74.97±29.21骨矿物质含量(kg) 3.02±0.35 2.35±0.27总体水(L) 40.40±4.33 29.84±3.49
由表1可见,成年男性各项身体检测指标与女性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总体健康水平男性与女性差距明显,其中女性亚健康人群占女性人数的24.3%,而男性为36.6%(χ2=30.132,P<0.05)。
骨矿物质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使用bivariate相关分析示,骨矿物质含量与身高、体重、骨骼肌总量、躯干肌肉量、去脂体重、体脂肪、体脂肪百分比高度相关(P<0.01)。按性别进行linear regression回归统计,得回归方程:骨矿物质含量(男)=-0.117-0.044×体质指数+0.065×去脂体重+0.016×体脂百分比+0.009×体脂肪-0.170×腰臀比(决定系数0.940);骨矿物质含量(女)=0.349-0.029×体质指数+0.063×去脂体重+0.013×体脂百分比+0.005×体脂肪-0.444×腰臀比(决定系数0.93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均期望寿命的延长以及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与管理已经成为各级卫生部门、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通过对机体成分变化的动态观察有助于客观评价健康状况,有利于纠正不良的饮食、运动习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
(1)男性、女性在体质指数、去脂体重、健康评估、身体细胞量、内脏脂肪面积、骨矿物质含量等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健康评估中男性亚健康人群为36.6%,女性亚健康人群为24.2%,显示男性总体健康水平明显逊于同年龄段女性。内脏脂肪面积中53.7%的男性、17.3%的女性均超出中心性肥胖的诊断标准,结果符合男性苹果形肥胖,女性梨形的特征。
(2)人体肌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萎缩,20岁后萎缩的速度大约为每年5%左右。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男性20岁后每年肌肉以2.7%的速度在萎缩;女性为0.3%。这个结论与报道的结果不符[1]。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在20~30岁、40~50岁、60~70岁的肌肉量均有一定的波峰,突破了男性肌肉随年龄增长而缓步直线下降的趋势,原因可能与该年龄段女性家务活动、体育锻炼、照看孩子等活动较多有关。鉴于指标的敏感性,将男性、女性左上肢的肌肉变化或上臂围列入健康、亚健康乃至危重疾病人群营养动态监测指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骨密度与骨矿物质存在高度相关,由身体成分分析仪测定的骨矿物质含量可以推测骨量,从而间接辅助诊断骨质疏松的存在。骨量(骨密度)与体重或体重指数的关系已为大量研究所证实,即骨量与体重(或体重指数)显著正相关。但身体成分中究竟是瘦组织(主要指肌肉)还是脂肪对骨密度的影响大,各家报道不一,有人认为是前者[2~3],有人认为是后者[4]。有研究认为,骨矿物质含量与体脂含量有关,而与去脂体重无关[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骨矿物质含量与去脂体重和脂肪均有关,并且与腰臀比的相关性更佳。此结果与赵莉莉等人的研究结果相近[6]。如何确定最佳的腰臀比与骨矿物质含量的切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1]Finkelstein JS,Brockwell SE,Mehta V,et a1.Bone mineral density changes during the menopause tran sition in a multiethnic coho~of women[J].J Clin Endocfinol Metab,2008,93(3):861~868.
[2]陈金标,秦林林,张卫,等.体重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关系[J].中国骨质琉松杂志,1997,3(2):15.
[3]周波,王晓红,张卉,等.男性青少年身体成分与骨矿含量的关系[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8,4(3):33.
[4]Reid IR,Even Mc.Volumetric bone demnity of the humbar spine is related to fat mass but not lean mass in normal postmenopassal women[J].Ostcopotrosis int,1994,4:362.
[5]Sundeep Khosla,Elizabcth J,Atkinson B,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composition and bone mass in women[J].Bone Miner Res 1996,11:857.
[6]赵莉莉,樊继援,邱明才,等.中老年人体成分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J].天津医药,2007(1):7~9.
G804.49
A
1674-0742(2012)01(c)-0042-02
2011-11-04